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牡丹宴会
见石昭沉默不语,文安侯夫人无奈地笑了笑,宽慰道,“这顺意公主的牡丹宴年年都办,可你从来不肯参加,今年你十六,也是时候历练历练了。”
闻言,石昭更觉得糟心。
这个顺意公主打小就喜欢跟在张怀瑾身后转悠,每次见她就眼睛不是眼睛,嘴巴不是嘴巴,非要刁难捉弄一番才肯罢休。
她当时避之不及,更不要提去参加她的宴会。
突然,石昭想起什么,问道,“这牡丹宴今年也有名门公子参加?”
文安侯夫人一愣,有些警觉,“有是有,虽说我朝风气并不古板教条,可也是男女分席,你........”
她心中有些不安,石昭对这些事从来不上心,怎么突然开始问这个,难不成她还在想着张家的婚事?
这次牡丹宴,张怀瑾定是要参加的。
石昭对文安侯夫人言外之意不置可否,点点头,“我会去参加的。”
文安侯夫人心中更是慌张,她望着石昭,试图劝解道,“昭儿,你莫不是还在想着张怀瑾?不说其他,你现在带发修行,这样对你的名誉实在是不好。”
文安侯夫人一脸善解人意,石昭淡淡看她一眼,却只觉得恶心。
她是真的担心,还是怕这桩婚事被搅黄,余璇瑶没办法嫁过去?
忽地,她看到珍宝斋院内一棵高大的大树。
大树延伸出粗壮的树枝,其中最粗、最结实的树枝上,两条麻绳孤零零地系在上面。
那里曾经扎了个秋千。
石昭最喜欢在上面摇摇晃晃,文安侯和侯夫人也曾宠溺地在后面护着她,将她推得高高的。
可是余璇瑶有一次自己玩耍时,不知怎的从上面摔了下来。
他们怒不可遏,当天就把秋千拆除,甚至没有告诉石昭一声。
当她从祖母那里蹭饭回来,只看到了几块残骸。
想到此处,石昭心中平静的心有起了一丝波澜,不是委屈愤怒,而且无尽的讥讽。
她不想再在珍宝斋待下去,每多待一刻,都会让她觉得自己从前就是个愚蠢的傻子。
石昭收回眼神,轻声道,“张怀瑾和文安侯府嫡次女定下娃娃亲,与我并没有什么关系,侯夫人多虑。”
话毕,没有管文安侯夫人如何回话,石昭行了一礼,转身离去。
她没有功夫和这些人叽叽歪歪,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
石昭捏了捏手中的布块,眼底晦暗不定。
她小时在乡村田间流浪,曾经做过织布帮工,那布她在手中一捻便知,纺线加入了植物茎髓。
将帕子在鼻间轻嗅,能闻到一丝微不可闻的香气。
是蓝安草。
会在布料里加入蓝安草茎髓的,唯有冀州。
那布上的杏花虽然样式简单,丝线普通,用的却是去年京都名门夫人圈子里最时兴的针法。
可从针脚看,这人学艺不精,仿佛只是参照旁人绣好的花样模仿,没有绣娘教导。
一个和冀州相关,与京都权贵圈子相近,却无法融入的人。
石昭不可避免地回忆起来,文安侯曾在冀州带回一个貌美的良家女子,想要纳为妾室,却被祖母一力压下。
当年,祖母和文安侯闹得很不愉快,那是石昭回忆里他们二人唯一一次争吵。
之后她再没听说过这个女子的行踪。
突然,石昭开始急迫的期待顺意公主的牡丹宴。
她需要足够的人手,去找到这个人。
————————
几日后,正是艳阳天,文安侯府从一大早就开始热闹起来,丫鬟仆从们来回穿梭,围着主子们团团转,甚至连马车都被装饰得低调奢华。
“昭儿这丫头,怎么如此慢!今日牡丹宴,咱们文安侯府迟到了可怎么好!”
文安侯夫人一身雍容的烟紫襦裙,眉眼间透露出几分威严与端庄,眉头却拧成了一个疙瘩,对石昭很是不满。
“娘亲,昭姐姐向来如此,咱们再等一会儿也不迟。”
余璇瑶乖巧道。
她身着一袭精致的淡粉色织锦长裙,裙摆轻曳,如同晨雾中绽放的桃花,既温婉又不失少女的灵动。
石昭刚到门口,便听到余璇瑶的话,长眉一挑,笑道,“今日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余璇瑶你竟然会帮我说话。”
她眼神在余璇瑶身上转了一圈,微微勾起一个微笑。
张怀瑾往日最喜欢石昭着粉,她便也经常穿粉,石昭从前没少因为衣服颜色和余璇瑶吵起来。
今日果不其然,余璇瑶依旧穿粉,款式是最近最时兴的,应当是这几日新做的衣服。
石昭感到一丝好笑,文安侯夫人和余璇瑶的算盘珠子可真是半点不隐藏。
文安侯夫人看到石昭出现,也顾不得两个女儿说话夹枪带棒,拉着她们就上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