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东南亚:又爱又恨又生猛(3) - 请把我流放到最美的时光里 - 王泓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章东南亚:又爱又恨又生猛(3)

第8章东南亚:又爱又恨又生猛(3)

与我一同来到越南的背包客中,还有一位日本爸爸,他是带着他的日越混血儿子一起出行的。30多岁的日本爸爸10年前是个背包客,独自旅行了许多国家,来到越南时爱上了一位姑娘,之后便选择留在越南结婚生子,这一留就是10个年头。听起来像小说里才会出现的情节。“我留在越南后开始做摩托车生意,那时候日本摩托车在越南市场独占鳌头,你知道,就是那些耳熟能详的牌子。可惜好景不长,很快中国摩托车出现了……”

在去越南的大巴上,日本爸爸聊起犹如哥斯拉一般横扫世界的中国商品。“中国的摩托车虽然质量一般,也许还不到一般,但是价格特别低廉,大批越南人开始选择更廉价的中国摩托车,人们觉得质量上打了折扣没关系,大不了买两辆,三辆,坏了也不值钱。日本公司全部傻眼了,以日本的生产标准和成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如此廉价,那会使公司破产的……最后日本摩托车被迫降价,将利润空间越压越低,现在已经奄奄一息了。”

在背包旅行这件事上,中国错过了清晨第一缕阳光,直至太阳照到了屁股方才苏醒过来。好在,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国经济赶上了潮流。从日本爸爸的表述中,我透过他的表情看到了他的自豪和眼泪。

日本背包客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流行,比中国早了30多年,现如今日本背包客已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比如在印度,就经常能看见抱着混血孩子的日本女人和一位印度男人走在一起,据说有不少是去印度旅行后选择留下来生活的日本背包客,甚至路边摊还有卖一本叫作《如何追日本女孩》的书。

如此看来,我们的路途仍很遥远。

宋干节的狂欢

4月中旬的泰国,狂欢的人群快要将曼谷的街道淹没,浩浩荡荡的大队伴随着震耳欲聋的音乐声前行,贩卖水枪和防水袋的小贩们霸占了许多旮旯角落。顶着蒸笼似的闷热天气,曼谷街头却前所未有地凉爽。人们开动花花绿绿的水枪向周围开战,长枪短炮齐上阵,水箭从四面八方喷射过来,有经验的青年们三五成群占领着一块“根据地”,保卫着一个装满水的大桶,几人轮番舀水向人群泼去,更绝的是那些水桶里被加了冰块,当一大勺刺骨的冰水劈头盖脸浇来时任谁都得狠狠打个激灵。想体验一回透心凉的滋味,非常简单,出门右转步行两分钟即可!

这是一年一度的宋干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泼水节。人们用纯净的清水相互泼洒以洗去过去一年的不顺。泰国大街小巷都在打水仗,欢声笑语满天飞,我第一次见到这样庞大的阵势,真是“出门晃悠两三圈,浑身上下湿个遍”。不仅变成落汤鸡,还要“挂彩”,人们互相在脸上身上涂抹白色爽身粉,让每个人顶着一张大花脸。

防水袋的生意同水枪一样好。电子设备到了这里的处境就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由不得你求饶和解释,一瓢瓢水会从各个角度向你准确无误地泼来,若是没有做好防水措施,手机和相机会在几分钟内阵亡。藏在口袋里或是衣服内侧也无用,总有人舀着一瓢水从背后偷袭,将冰水从领口径直灌进衣服里,保证你从里到外没有一寸是干的。因此光是盯住左右和前方是不够的,还得随时留心身后。而最好的方法就是穿一件简单易洗的衣物,将电子设备留在旅馆里,走上街头安心接受冰水和爽身粉的洗礼,也顺便将自己的不顺一扫而空。

泰国的邻居——缅甸也沉浸在宋干节的快乐气氛里。当第二天飞抵仰光机场时,我与同航班的两名欧洲背包客拼了一辆出租车进城,刚掏出小相机准备记录泼水节期间的仰光街头,忽然一大桶水毫无征兆地从路边透过车窗径直泼进了出租车里,人根本无处可躲,被狠狠地浇了一通。我扭过身子用背部挡住水的攻势,拼命保护住了差点阵亡的相机。而司机只是笑呵呵地向泼水者点了点头,继续开他的车。

作为缅甸的前首都,仰光的泼水节与有国际范儿的曼谷相比要土得多。出租车一路上开开停停,路过一个又一个拥挤热闹的水仗集中地。满城跑着载满人的小皮卡,人们从家里或店里拖出水管,在马路边形成一个个“喷水点”,皮卡车到了喷水点就主动停下来等着被泼,沾沾福气,车上的人们欢呼着,尖叫着,笑着跳着,像是狂欢迪斯科。

喷水还得讲究先来后到,前面的如果没有泼完,后面的小皮卡就只能排队等待,而被泼完的皮卡车载着唱歌跳舞的人群缓缓驶向下一个“喷水点”。在街头步行时,前后左右随时随地可能泼来一大桶水,许多路边小贩见我这张异国面孔路过,不动声色地舀了一大杯冰水从我背后灌进衣服里,凉透了!即使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也没有用,还可能一桶冰水随时从天而降,那是住在二楼三楼的人们从阳台上偷偷向下泼水,利用天然的地理优势“偷袭”,果真一泼一个准。经过在泰国和缅甸的轮番洗刷,我前些日子的霉运应该是被彻底冲跑了吧。

隐忍中的缅甸

泼水节一过,就到了缅甸历法的新年大节。按照习俗,当天要沐浴更衣,清洁身体,迎接一个崭新的开始。大金塔成为仰光在新年节日里最热闹的地方。仰光人穿着新衣前往大金塔拜佛,姑娘们梳着及腰的长辫,男人们穿着花花绿绿的纱笼。纱笼是用一块布在下半身裹成的长袍,南亚和东南亚国家大多有穿纱笼的习惯,缅甸人称之为“笼基”。小尼姑们的衣服是最靓丽的,清一色可爱的浅粉色长袍搭配橙红色纱笼,真可谓是当之无愧的“红粉佳人”。

缅甸是一个佛教国,八成以上的百姓是佛教徒,僧侣在缅甸受到极高的尊重。缅甸男子们一生中至少要剃度出家一次,大多选择在青少年时期进行短期出家,这几乎成为男子们成长中的必经仪式。大部分人在出家一周、数周、数月后还会还俗,少数人则选择长期或终身为僧。

缅甸人相信建造佛塔是极大的功德,这导致缅甸佛塔极多,庙宇多,僧侣多,因此被称为佛塔之国。我在仰光大金塔边静静地坐了一天,事实上,这是缅甸最神圣的佛塔,供奉了4位佛陀的遗物,佛塔表面镀了一层金,看起来金光四射,在夜晚时分则更加壮观,几乎是闪闪发光。人们在金塔下双手合十诚心祈福,人头攒动却并不嘈杂。

大金塔曾经多次成为政治舞台的核心,昂山将军和昂山素季都曾在这里发表过震动全国的演说,在路边的旧书摊上,总能看到有关他们的书籍。比起旧书摊,我更喜欢寻觅街头那些奇奇怪怪的小吃。缅甸的饮食受到中餐和印度餐的影响,不仅拥有东南亚风情,还夹杂着中、印调调,在街头的小饭馆里可以吃到中式馄饨和面条,印式奶茶和咖喱饭,缅甸式糯米饭和各种叫不出名字的小吃。中式春卷和印式小吃萨莫萨也一同出现在缅甸茶摊上。

卤肉串小摊周围总是坐满了人,小串上是切好的小块肉,人们围坐成一圈,中间则是一口盛满热汤的大锅。食客一入座,老板立马送上一碗热汤,现成的肉串任君自取,沾沾卤,喝口汤,一口吞。价格也极为便宜,按串算钱,20串的价格约为一美金。

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南京的大排档。记得还在上班那会儿,周末总挡不住大排档的诱惑,于是约俩闺蜜,点几个小菜,一扎酸梅汤,一个下午就这么打发掉了。看着眼前这些食客,我突然食欲大增,恨不得立马奔到南京,狠狠撮一顿。

欲望太甜美,赶不上现实的骨感,还是洗洗睡吧。

在东南亚的几个月里,先后兜转了印度尼西亚、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等国,缅甸是最为自然的地方,外国人在这里几乎可以成为“罕见动物”。走在路上,总有一大群人围观上来,好不热闹。除了4月过于炎热外,一切都让人觉得舒服。背包客们似乎总是偏爱不成熟的旅行地,并以此取乐,然,这终究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印象。旅行者们在乎的,不是你有没有成熟的旅行设施,而是是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正如我喜欢开罗,尽管那是一个举世闻名的旅游城市,又遭遇过多个骗局,但这并不能成为阻止我喜爱开罗的理由。

而旅途,在乎的不是便利与否,也不仅是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而是融入、体验,以及趣味。只要有本色的生活区域,就不会是单调乏味的。倘若旅行的全过程被牵制在一个设定好的圈子里,如此便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循环,与真实的一面背离。世界,是人生最好的一所大学。

走完缅甸,至此东南亚之旅也就接近了尾声。此后我从缅甸飞到云南,时隔两年,我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