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排名高的人因为扣分少 - 大秦万朝:金榜曝光了我的身份 - 最是光阴留不住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60章 排名高的人因为扣分少

十大贤君榜上,嬴政别说前三,就连前五都没能进去。

王莽看到这里,心中有些猜测,觉得是嬴政在继承人这件事上没有安排好,导致大秦二世而亡,拉低了他的分数。

至于嬴政这个时候会有什么反应,他才不在乎呢。

只要他囚龙榜里面有一两个人上榜,就算他自己不上榜,他都能获得奖励。

王莽沉思之际,空中金榜放出了后面的名次:

“十大贤君榜第七名――朱棣(大明王朝)”

“奖励:粮草四十万,战甲二十万!”

明成祖继承了明太祖朱元璋留下的基业,并且积极开拓,他继续执行明太祖以来的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开荒屯田,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使得社会日益安定,经济快速发展。

明成祖还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最为著名的是郑和下西洋,当时的海外诸国都来朝拜明朝,在这期间来朝的国王几次来华访问,受到明成祖的亲切接见,明成祖礼遇万邦,善待海外诸国,使得对外交流达到了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由于明成祖的内外经营,永乐时期的明王朝进入了鼎盛时期,明王朝政治,文化,经济,军事,科学技术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跻身为世界的头号强国。

朱元璋看到自己的儿子居然上了贤君榜,眼神顿时严肃起来。

原本他心中皇位的继承人是自己的大儿子,但现在金榜将朱棣排在了这个榜单上,他竟是犹豫了。

能被金榜认可,朱棣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可是,这个时候要是废了太子,难免会引起政变啊。

可目前这个局势,他就算不废掉太子,大臣们怕是也都会以朱棣为首啊。

一时间,朱元璋竟是不知道该高兴还是不高兴。

按理说朱棣的上榜,为他们大明带来了巨大的名声和威望。

可若是因为这件事导致朝廷政变,那就得不偿失了。

就在朱元璋沉思之际,金榜却不给他这个时间,接着发布榜单:

“十大贤君榜第六名――赵匡胤(亡国,归属大华王朝)”

“奖励:粮草五十万,战甲三十万!”

宋太祖赵匡胤一生最大的贡献和成就在于重新恢复了华夏主要地区的统一,一举结束了安史之乱以来长达200年的诸侯割据和军阀战乱局面。

使饱经战火之苦的民众终于有了一个和平安宁的生产生活环境,为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我国历史上有两次名副其实的大分裂,一次是南北朝,另外一次就是五代十国,作为五代十国的终结者和大宋王朝的开拓者,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呈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他放弃了历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大大刺激了海内外贸易,奠定了本国金银本位货币。

而此人的排名相对低一些,在王莽看来,很可能是和对方的死,以及继承皇位有关。

传闻赵匡胤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赵光义给杀了,这就是著名的“烛影斧声”!

在这方面,为赵匡胤拉低了不少分。

“十大贤君榜第五名――杨坚(大隋王朝)”

“奖励:粮草六十万,战甲四十万!”

隋文帝杨坚,最大的功绩是统一国家,结束战乱从此中国又进入了和平统一的时代。

开创科举制度,从此建立了持续长久的考试选官制度,修大运河,实现南方经济的发展,为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做了贡献,实现民族的大融合!

杨坚鲜卑小字为那罗延(金刚不坏),鲜卑姓氏为普六茹,普六茹鲜卑姓氏是其父杨忠受西魏恭帝所赐的。后杨坚掌权后恢复汉姓"杨",并让宇文泰鲜卑化政策中改姓的汉人恢复汉姓。

杨坚在位期间,军事上攻灭陈国,成功地统一了严重分裂数百年的中国,击破突厥,被尊为"圣人可汗"。

内政方面,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

开皇年间,隋朝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户,是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时期。在《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排行第82位。

“十大贤君榜第四名――朱元璋(大明王朝)”

“奖励:粮草七十万,战甲五十万!”

明太祖朱元璋,恢复乃至极大地增强了汉族(也包括同被压迫的同为炎黄子孙的许多其他民族)的民族地位和民族自信心,修复并光大了已经大伤元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以强力手段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进与创新,这种改进一方面固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和稳定政治权力格局,但在主观和客观上也在一定乃至相当的程度上完善了,促进了政治制度的进步,乃至为其质的现代性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借鉴汉初经验,实行轻税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为天下百姓的利益精心谋划与勤奋工作,使生活在明初的平民百姓在生灵涂炭的战火之后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大力整治官场。

他打击和处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其反腐反贪的坚强决心和铁血手段既矫正、震慑了洪武一朝和有明一代,也为后世书写了官员应该怎样为官的准则。

朱元璋排名高,就是因为他没有扣分项。

“十大贤君榜第三名――爱新觉罗玄烨(亡国,归属大华王朝)”

“奖励:粮草八十万,战甲六十万!”

康熙一生对本国历史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概括说来,共有七点:第一,削平三藩,巩固统一。第二,统一海岛,开府设县。第三,抵御外侵,缔结和约。第四,亲征朔漠,善治蒙古。第五,重农治河,兴修水利。第六,移天缩地,兴建园林。第七,兴文重教,编纂典籍。

如果不是晚年的九龙夺嫡给他扣分了,他的排名可能还会高一些。

“十大贤君榜第二名――李世民(大唐王朝)”

“奖励:粮草一百万,战甲八十万!”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