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苑内之争 - 驭火长空 - 薄田半亩没有牛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驭火长空 >

第21章苑内之争

王城书苑,一片争论声越来越大。

是一群十来岁的学子们在争论着昨天的马球比赛。而再大一些的学子们已经明晰人情事理,不会参与这种涉及王城大家族的争议之中。

争论的人群明显分别为两面,声音也是越来越大。

“大人才用的战马来比赛,马的实力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哪有公平可言,能进一个球就算胜利了。”站在叶梁修和鹿沐恩一面的人说道。

“比赛没有规定不能用大马,雷逸尘也算遵守了规则,怎么就胜之不武了?”站在雷逸尘一面的人回答道。

“遵守规则?先是用大马踢小马,后是用马球杆打人,这也是遵守规则吗?”争论在加剧。

“那就把规则制订清楚,不能为了你们的失败找借口。”

“这不是找借口,这是为了公平,为了正义。”

争论中,雷逸尘走了进来,说道:“因为实力,所以公平。规则是胜利者制订的,实力就是最大的公平。”

“是在公平的前提下比拼实力,公平是实力的前提。”鹿沐恩也走了进来,说道。

“你说的都是外面那群小老百姓们相信的道理,我说的才是大道。”雷逸尘的想法显然已经不是十岁小孩的想法,家族的熏陶,日常的感染,显然他明白了更多,只是还不善于隐藏,就这样直白的说了出来。

“你敢不敢比点别的?”一个孩子的声音。

“比什么?”雷逸尘挑衅着说道。

“我们都是学子,我们就比背书,这个最公平。”那个孩子回答道。

“对,比背书,看谁能把夫子新教的那篇文章顺利的背下来。”鹿沐恩紧跟着说道。

“这个没有意义,背书就是熟练工,一点技巧都没有,赢了也没意思。”雷逸尘鄙夷的说道。

“是你没这个实力,不敢比吧?”那个小孩继续说道。

“比就比,怕你不成。”雷逸尘一边说着一边四处寻找。

他希望在人群中找到金瑞,让金瑞来帮助自己完成比赛。可是找了一圈,没有看到金瑞的影子。只好硬着头皮继续站在原地。

“大道无形,大德无德,万物资始,世无对错……”鹿沐恩信心满满的开始了背诵。

鹿沐恩一边背诵,一边目不转睛的看着雷逸尘,眼神里的自信越加充实,充实到溢出了一份挑衅。

一气呵成,全文背诵顺利完成。大家把目光集体投向了雷逸尘。

这篇文章本不难背,很多学子能够完成,之所以众人都支持比赛这篇,就是因为原本站在雷逸尘这边的学子们也认为他能够完成。

事与愿违,雷逸尘没有掌握,他知道自己完不成,只好拖延着时间继续寻找帮助,寻找中他发现了金瑞,像抓到了救命稻草一样,他一把抓住金瑞,说道:“我们两个一队,你来背。”

金瑞看了看雷逸尘,说道:“我不会背,所以今天选择不跟你一队了,你自己背吧。”

说完这话,金瑞走到了人群后面,不再看雷逸尘的那变得凶狠的眼睛。

众学子再次把眼睛集中到雷逸尘身上。

“这是金瑞的问题,是他不会背,我们不比了。”雷逸尘说道。

“咦,就是你不敢比。不要怨金瑞。”孩子们起哄说道。

“什么叫不敢比,我说一个,看你们敢不敢比。”雷逸尘有些气愤。

“比什么?”鹿沐恩问道。

雷逸尘原地转了起来,一时也想不到比试什么对自己最有利。突然他看到书苑院子里的树,说道:“我们比猜树的高度,看谁能又快又准的说出树的高度。”

“且,这有什么可比的,把树砍倒,量一下就行了。”有人起哄着说。

“不砍树,说出树的高度。”雷逸尘说道。

这时叶梁修有点一瘸一拐的走了进来,说到:“好,就比这个,我跟你比。”

雷逸尘看到一瘸一拐的叶梁修,瞬间信心爆棚,说道:“好呀,就你来。”

二人做好约定,走到了院子里,看着院子里的不算高大的树,其他学子们也纷纷跟了出来,瞬间树下围满了人。

“你用什么工具?”叶梁修问道。

“我用这个。”雷逸尘伸出手掌,又握成了拳头,反问道:“你呢?”

叶梁修指了指自己的头,自信的说道:“我用这个。”

两个孩子在一阵喧闹声中开始了比拼,雷逸尘马上动起手来,去拉周围学子的腰带,不一会儿,五六个孩子的腰带被雷逸尘硬生生的拉了过来,结成一段绳子。

雷逸尘拿着绳子开始爬树,他的身手还是敏捷的,慢慢的往树顶爬去。

而叶梁修不紧不慢的走回屋子里,取出夫子的戒尺,又走了回来。

大家看的一脸懵,问道:“梁修,你怎么不着急,你再不爬树,就来不及了,他都快到顶了。”

叶梁修笑了笑,说道:“我不用爬树。”

说完话,叶梁修把戒尺立在树的旁边,然后调整位置,让戒尺的影子和树干的影子保持平行。然后叫人标记了戒尺影子的顶端位置,并在戒尺的底部开始,沿着影子一直到影子顶端的位置画了一条线。

周围的人更是看不明白,问道:“现在要量树的高度,不是戒尺,你看戒尺的影子干什么?”

站在树上的雷逸尘看到叶梁修拿了戒尺,以为他要用戒尺量树的高度,更是喜上眉梢,心中想着肯定能拿下这次比拼,想完继续往上爬着。

叶梁修没有回答大家的疑问,继续着自己的操作。他沿着大树的影子画了一条线,这条线尽量保持与戒尺的那条线平行。

画完这两条线,叶梁修又找来一根和戒尺影子一样长的木棍,然后用这个木棍翻折着测量第二条线的长度,一共翻折了二十五次多半个木棍的距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