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又‘写’文
嘲讽声、怒骂声不绝于耳。秦明看着却丝毫不以为意,反倒笑得意味深长,这些声音有多大,待会他们便有多后悔,尤其是领头的。
隐没在人群中的谢箬正满意的看着这一切。
看吧,这学识还是自己的好,不然就算是窃得如此的盛名,没有真材实料,便是有权势辅助,也堵不住悠悠众口,落得个竹篮打水一场空。
秦明,上天待你可真薄,从高处往下跌,这样的事你马上就要重温了。
谢箬盯着秦明,眼中的恶意稠得似乎要化为实质。
恰在此时,他望见了秦明诡异的模样,心底掠过一丝凉意,猛然涌现出一种不好的预感。
但不过片刻,便被谢箬悉数压下。
“已经到这种地步了,不可能还有转机。”
谢箬嘴里念念有词。
却见上方,秦明遥遥对郭耀青示意。
铜锣又响。
众人被其声所震,又想起郭耀青的话,终究不敢太过分,一个个都面带不服的安静下来了。
“诸位,你们无非是想说我学识不够,行,你们说,要怎么样才能心服口服?”秦明摆出一副有恃无恐的样子,将主动权交给了这些学子们。
众人一看秦明的架势,心下泛起了孤疑。
莫非此人真有几分才学?
这念头一起,立马被根深蒂固的认知打败了。
秦明从小到大都是不喜读书,甚至小时候还传言说他得了一种怪病,一见书本,便会昏睡不醒。
这事在当时可是一件奇谈,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进而蔓延至他国。
所以,他一定是在虚张声势。
另类的空城计,哪个读书人不知道?
心一定,众人纷纷开始出主意。
“不然作诗,你若是文学造诣高,随口来几句诗,应当不在话下?”
一人旋着头道。
“作诗有什么难的,不然来写些造房子、种田的文章?”
一人另辟蹊径道,这类书从来都是那些专精一门的大儒才有的,在外面根本就买不到。
这下看秦明如何作答。
“我也不为难他,便是将四书五经都默写一遍,那我便心服口服了!”
这人高声道,一边说,一边寻求支持者。
“诸位,你们说是不是啊?”
“那个,在下以为,文采还是应当由一代大儒,翰林学士宋老校考比较稳当。”
“不”
霎时间,众人七嘴八舌炒作一团。
“你们,不是有个领头的?叫他出来出题不就行了?”秦明皱着眉头,又说道,“难不成你们事先这些事都没安排好,便贸贸然的过来了,这种作为可不像是饱读圣贤之书所干出来的事。”
这话一出,众人脸上烧红一片。
圣人言,谋定而后动,但他们确实是头脑一热,便过来了。
想到这,众人心中都对谢箬稍稍有了意见。
谢箬不是发起者吗?连这种细枝末节都没想到,害得他们在这种没识得几个大字的人面前出丑。
虽是这样想,但谁也没发表意见,若是在这种时候,他们内部先吵起来了,那可真是令人贻笑大方了。
“晋王殿下,吾等是为天下文人讨一个公道,自然要抓紧时间,不然这错误的信息传得更加广泛,岂不是越发对不住此届学子。”
谢箬抬手道,这次他倒没规规矩矩的行一礼,而是选了更简便的礼。
他身处人海,抬手也难,行礼就更不用说了。
不过,秦明也没在意那些繁文缛节,他现在只关心什么时候能走。
“嗯,我知晓了,你快出题吧。”秦明点点头,一副让他尽快,完了他还有事的模样。
谢箬看了,眸底的烈焰融融,竟有一种将眼前的人焚烧殆尽的可怖。
“殿下,未免众人说我们苛求于你,不若还是恩科的最后一题,自由书写,可好?”
谢箬说道。
“可。”秦明点点头。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他这一点头,底下的学子们都自发的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这是他们对做学问天生的敬畏,换做任何一人来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