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二更】 得封诰命……
因蒋域的事,京城的世家子弟最近很是消停了一阵,连惹事的,都少了不少,闹市里更是再不曾见过有人打马疾行,连带着驾马车的,也温和了许多,鲜少再见人横冲直撞。
张家的和李家的对上回的老爷甚是感激,可惜的是,那天之后他们就再也找不到人了,想问也找不到人问,只能将东西往大理寺送。
他们虽没读过几年书,但也不算蠢,想想也知道为何闵国公家的少爷几年来迟迟不见严惩,偏偏上次之后没多久便被抓了起来,想来上回让他们去报官的,是位大老爷。
他们想着,那位老爷既是位大官,同为官员,大理寺的官爷们当是认得的吧?不知道能不能帮忙捎一捎。
崔季渊听闻有人送东西来,知道了他们的意图,颔一颔首,什么也没收,只叫人出去好言回绝了,至于刘军,他更是不敢,叫他们将东西都拿回去。
崔季渊虽没收,却将这件事记在心里,另悄悄派人去看了两家的情况,下次建元帝再召他时,便将这事说了。
“哦?”建元帝果然十分有兴趣,“他们还记得朕?”
“是,张李两家将东西送到了大理寺,说找不到上次的好心人,但想着也是位当官的,还想托臣将东西递给您。”
建元帝乐得呵呵笑,抚掌,“可不是,说得在理,朕也不过是个当官的罢。”
百姓要送东西给他,这可比臣子后妃们献的东西更让建元帝高兴,“爱卿为何没收下来?”
“臣想着,一来,百姓不易,心意到了即可;二来也怕他们虽好心,但不防有不臣之心的人盯上,以此加害陛下。”
建元帝点头,“爱卿考虑的甚为周到。”
崔季渊离开文慧殿时,恰碰到淑妃端着东西过来,见此,崔季渊远远行一个礼。
淑妃颔首,知道这就是陛下跟前的大红人了。
走到文慧殿外,淑妃微笑,道:“劳烦公公进去通传一声,本宫炖了盅汤水,想拿给陛下。”
桂得全进去禀报,不过片刻又马上出来,“娘娘,将汤给奴才吧,陛下有些胃口。”
淑妃于是将东西递过去,虽然她没能进到殿里,更没见到陛下的人,但她依然高兴,这可是自那日出事以来,陛下头一回收后宫嫔妃送来的东西呢。
回去时,侍立的婢女喜道:“可见娘娘您在陛下心中是不同的,这些日子,其他娘娘的东西可从没递进去过。”
淑妃摸一摸鬓发,笑嗔她:“就知道贫嘴。”
……
崔季渊回到家时,太阳已经落下,沈姒正带着沅宝在玩,见他回来,眉眼尽弯,笑道:“快过来看,我们沅宝扶着已经能站起来了。”
崔季渊脚步一顿,几大步快走过去,果见女儿正被她扶着,站得直直。
不过现在沅宝还小,站了一会儿就累了,小胖腿一弯,就地坐下,沈姒再一松手,小娃就软绵绵的倒下去,小乌龟似的仰躺着,四肢乱划。
“哈哈哈”,沈姒看得乐不可支。
崔季渊扶住笑得颤颤的她,“沅宝什么时候会站的?”
“今早会站的,今儿试了几回,沅宝都站得很好,想来要不了多久,就该能自个儿坐着了。”
崔季渊扶着女儿要再试试,沅宝到是很给面子,两条小胖腿颤颤软软,竟也站得很好,不过她很快就不乐意了,往爹的怀里挨,要人抱着。
崔季渊将女儿抱过来,笑一笑,目光看向她:“上巳节那天,阿姒可想出门游玩?”
“你得闲?”沈姒虽在问,其实已经隐隐猜到了他的回答,他若是没时间,就不会与她说起这事。
“嗯,那日朝中放假,我们往东郊去踏青可好?”
沈姒一想,笑着应下来,“好啊。”
“小堂哥与柳霜三月初十成亲,我们要不要叫上他们一起?”
崔季渊将女儿放在床上,转身握了她手,拇指摩挲着她手背,“不必,他怕是不想我们掺合进他与柳霜两人之间。”
沈姒桃花眼弯成月牙,挠一挠他掌心,“怕是有人不想让小堂哥掺合进来吧。”偏偏要说反话,说成是小堂哥不乐意。
被戳穿,崔季渊也不脑,深深看她一眼,带着温润的笑意,“是,我只想与阿姒一起,不想别人打扰。”
沈姒眼里笑意更大,亲一亲他,“那就不叫了,就我们俩。”
可惜,到了三月三这天,终究没能成,因为沅宝这小家伙,一直缠着沈姒,似乎是猜到爹娘要躲着她偷偷走,一见不着人就嚎,哭得惊天动地,叫两人都不忍心离开。
最后没办法,只好带着这小娃一起,到马车上时,沅宝眼角还挂着泪珠,整个人团起,抽抽噎噎的挨在崔季渊怀里,委屈得不行,真是可怜又可爱。
沈姒食指刮一刮孩子的嫩脸蛋,无奈道:“真是个黏人精。”
沅宝呜呜一声,带着肉窝窝的手指抓抓脸蛋,才哭了,感觉脸上涩涩的不舒服。
沈姒于是拿干净的帕子沾了水给孩子整张脸都擦一擦,湿巾子抹两圈,将沅宝很快又抹成了一个白嫩嫩舒展开的小包子,“好了。”
他们坐的还是上回带着摇篮床的马车,崔季渊见女儿不哭了,就将人放在里面,好在沅宝也乖,只要爹娘在身边,她能乖乖躺着玩半天。
沈姒往崔季渊怀里一靠,卸了全身的力道,长呼一口气,“可算安静下来了。”
崔季渊低笑,掖一掖她耳边的碎发,一只手环着她,“那下回趁女儿睡着了,我们再出来?”
沈姒晃一晃他的手:“那她怕是要将嗓子都哭哑了。”
崔季渊一想,好像是不行,上回她去京兆府,沅宝就哭了许久,握着她的手叹一声,“无事,带就带吧,左右沅宝还小。”
沈姒瞪他一眼,别以为她没听出他话里的深意。
被她瞪了,崔季渊笑得更开心,在她发顶轻轻碰一碰,轻笑:“阿姒甚知我。”
沈姒眼神挪向别的地方,不回他,问起别的,“我们要去哪?”
“听说溧江两畔风光甚好,还近于平云山,去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