第一百四十九章不能被韩家绊着
秦江寒闻言,也手诀一变,再次放出三只灵气箭。这次的灵气箭却细得如针,只听到一声低微的厉鸣如蜂叫,还没看清是怎么回事,三只灵气箭已经发出,眨眼击中了城外重新修起的三处靶子,把三个靶子打穿了一个洞。
秦家众人看见,也是叹服不已:
“五丈厚的石靶,居然一下就被打了个对穿?”
“而且这速度好快,我只看到一道模糊的影子一闪,都不知道箭在哪,就已经看到靶子被击穿了。”
那个山字辈的族人道:
“这是金弓的另一种箭,穿刺箭,是以缩小箭的粗细,提升速度,专门以刺穿为杀伤手段的。”
“看现在这箭速,神通六层都躲不开,顶多勉强挡住,而且如果拿的不是五阶以上的法宝,宝物会直接被打穿,本人照样要重伤甚至丧命。”
其他围观者听了,更是庆幸:“幸亏这是我自家的守城兵器,否则要是哪天对着我打,我有十条命都不够死的。”
秦牧看见穿刺箭把三处加厚的石靶子击穿,点点头:
“其实这个威力已经足以完全压制神通六了,而且能把敌人挡在城外百丈左右,如果对方强行往里面闯,每进三丈,受伤、丧命的风险都将大幅提升。”
他想着,把城外百丈处的几处靶子都用快速修造厂拆掉,然后在城南挨着城墙又建了一根同样高的石柱,道:
“最后试试强推箭吧。”
秦江寒道:“好。”手诀一变,这次却在向南的一张弓上居处了一根粗有四指宽的大灵气箭,然后手诀一引,灵气箭激射而出,打中城外石柱,随即灵气箭化为一股厚重气墙,往外猛地推去,把那石柱给推得一阵巨响,从腰部断裂,轰然倒下。
围观的秦家众人奇道:“这又是什么箭式?”
那山字辈的族人道:“这是强推箭,只要到达一定距离,就会化为一堵气墙,把前面的一切东西往外面推。这是专门用来对付冲进城内的敌人,把其推飞出城,好继续用炸裂箭攻击的辅助箭,同时也是避免敌人太靠近金弓塔的防御箭。”
秦家众人看了,新奇不已:
“上次家主他们把塔修好试射,我只听到城外一阵大响,靠声音知道箭的威力不俗,现在再看了对着靶子测试,才知道这弓塔不一般啊。”
“是啊,攻防一体,而且威力强悍,攻击范围大,老祖果真是铸器大才。”
山字辈道:“那是,要不然老祖怎能打造出三件灵宝和这许多守城设施?只是现在灵宝都在战中损坏了,守城设施只修好一件。”
“若是守城设施完好,加上灵气充足,我秦家祖城单靠设施,挡住金丹一二层的高手是完全不成问题的。”
其他人听了,眼里更是期待:
“没关系,反正现在老祖苏醒,我们秦家又有了矿石转换机,修复这些守城设施只是时间问题。”
“对,等再过几年,把所有设施都修好,到时就能再现我秦家祖城的防御力了。”
山字辈想到未来秦家复兴的光景,也是心中火热,目光向往道:“是啊,那一天不会太远的”
秦牧见强推箭威力也更胜以前,十分欣慰:
“这个推力比以前更猛了,要把敌人挡在城外,也会比以前更容易。”
“江寒,这六十四张大弓,你们都试射过了吗?”
秦江寒道:“是的,父亲,每张弓三种箭式,我们都反复测试过了,没有问题。”
秦牧道:“那就好。”
“其实以我秦家现在的灵气浓度,这八方金弓塔有点发挥不出灵气的优势了,不过眼下还是要以提升个人实力为主,等以后大家实力都提升到了一定程度,我再回头把这些设施换掉,重新研制更厉害的守城建筑。”
秦江寒道:“那咱们还是得继续修复其他守城设施了。”
秦牧道:“当然了,现在灵脉完好,中低等的矿石也够用,不修白不修,修了好歹也能增强我秦家祖城的防守能力。”
秦江寒道:“好,我会继续让铸器室的人烧炼矿物,继续修复其他设施的。”
此后大概过了两月,都没什么事情发生。
秦牧仍然是每天都到大殿上指导族人们修行和学习,秦江寒也让人把如意会狼组的一些人的资料抄录完毕,分发给了族中所有修士,把原件交给了秦牧。
秦牧这段时间的晚上回到洞府,都用系统的远程使用功能,打开方圆500里内的俯视图,并经常放大到如在眼前的尺度,查看各地的人和地形的状态,希望能找到一气门的蛛丝马迹。
但显然一气门自碗口峰被破后,更是小心谨慎了,果然没再派人盯在半阳城外,也没再在附近出现过。
秦牧不免有些遗憾:
“这说明,一气门应该不在这方圆500里内了。”
“哎,他们要是在就好了,把他们找出来,让韩家跟他们继续斗,我秦家就能有更多时间发展,并且还能趁机在东部做一些更大胆的事。”
“不管如何,我还是要多留心找找他们吧。”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牧神山脉中部偏东北的某处山峰下的洞窟中,一气门的三弟子、高神通、白无礼、玄英正呆在洞中,百无聊赖。
玄英无奈道:“整天这样坐着,还真是无聊,又不能出去,再这样下去,我都要疯了。”
白无礼道:“有什么办法,这是师尊的吩咐,我们必须遵守。”
玄英道:“这我也知道。”
“可这洞里没有洞府,我们又不能修炼打发时间,只能这样坐着。”
高神通道:“开凿洞府难免弄出动静,万一附近有韩家的人在搜查,听见声音,就麻烦了。”
几人正说着,忽然眼前现出一个漆黑漩涡,随即,那熟悉的瘦长身影自漩涡中走出。
四人立刻起身行礼:“徒儿恭迎师父回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