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第一名当然是他
十大反诗榜第一个上来的就是石达开,这让先占据一个名额的王莽嘴角带笑。
既然石达开都能上榜的话,那作为石达开的顶头上司,太平天国的天王洪秀全肯定也不会落下了!
王莽才想到这里,金榜随后就公布了下一个名次:
“十大反诗榜第九名――洪秀全(亡国,归属大华王朝!)”
“奖励:银矿一座,粮草十万!”
洪秀全(1814年1月1日―1864年6月1日),是太平天国以驱逐侵略者恢复祖国的名义发动太平天国复国运动的领袖,原名火秀,族名仁坤,广东花县人,是汉族客家人。清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十生于广东花县福源水村,后来移居到官禄布村。
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但因其受封建思想影响较大创立的拜上帝会仍旧有着十分严格的等级制度。撰《原道救世歌》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
他的反诗有两首,第一首是定乾坤诗:
龙潜海角恐惊天,暂且偷闲跃在渊。
等待风云齐聚会,飞腾六合定乾坤。
还有一首名为述志诗:
手握乾坤杀伐权,斩邪留正解民悬。
眼通西北江山外,声振东南日月边。
玺剑光荣承帝赐,诗章凭据诵爷前。
太平一统光世界,威风快乐万千年。
光是看这个诗词你便能感受到此人心中的抱负,以及理想!
“十大反诗榜第八名――朱元璋(大明王朝!)”
“奖励:银矿两座,粮草十五万!”
朱元璋可以说是中国帝王中出身最为贫寒的皇帝,早年的磨难并没有打击朱元璋的抱负。他后来开创了明朝的百年功业。成为了千古的一位名君。下面我们来看看他的反诗:
百花发时我不发,我若发时都吓杀。
要与西风战一场,遍身穿就黄金甲。
此诗是朱元璋参照黄巢诗《不第后赋菊》也就是后人称之为《咏菊》的那首诗而作的。这是朱元璋开基立业前作的,由此可见他是多么有抱负多有自信的一个人,他说到做到了。
朱元璋这样舞刀弄枪,一路杀奔龙廷,夺了位的人,才会赋予菊花杀百花的意义。霸气和杀气,可见对以菊花自况境界的向往。
“十大反诗榜第七名――宋江(大秦王朝!)”
“奖励:银矿两座,粮草二十万!”
宋江人称及时雨,虽然名气非常响亮,但是他在官场并不如意。后来更是杀了阎婆惜,开始了他背井离乡的生活。后来宋江流放到了沧州在浔阳楼写下了这首反词和反诗:
自幼曾攻经史,长成亦有权谋。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
不幸刺文双颊,那堪配在江州。他年若得报冤仇,血染浔阳江口!
宋江写罢,自看了大喜大笑,一面又饮了数杯酒,不觉欢喜,自狂荡起来,手舞足蹈,又拿起笔来,去那《西江月》后再写下四句诗,
心在山东身在吴,飘蓬江海谩嗟吁。
他时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
宋江写罢诗,又去后面大书五字道:“郓城宋江作。宋江这首诗句以黄巢相比,竟然笑话黄巢不是丈夫,这就可以看出宋江其实这人早有野心,只不过一直深藏不露罢了。
之前宋江在王莽攻打大宋的时候被杀,现在归属大秦王朝,想必是被嬴政给召唤出来了。
“十大反诗榜第六名――王薄(亡国,归属大华王朝!)”
“奖励:银矿三座,粮草二十五万!”
这里的主角是隋末农民起义首领王薄的《无向辽东浪死歌》:
长白山前知世郎,纯着红罗绵背裆。
长槊侵天半,轮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闻官军至,提刀向前荡。
譬如辽东死,斩头何所伤。
知世郎就是王薄,这首诗先说自己很帅,宣传自己威武勇猛还很帅气的形象;再说自己的勇气,官兵来了,手狠话不多,就是干!这类诗,成了号召起义的宣传诗。
“十大反诗榜第五名――红巾军(大明王朝!)”
“奖励:银矿三座,粮草三十万!”
红巾军是元朝末年人民起来反抗元朝的主要起事力量,最初是与明教、弥勒教、白莲教等民间宗教结合所发动的。因打红旗,头扎红巾,又称作“红巾”或“红军”,又因焚香聚众,又被称作“香军”,他们的反诗据说被做出了歌曲。
云从龙,风从虎,功名利禄尘与土。望神州,百姓苦,千里沃土皆荒芜。看天下,尽胡虏,天道残缺匹夫补。好男儿,别父母,只为苍生不为主。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本堂堂男子汉,何为鞑虏作马牛。壮士饮尽碗中酒,千里征途不回头。金鼓齐鸣万众吼,不破黄龙誓不休。
“十大反诗榜第四名――苏护(大唐王朝!)”
“奖励:银矿三座,粮草四十万!”
妲己之父苏护的反诗
苏护,商朝末年大将。分封为冀州侯,不满商纣王暴虐,起兵造反,为纣王所败。不得已献女苏妲己于纣王。纣王无道,他愤然举兵,但是却力量不足而惨败,所以他写下了这样的反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