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查案
石昭水汪汪的眸子流转着深邃的光泽,轻轻瞥向薛明,那眼神中仿佛蕴含了千言万语。薛明心领神会,瞬间明白了石昭的意图,他挺身而出,义正言辞:“文安侯府胆大包天,竟敢利用黄石公主之名,行那腌臜之事!他们欺上瞒下,无恶不作,若不严查,何以正朝纲,安民心?望太后娘娘明察秋毫,严惩不贷,以儆效尤!”言罢,他用力一挥衣袖,目光如炬,直视着瘫软如泥的老太爷,那眼神中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坚定与愤怒,仿佛要将对方心中的罪恶之火彻底扑灭。
此事,薛明挺身而出,语气坚定:“此事全是文安侯府老太爷一手策划,与顺意公主绝无干系。公主她一直被蒙在鼓里,对此毫不知情。”他边说边将密信轻轻展开,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见,每一笔都像是老太爷罪行的铁证。太后娘娘的神色渐渐缓和,目光中透露出对顺意公主的疼惜。她轻叹一声,缓缓起身,走到顺意公主身旁,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那动作温柔而充满力量,仿佛在无声地告诉她:一切已明,勿需再惧。
太后娘娘的眸光如炬,穿透殿内阴冷的空气,她的声音沉稳而坚决:“文安侯府,竟敢如此大胆!此事定要彻查到底,绝不姑息!”言罢,她缓缓踱步至老太爷面前,目光如寒霜覆盖,每一个字都似冰刃般掷地有声。老太爷瘫软在地,脸色惨白如纸,眼中满是惊恐与绝望。太后娘娘轻轻抬手,身旁的内侍立刻会意,上前将老太爷架起,那动作没有丝毫犹豫,如同对待一名罪无可赦的囚犯。殿内烛火摇曳,映照出老太爷颤抖的身影,与太后娘娘那不容置疑的决绝面容,形成了鲜明对比。
文安侯府老太爷被内侍架起,犹自不甘心地挣扎着,嘴里喃喃辩解:“太后娘娘明鉴,文安侯府世代忠良,怎会做出此等不忠不义之事?定是有人栽赃陷害啊!”话音未落,殿外传来沉重的脚步声,伴随着内侍尖细的通报声:“皇帝陛下驾到!”
皇帝步入大殿,目光如炬,扫视全场。他沉声道:“德妃都已将石昭的手打断了,文安侯府还声称自己无辜?朕倒是想听听,这无辜从何说起?”言罢,他缓步走至老太爷面前,目光冷冽,仿佛能洞察人心最深处的黑暗。老太爷浑身一颤,狡辩之词梗在喉间,再也吐不出来半个字。
老太爷面色灰白,眼中闪烁着恐惧与无助。皇帝目光如炬,冷冷下令:“薛明,此案交由你全权负责,务必查清文安侯府所有罪孽!”薛明领命,上前一步,神色凝重。他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扫过老太爷颤抖的身躯,随后一挥手,几名侍卫上前,将老太爷牢牢制住。大殿内气氛紧绷,烛火映照下,薛明沉声喝道:“带走!”老太爷被侍卫架着,脚步踉跄,嘴里仍发出微弱的辩解声,却无人理会。他的身影逐渐远去,只留下一串不甘的挣扎与侍卫们坚定的步伐声,回荡在大殿中。
顺意公主见状,急忙向前几步,欲开口辩解,脸色苍白中带着几分急切:“父皇,女儿真的对此一无所知,都是他们……”话未说完,便被皇帝厉声打断:“够了!你身为皇室公主,却被人如此耍得团团转,毫无察觉,还有何颜面替自己开脱?如此天真愚蠢,怎配为我皇室中人!”皇帝的话语如寒风刺骨,顺意公主身形一颤,眼眶迅速泛红,嘴唇微张,却半天挤不出一句话来,只觉满心委屈与无助如潮水般涌来,让她几乎窒息。
皇帝目光转向石昭,眼中满是赞赏:“石昭,你今日之举,镇定自若,不慌不乱,实乃我朝之幸。”言罢,他轻轻鼓掌,殿内众人亦随之附和,掌声雷动。石昭微微欠身,行礼道谢,眸中闪烁着坚毅与冷静。她抬头望向皇帝,那眼神中仿佛有千言万语,又似一片深邃的海洋,让人不由自主地被其吸引。皇帝轻轻点头,目光中满是肯定与鼓励,仿佛在说:“你做得很好,继续前行吧。”石昭心中一暖,眼神更加坚定,仿佛在这一刻,她已经看到了文安侯府覆灭的曙光。
石昭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却也夹杂着一丝不安。她鼓起勇气,跪倒在地,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却异常坚定:“陛下隆恩,石昭感激不尽。只是……文安侯府已非昔日安宁之地,石昭斗胆,恳请陛下恩准,让石昭暂居青龙寺,远离尘世纷扰,静心修行。”说着,她轻轻抬头,目光中满是期盼。阳光透过宫门,斑驳地洒在她身上,为她清瘦的身影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边,显得格外圣洁。皇帝望着她,目光复杂,沉默片刻后,终是轻轻点头,那抹恩准如同春风拂过,让石昭心中涌起无限希望。
石昭缓缓转身,迈出大殿的门槛,每一步都显得异常沉重却又坚定。阳光从宫墙缝隙中洒落,为她镀上一层淡淡的金辉。刚行至宫门边,殿内突然传来一阵低沉而有力的命令:“德妃,即日起禁足于昭阳宫,无朕旨意,不得踏出半步。”话语落下,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层层涟漪。石昭脚步微顿,侧首望向那紧闭的大殿之门,脑海中浮现出德妃那张扭曲而愤怒的脸庞,心中五味杂陈。此刻,宫门外的风似乎也带着几分寒意,卷起落叶,在空中盘旋,最终缓缓落下,一切归于平静,只留下那不容置疑的皇命,在空旷的宫道上回响。
石昭嘴角勾起一抹冷笑,那笑意中藏着几分嘲讽与不屑,仿佛是在对德妃这半生的风光做最后的注解。她微微侧首,目光仿佛穿透了宫墙,落在那遥远而阴暗的昭阳宫,脑海中浮现出德妃那张曾经高傲如今却扭曲愤怒的脸庞。阳光在她脸上跳跃,却照不进她那颗已被权力腐蚀的心。石昭心中暗道:“你德妃,风光了半辈子,自诩高人一等,却不过是个被人摆布的棋子,连自己的命运都无法掌控,真是可悲可笑。”言罢,她轻轻摇头,转身离去,步伐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与释然,仿佛一切尘埃落定,只留下那抹孤傲的背影,在阳光下拉长,渐行渐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