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说得多不如说得巧(1) - 学会人际沟通 - 李少聪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学会人际沟通 >

第13章说得多不如说得巧(1)

第13章说得多不如说得巧(1)

1.简洁的话语动人心1991年11月,“金鸡奖”与“百花奖”这两个中国电影的最高奖在北京同时揭晓。着名演员李雪健因主演《焦裕禄》的主角焦裕禄而同获两个大奖的“最佳男主角”。李雪健站在台上,发表他的获奖感言时这样说:“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一个傻小子-——李雪健得了。”话音刚落,全场掌声雷动。

有一位厂长,在上任第一天对员工发表了别出心裁的讲话:“我来当厂长,打心眼儿里高兴!但厂长不好当,担子重啊!从现在起,我给大家交个底儿,我不想干两件事就‘捞一把’,非跟大伙儿一块儿干出个样来不可,好比一根绳子上拴着的俩蚂蚱,飞不了你们,也跑不了我……”许多人听后在台下悄悄说道:“这个厂长挺实在……”“厂长是个老实人,跟着这样的厂长干,心里踏实……”

故事中的两个人都仅用了寥寥数语就获得了人心。李雪健的发言淳朴实在,又非常具有感染力,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厂长的几句话,平实、通俗,更没有表面的客套,让人听后觉得含义不平常,更是赢得了员工的信任。

生活中,有些人长篇大论甚至慷慨激昂,可就是难以提起听者的精神;而有些人仅仅寥寥数语,却掷地有声,产生魔力。这是为何?

很简单,因为后者能了解人们的内心需要,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为对方着想。因此他们的话总是充满真诚,也更容易打动人心。有时候不需要你没完没了地说个不停,只需要几句简单的话,反而能引起听众的强烈共鸣。

2.一言即可得人心

马寅初先生是我国着名的学者,他曾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中文系老师郭良夫结婚,马寅初先生抽空参加了他的典礼。当贺喜的人群发现马校长到来时,顿时情绪高涨,并鼓掌欢迎他即席致词。

马寅初先生并没打算要讲话,但大家如此热情又不好意思拒绝,于是脑子急速转动。在喜庆的氛围里讲什么好呢?自己擅长做学问,可现在谈论这些又不合时宜。忽然他灵机一动,只说了一句话:“我想请新娘放心,因为根据新郎大名,他就一定是位好丈夫。”

刚听到马校长这句话时,大家没反应过来,都觉得莫名其妙。很快,众人联想到新郎的大名,方才恍然大悟:良夫,不就是好丈夫的意思吗?于是,众人大笑,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很多人一边鼓掌一遍称马校长讲得好。

马寅初先生借题发挥,用新郎郭良夫的大名适当地联想,既表达了校长对教师的良好祝愿,又风趣地增添了喜庆气氛,更关键的是短短一句话,就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好评。

在公共场合演讲,有的人滔滔不绝,用语言的触角抓住了每一位听众,自然令人钦佩;但是,有的人却能将自己的意思浓缩成几句话,犹如一粒粒沉甸甸的石子,在听众平静的心湖里激起层层波浪,同样值得称道。

一个人口才好,不在于他在别人面前如何侃侃而谈,或同样一件事经他嘴一说就能天花乱坠,而是他说的每句话是否都能最大限度的吸引听众。如果话语能简短而更有力,又何必长篇大论呢?

美国发明家莱特兄弟于1903年12月17日第一次驾驶飞机成功,完成了这一历史创举后,他们到欧洲旅行。在法国的一次欢迎宴会上,各界名流都来庆祝莱特兄弟的成功,并希望他们能给大家讲讲话。再三推托后,大莱特走向了讲台,而他的演讲仅有一句话:“据我所知,鸟类中会说话的只有鹦鹉,而鹦鹉是飞不高的。”这句精彩的话,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说过:如果一个人说起话来长篇大论,这就说明他也不甚明了自己在说什么。如果只是不着重点地废话连篇,可能根本抵不上一句有根有据的话所能发挥出的作用。

20世纪30年代,我国着名新闻记者、政治家、出版家邹韬奋先生在上海各界公祭鲁迅先生的大会上发表了一句话演讲:“今天天色不早,我愿用一句话来纪念先生:许多人是不战而屈,鲁迅先生是战而不屈。”

邹韬奋先生只用了一句话,就将鲁迅的精神说了出来。在当时,他的演讲被人们誉为最具特色的演讲。即便是现在,人们仍感叹邹韬奋先生演讲的简练有力。

我国有句俗语说得好:蛤蟆从晚叫到天亮,不会引人注意;公鸡只啼一声,人们就起身干活。的确,会说话的人,不一定是说话最多的人,话贵在精,多说无益。

3.胆大的回信

着名作家大仲马曾收到一个青年的信,信中建议两人共同创作一部小说。已经名扬四海的大仲马收到这样一个无畏后辈的大胆要求,显然觉得这个青年过于狂妄了。于是大仲马回信道:“先生,您竟然如此大胆.想把一匹高贵的马和一头卑贱的驴广套在—辆马车上?——大仲马。”

满怀希望的青年收到这样一封回信后感到难堪,而且备受打击,但他没有灰心。他一遍遍读着大仲马的回信,忽然,信中的“大胆”二字启发了他,他决定再“大胆”一次。于是他又给大仲马写了第二封信:“仲马先生:您怎敢如此大胆,竟敢把我比做马!”

大仲马看过这封信后笑了,认为这青年人既“大胆”,又很机智,于是他随即回信道:“请寄文稿来,我的朋友,我很高兴接受您的建议。”

就这样,青年人成功了。

有时候,足够的才华还要加上足够的巧言,才能让你达成目的。

4.聪明的农夫

沙皇在一次旅行的路上碰到一个贫穷的犹太农夫,当他发现这位农夫的胡子是黑,而头发却是白的时,沙皇感到十分好奇。于是沙皇问农夫:“给我解释这奇妙的现象,为什么你的头发是白的,而胡子却是黑的?”

农夫答道:“自从我废除了戒律之后,胡子就不再长了,所以我的头发自然就比我的胡子年长很多,自然就先变白了。”

沙皇大笑起来:“你真聪明!你发誓,在你没有见到我一百次以前,绝对不能泄露这个秘密。”

待沙皇旅行回来以后,他召集了所有的大臣。若有所思地问道:“我有一个困惑已久的问题,看你们谁能回答。”

“请说吧,国王陛下!”一个聪明的大臣自告奋勇。

“为什么一个人的头发比胡子早白了许多年?”沙皇问道。

聪明人想了很久,也回答不上来。而所有大臣们也都一样,因吃惊而沉默,他们都不知道答案。

沙皇有些得意,随即命令道:“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然后带着你们的答案回来。”大家退下,各自绞尽脑汁地想沙皇的问题。

眼看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要到了,对于答案一点眉目都没有,那个聪明的大臣急得团团转。后来他突然抓住了一条线索——沙皇是刚从外省旅行回来时问他们这个问题的,说不定在旅途中能找到这个答案,于是他决定顺着这条线索追寻下去。

大臣沿着沙皇走过的路,幸运地碰上了那位贫穷的犹太农夫。看见农夫黑胡子、白头发,大臣一下子就猜到他一定就是那个答案的源头!于是大臣问他为何胡子黑而头发白。

“哎呀,我不能告诉你答案!”犹太农夫面有难色。

大臣转了转眼珠,哄诱地说道:“放心,如果你告诉我正确答案,我会给你报酬的。”

农夫动摇了,心想:我是个穷人,我最需要钱。于是他大胆地提出了要求:“要是你给我一百个银币我就告诉你。”大臣毫不犹豫地给了农夫一百个银币,然后农夫告诉了他答案。

当这个大臣返回宫殿把答案带给沙皇后,沙皇马上明白了一定是农夫违背了誓言,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大臣。于是生气的沙皇派人叫来了那个犹太农夫。

“你知道不遵守诺言的惩罚吗?难道我没跟你说要严守秘密吗?”沙皇生气的叫道。

犹太人不慌不忙地答道:“的确是这样!但你允许我可以在见到你一百次后说出来啊!”

“真会狡辩!你怎么敢这么无耻地说谎!你应该很清楚我只见过你一面!”

犹太人坚持说:“我说的是事实!”说罢,就把大臣给他的那一百个银币展现在沙皇面前。

“你看,每个卢布上都有你的头像。这里有一百个卢布,所以,我已经见到你一百次了!难道我把答案给你的大臣错了吗?”农夫反问。

沙皇一下子明白过来,于是狂喜的叫道:“真是一个聪明的人!你应该得到奖赏,不是惩罚!在我的宫殿里留下吧,这样你就能常给我提意见了。”

就这样,这位贫穷的犹太农夫留在了圣?彼得堡沙皇的宫殿里,他帮沙皇出谋划策,而且无论沙皇去哪里,他都伴随在身边。

拥有智慧是你改变命运的第一步。

5.好吃留给客人去说

东汉初时的名将冯异在建立东汉王朝的战争中屡立功勋,然而他在每次战争后,总独自躲在大树下,而不像其他人那样,聚在一处争说自己的功劳,因而他赢得了“大树将军”的美称。梁国的宰相沈约对梁武帝称赞他说:“此陛下之大树将军也!”

有功却不自夸,让别人说出来效果更好。这就像自己做了一桌子美味的菜肴,自夸显得“王婆卖瓜”,让人心生厌烦,只有客人主动说好吃,你的手艺才是得到认可的。功劳是客观存在的,别人抹杀不掉,自己的吹嘘也终是徒劳。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