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大明三百年(下)》(5) - 大明三百年 - 兰泊宁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大明三百年 >

第二十三章《大明三百年(下)》(5)

佳丽悲歌

无子的世宗为求子,六宫广置粉黛,于是就上演一出九美嫔大争风的悲剧,她们在圣眷本无常的处境中,命运沉沉浮浮悲悲惨惨……海瑞两袖清风,让为皇帝迎请道人邵元节的内监怀安吃了大苦头……

世宗为求皇嗣,纵容种种宗教活动,致使劳民又伤财……

世宗新选的秀女徐翠琴在被逼侍寝时,突然拨刀行刺……

赵文华趋奉严嵩得了高官与厚禄,他的生活也是穷奢极欲,不想却发生了他外甥柳如眉与他的外宅里众多姬妾鬼混的丑事,于是这个二十岁的浪荡少年死于了非命……

赵文华将小妾假妆成仙女,通过道士的引荐,让世宗在临幸的第二天就封为瑜妃。不久阴谋败露,瑜妃也死于非命,但赵文华却通过高妙的权术得以免祸……

九美嫔大争风

世宗已是三十岁了,最巴不得的就是能有个一男半女,聊慰眼前安抚日后。可是自从陈皇后死后,六宫粉黛再无人受娠,不管他怎么努力,也没一个怀孕的,世宗于是就嘱咐心腹内监怀安去探访诞子的方药。

怀安本是个市井无赖,赌掉了全部家产,实在活不下去了就自投阉门,如今一得了这样的一个上命,立时就意识到大有空隙可钻,于是道士邵元节就应此运而出现了,本来就最信道士的世宗一听怀安说元节是个能呼风唤雨、设坛求嗣必百发百中的神人,只是不在京中,现居太华山麓,须得有上谕前去,他才肯下山;世宗当即就眉飞色舞高高兴兴地下了一道旨,晋邵元节为道一真人,赐黄金千两,着速即来京求嗣,并委怀安为钦使,前往太华山敦请。

同时世宗又听信了张璁“宫中宜多置嫔妃,以求早生太子”的话,传谕广选秀女。各处地方官接谕后忙得屁滚尿流,一阵乌烟瘴气的胡闹之后,进献秀女的绣车整天络绎于京都大道上,脂粉红颜满载车中,沿途相望,煞是好看,于是都中人每天都把看外郡车辆送来的秀女当成了一项节目,那位世宗皇帝终日忙着的政事则是点秀女。

而内外宫监也手忙脚乱,先把秀女接进来,等世宗选过了,内监又忙把选不中的退还地方官,令其仍送归其母家。这样地鸟乱了三个多月,多处的秀女都已献齐。世宗临翠华轩,再优中选优,三百六十名秀女中,最后只选出了十六名,这十六名秀女在有关的部门一一检验过后,可以充得嫔人的就只剩下了九名。再余下的三百五十一名,悉数分发各宫充做官侍。

郑淑芬、王秀娥、阎兰芳、韦月侣、沈佩珍、卢兰香、沈碧霞、杜雅娘、仇翠英这九个月貌花容非常之娇艳的女子作为合格的嫔人,其中杜嫔人最是羞花闭月,卢嫔人也冶艳无双,世宗对于她们两个格外宠幸。其他的几个嫔人则一个月中难得被临幸一两次,而杜嫔人则一个月中就召幸了二十次,卢嫔人也四五次。于是争风拈酸的风习就穿越了宫闱森严规例,在帝王家中也上演开来,由不得召幸而生妒,再由妒而生怨,由怨而生的则是恨,仇恨的最后结果就是激烈的暗斗。

在这不太得宠的七个嫔人中,讲学问要推韦嫔人,聪敏伶俐要算王嫔人,奸恶狠毒要算沈嫔人佩珍,乖觉是阎嫔人,郑嫔人最是忠厚,仇嫔人极其和蔼,沈嫔人则最是呆笨。做人总是聪敏伶俐的占先一点,乖觉的也还不吃亏,于是王嫔人虽不十分宠幸,恃着聪敏,想出许多妆饰的花样儿来,打扮得和天仙似的。俗言说得好,三分容貌七分妆,善于修饰王嫔人就变成玉立亭亭临风翩翩了。

那天世宗驾游西苑,在一齐侍候着的九位嫔人中,王嫔人的艳光照人妩媚可爱让世宗不由得心上一动,伸手拉住王嫔人的玉臂,细细地打量,愈看愈觉可爱,于是就赐王嫔人坐下,与世宗皇帝同饮。

明宫规矩,嫔人无论怎么样受宠,皇帝不赐坐,也是不敢坐的。所以王嫔人得世宗青睐而得坐,最得宠的杜嫔人和卢嫔人倒得在一边侍立着。最可恼的是世宗竟让沈嫔人斟酒,沈嫔人斟过了世宗的酒,不能不给王嫔人斟酒,王嫔人虽然低低地谦逊了一句,可沈嫔人心中的老大不高兴却仍然没有减少。想同是嫔人,为什么一个坐在那里贵妃皇后似的饮酒,另一个却同侍女一般地在旁给她斟酒。

沈嫔人越想越感觉咽不下这口气,可皇帝的旨意谁敢违忤,只得硬着头皮勉强一直侍宴到宴罢。当天夜里自然就是王嫔人侍寝世宗,并且王嫔人从此渐渐得宠了。而那个乖觉的阎嫔人也因善解人意能侍喜怒,而深得帝心之欢,于是阎嫔人也跳了龙门。

这样一来,就形成了杜、卢、王、阎四嫔人一样得宠并驾齐驱的局面了。于是她们四个又暗地里争妍斗胜,各显出狐媚手段来笼络皇帝。那两个沈嫔人和韦嫔人、郑嫔人、仇嫔人等五位嫔人始终爬不上去,心里怀愤又怀怨,悲伤不已。

结果沈嫔人佩珍施出狠鸷的心计来,弄得最宠幸的杜、卢、王、阎四位嫔人互相猜忌,从暗斗转向了明攻,四人在世宗面前互相攻击,结果四败俱伤,只有沈渔翁得了利。

海知县待客

内监怀安前往太华山去请道人邵元节,不想邵元节已往四川峨嵋山去了,于是他又从太华山赶到峨嵋山,偏偏邵元节又到泰山去了,于是怀安又赶到泰山,却仍没找到,原来邵元节又往江西龙虎山,怀安只得重又赶往江西,这才得以和邵元节见了面,呈上聘金,开读了圣旨。邵元节却说现在没时间,须得三个月之后。怀安只得耐着性子,在江西等了三个月。终于得以起程的一路上,怀安借着奉旨的名儿到处勒索敲诈,地方官吏被他逼到叫苦连天。

经过临清时,临清知县海瑞海刚峰为人一如他的别名,刚愎倔强,到任三年多,依旧是两袖清风一副琴剑。

怀安偕邵元节沿途作威作福惯了,一切供给务求奢华铺张,在巴结奉承中,怀安趾高气扬早忘了自己的本来面目,凡其所经过州县的知府县尹都在深挖腰包竭力供应之外,至少还要再送他千八百两的,累累的金珠宝物足有数十车,引得绿林中人个个涎垂三尺,但怀安每到一个处,地方官总是派兵护送,此县接彼县,宵小们没有空隙可乘,只好望洋兴叹。

谁知到了临清,却不见县尹派人来接,而邻县护送的兵士见已出了自己的县界,照例辞了回去。怀安在临清县走了半晌,鬼也没有半个来接的,怀安不觉大怒,痛骂知县生了瘟病因而导致聋了耳朵瞎了眼,正要赶去临清县署狐假虎威地发作一会,遥遥远远就见两个敝衣破履乞丐一般的人从大路上走来,到了跟前,当中的一个面色白皙略有微须的人向怀安拱了拱手道:“得知公公驾临,特来迎接。”

怀安不觉呆了,半晌才高声喝道:“你这厮穷形极相,也配做父母官吗?”那人正色说:“为吏只要廉洁爱民,岂在相貌的好坏?”怀安被他一句话塞住,怔了好半天,才又喝问道:“你既是本处的父母官,为什么装得这般穷乏,连做官的威仪都没了。你自己看看,像个什么样子?”

那人笑道:“本县连年灾荒,百姓贫苦得了不得,知县为百姓父母,理应与百姓同甘共苦,况且卑职的生性,不仅不愿剥削小民,而且还拿自己官俸去赒济小民,你说怎么能不穷呢?!”怀安拿他没法想,只好问:“你叫什么名儿?”那人应道:“卑职就是海瑞。”

怀安猛然记起一路上听人说,这可是个清廉的强项县令。怀安看样子,知道是敲不出什么油水的了,于是垂头丧气地和邵元节两人一同跳下马来,跟着知县海瑞到了馆驿,但见驿中也没有驿卒,只有一个老妇和一个少女在那里当差。怀安诧异地问海瑞为什么不用男仆?海瑞笑道:“那些仆人嫌这里再穷不过,做不几天就自己逃走了。卑职不得已,只得令老妻和小女暂来此处侍候公公。”

怀安暗惊原来在这里当差的竟是知县的太太和小姐,及至走进馆驿里面,见一张破桌,四五只有底没背的竹椅儿,两张半新不旧的卧榻,榻上各置着一床粗布被子,怀安看得一味地摇头。

过了一会儿,海知县亲自供上黄虀淡饭的午餐,怀安穿绮罗食酒肉,这样的粗茶淡饭哪里能够下咽,邵元节倒是勉强吃了一些。当然晚饭也不例外,且海知县又亲自掌上一盏半明不灭的气死风油灯来。

怀安在破窑似的馆驿里面住了一夜,听寒风飒飒,村外的犬吠狺狺,野树上的鸮声恶恶;又睡在这粗布被上,不盖还冷,盖了实在粗硬难受。穷奢极欲的怀安翻来覆去睡不着,好容易听得远远的鸡声三唱,怀安好似坐了一夜的牢,巴不得天色早明,忙忙地闻鸡起身,胡乱梳洗好了,和邵元节两人带了从人,匆匆地赶往别处去。

圣眷本无常

刚出得临邑境,走不上半里多路,忽然一声呐喊起,十九条大汉驰马飞来,不问皂白,抢了怀安的金银珠宝就走。下人们上去争夺,被一个大汉挺刀搠翻了三四个,余下的就不敢上前了。

怀安性命要紧,空身狂奔了一程,邵元节也追上来,可是他辛辛苦索诈来的金银珠宝一样也没了,怀安这时比宿在临清的破驿里还要恼火,只得兼程赶往邻县,前去报失。

那个知县虽然竭力查缉,却毫无影踪。怀安限定一个月内破案,可倒霉了办事的差役,个个的两腿都快让板子打烂了。怀安等得不耐烦了,只好择日起身。这个知县为了能多少巴结怀安点,无如捉不到强盗也是没奈何的事,就拼拼凑凑地送了他三千两。这在那个知县已是挣出一身大汗,怀安却连正眼都不觑一觑。

怀安至此把海瑞算是恨得牙根都痒痒,因为都是海瑞不派从人护送,以致他多日的收罗亡于一旦。接下来的一路上,怀安搜刮剥削兼施,手段愈弄愈凶,务必要把失去的金银珠宝弄回来。果然到京时,他如愿地满载了。

就这样,怀安去请邵元节,足足用了一个年半,才把邵元节这个让大明走向更落败的妖人请到了。

世宗马上就设醮宫中以求皇嗣,文武大臣逐日排班进香。世宗也亲自到坛前,虔诚行礼。主坛大法师邵元节在加号致一真人的同时又得赏金箓醮事,给玉金银象印各一枚,秩视二品,并封邵元节的师傅元泰为真人,敕在都城建真人府。糜费巨万,用了两年时间才建成了这座真人府,然后世宗御赠良田三十顷供府中食用,遣缇骑四十人充作府中扫除的役使,真个是敬礼交加,尊荣备至。

邵真人如此这般地登坛主持,朝诵经,夕持咒,差不多有一两年。大臣看如此糜费国库,纷纷上奏劝停,却遭到世宗的怒斥,并下狱戍边。还是邵元节自己看祈嗣无效,生怕喜怒无常的世宗怪罪,只得识相地暂乞还山,走前他自圆其说地告诉世宗,只要皇上心诚,不出一二年,定得圣嗣。

世宗昏昏然大喜,派中官到贵溪山中,督造仙源宫以供他休养。宫成之后,行前的饯行宴上,元节又再三安慰世宗说,陛下定会有麟儿多多。事有凑巧,就在邵元节出京的几十天后,后宫的阎嫔人果然有娠。于是世宗马上遣锦衣千户孙经召邵元节来京祈祝,在慰劳有加的同时,世宗赐他彩蟒衣一袭,并阐教辅国王印。

次日再设坛时,世宗格外虔诚,沐浴斋戒,才亲自至坛前祷祀,但见香烟凝结,佳霭氤氲,邵元节说这是庆云环绕,乃非常之瑞征。过了三日,阎妃分娩,果然是一男孩,群臣排班入贺,世宗却把这都是归功于致一真人,而完全不认为是他的精力和阎嫔人的心血在龙床上勤奋的结果,于是得了皇嗣的世宗信为天赐,且更信方士有灵,从此道教盛行,佛教衰灭,菩萨低眉,不能不让太上老君独出风头;加授元节为礼部尚书,给一品服俸,赐白金文绮宝冠,法服貂裘,并给元节徒邵启为等禄秩有差。大修金箓醮于立极殿,凡七天七夜,作为酬神的典礼。

在杜、卢、王、阎四位嫔人的明争暗斗中,卢嫔人首先失败,那天在世宗诵经的时候,还不十七岁的她不慎好玩地笑了一声,于是触怒了世宗,被贬入冷宫。

第二个失势的是阎嫔人,本来她不上一年就诞下皇子载基,当时曾让世宗十分欢喜,一时间阎嫔人的宠幸凌驾于杜嫔人之上。谁知刚满月,载基就一病而死,世宗心上一气,将阎嫔人立时幽禁。

杜嫔人也险些儿被王嫔人倾轧出宫,幸得她的肚子争气,忽然生下一个皇子来,世宗又高兴得了不得。接连王嫔人也生了一个皇子。杜嫔人生的赐名载垕,他就是后来的穆宗。王嫔人生的赐名载壑。而在冷宫中的卢嫔人也生了一个皇子赐名载玺。

世宗连得三子,乐不可支,于是把那个满月即亡的儿子载基赐谥哀冲太子。死了一子,又生了三子,毕竟祈祷有灵。世宗这样想着,高兴地亲自抱了三个皇子去祭告太庙。

朝中大小臣工纷纷上章庆贺,外郡官吏都来献呈礼物,其中要算浙江抚台进的那座长命百岁龛最是讲究了。那座神龛是金丝盘绕成的,龛中一个南级仙翁像系珍珠缀成,两旁的福禄星官,福星拿着如意,禄星捧了寿桃。龛下有个小小的机栝,只要把手指儿微微的一按,龛门会自动打开,走出福禄两星。一个将如意一摇,变成了一座小亭。亭中一只白鹿,衔了一朵灵芝,名唤灵芝献瑞。那禄星的蟠桃也化开了,变成一株梧桐。桐树上栖着凤凰,树下伏了一只麒麟,名叫麟风呈样。到了最后,南极仙翁出来了,手里的一根龙头拐杖略略地一挥,就变成了一幅黄缎的匾儿,匾上大书“长命百岁”四个金字。这时机关也止住了,须得再拨一下,才得恢复原状。

世宗看得直赞叹精工,并把这个玩意儿赐与他最喜爱的皇子朱载垕,爱屋及乌,母以子贵,杜嫔人赖着这个聪敏伶俐的皇子,由嫔人而一跃成为了贵妃。

那年夏季,西北大旱,而秋季则南方大水,太监崔文奏称修醮可以禳祸,于是方士邵元节等又在宫中设立醮坛,日夕不绝。香花灯烛,时时降召真仙,锣钹幢幡,处处宣扬法号。又拣年轻内监二十人,改服道装,学诵经忏等事,所有乾清宫、坤宁宫、西天厂、西番厂、汉经厂、五花宫、西暖阁、东次阁等,次第建醮,几将九天阊阖,变作修真道院,羽士们整天化云幻鹤显神通。

杨廷和代表众阁臣上表请远斥僧道,停罢斋醮。世宗非但不从,且谪罚极重,以作为惩一儆百的经典。

本来自从世宗入都即位,杨廷和看世宗英敏,虽值冲年,却颇足有为,他自信可以辅助出一个太平盛世,所以军国重事,不顾一切地谏诤。到了大礼仪之争,还先后封还御批凡四次,执奏几三十疏,世宗虽示以优容宽待,心中却已是衔恨,到了内侍从中挑衅,说杨廷和跋扈专恣,无人臣之礼,如此蟊贼不除,终为国害。聪明的杨廷和于是聪明地多次上疏乞休,结果自然照准。就在杨廷和罢官一事中,世宗之刚愎自用,于此愈益现出。

张真人的法术

一看世宗如此信任邵元节,其时四方道流趋集都下,江西龙虎山中的张天师彦頨在与世宗谈论道法时,说的话不想也恰合上意,于是被加封为正一嗣教真人,赐金冠玉带蟒衣银币,留居京邸,令与元节分坛主事,致使邵元节无意间就多了一个敌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