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烂摊子
米歇尔能够执掌国际工业巨头企业,自身的能力毋庸置疑。果断、干脆、雷厉风行和亲力亲为,这是米歇尔的做派。
身在m国的他,察觉到摆脱核心技术掣肘的机会,立即亲自前来夏文集团与卫夏谈判;为了尽快完成交接,他亲自上阵第一线,主持全面工作。
这也就使得,他与龙心重工之间的交易,顺利而且效率!
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两百亿金额的项目,没有任何遗留问题,处理得干净利落。
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效率,让泰隆堡集团面对新材料问世的消息,彻彻底底的沦为了笑柄。
而且,还是那么夸张的可笑!
生怕留下任何问题,使得自己的两百亿花不出去似的~
新材料的消息暴露之后,米歇尔的跟进的措施也很及时。
他几乎是迅速的从咬牙切齿之中转变态度,意图将此事转变为搭上新时代快船的契机。
留在华国做善后工作的他,马上来到夏文集团,和卫夏摊牌,并没有狮子大开口,或者像个怨妇似的撒泼。
结果,他面对的是卫夏的又一次沉重打击。
令人钦佩的地方在于,米歇尔经历了重重打击之后,依旧保持着镇定和风度,很光棍的认输。
经历了这么多,米歇尔深切的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只要贸易战还在继续,只要新材料还掌握在卫夏手中,那么m国的任何企业,绝对没有可能和新材料产生任何交集!
意识到这些之后,他又一次展现了他的果决。
…………
泰隆堡集团全面撤离华国的消息,一时间轰动了各大新闻媒体。
就此事件,龙心重工的张保忠,作为泰隆堡集团曾经的合作伙伴,以及华国本土的重工企业领导,接受了《经济一小时》栏目的专访。
“张总,对于泰隆堡全面离华的事情,您是怎么看待的?”主持人一上来就直接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张保忠点点头,一脸严肃的回答道:
“这个问题很简单,其实,这就是华国与m国贸易战的一个缩影,它反映在了工业领域。”
“归根结底,还是贸易战,那么您能具体说一下泰隆堡集团如何体现了这个缩影吗?”主持人追问道。
顿时,张保忠的神情变得略微沉重:
“泰隆堡集团是国际知名的工业巨头,与我们华国的许多工业企业存在着紧密的合作关系。
众所周知,华国享有世界工厂的美称,华国制造享誉全球,很多国际大企业都在华国设有分厂。
不过,泰隆堡比较特殊,他们主要以进口华国的低价配件和标准件为主,这些零件会运到y国进行组装和再加工。
在这之后,全新出产的设备将打上m国的标签,销往世界各地。
本质上,泰隆堡最大程度的节省了成本,可是对于我们华国本土工业企业的发展,的确起到了积极作用。
他是我们很重要的合作伙伴!”
主持人是个科班出身,善于主持各种类型的节目,但是工业这一块,尽管恶补了一下,他依旧听得不是很透彻。
于是,他将话题转回到张保忠本人的身上:
“张总,之前有过消息,泰隆堡集团的米歇尔董事长亲自与您的龙心重工达成合作,涉及到一个两百亿金额的项目。
如此重要的合作伙伴突然抽身离去,您本身有什么感受?”
“说起我个人的感受……”张保忠无奈的苦涩一笑:“m国与华国,作为全世界最大的两个经济体,贸易战只能是两败俱伤的结果。
泰隆堡集团之于贸易战的缩影,就体现在这里。
想想看,泰隆堡是国际工业巨头,华国是世界工厂,他们离得开吗?舍得离开吗?
离不开!舍不得!
那么为什么还要坚持离开呢?
我们可以断言,泰隆堡集团受到了不可抗拒力量的干扰,这里不便明说,但是大家都懂得。
为此,我个人感到很无奈。
泰隆堡是个友好的m国企业,是我们重要的合作伙伴,发生了这种事情,他们也是迫不得已。
最后,我仅代表龙心重工,感谢米歇尔先生个人,对于促成我们双方之间的交易所作出的努力。
相信泰隆堡集团取得了核心技术之后,一定会发展得更好,我衷心的祝福。”
老头子一边表现得很沉痛,一边在心底暗骂:
臭小子给我写的这套词,太难背了!
…………
与电视节目上的作秀相比,工业领域的数十家企业,真真正正的体会到了切肤之痛和不可承受之伤。
世界工厂、制造业大国,说来好听,实际上又有多少心酸和无奈?
我们付出了无数的心血和汗水,一步步追赶,努力朝着工业强国的方向迈进,在这个过程之中,因为技术壁垒,很多企业只能生产一些低附加值的产品。
基础很庞大,但是基础之中的基础,却是那么的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