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群臣拍马屁 - 大明:穿越后宫,朱元璋傻眼了 - 沃柑小侠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章群臣拍马屁

第11章群臣拍马屁御座上,朱元璋回想刚才朱标说的问题,当即追问:

“标儿,你所言可真!”

“臣敢保证,必然属实!”

听到自己儿子都保证了,那么朱元璋确信,这肯定是一个大问题,于是就让朱标继续往下说。

朱标也颔首,开始阐述关于宗亲赡养的大问题。

“陛下,按照皇明祖训,每个亲王获得藩地之后,就能从国库当中获取一定银两。

每一年,每个亲王都能拿到手上近七万两白银,且亲王的爵位是世袭罔替能一直传承下去。

而亲王的子嗣则是降一爵位成为郡王,这些郡王同样是按照世袭罔替的规则传承下去,如此一般,有八个爵位能传承。

可以说是生生不息,只要大明王朝存在一日,他们就能从国库当中获得钱财白银。

可是陛下,儿臣今日发现,这条祖训有一个大的漏洞。

第一代亲王跟郡王的人数或许不是很多,每年朝廷只需要支出小几百万两白银就能供养他们。

但是陛下,一旦时间过长,等到将来下一任皇帝登基,他的儿子同样会是亲王,同样能获得封赏。

未来的登基的皇帝同样如此,爵位一直能得以传承。

不出十代人,大明的亲王跟郡王人数数量就能暴涨到近万人!

每个人都能从朝廷空手拿走钱财,试问大明朝廷国库何来这么多的税收!

若是到了百年后,大明一年的税收支出恐怕会有超过一半的钱财用于供养宗室亲属,将来的大明恐怕会处于没有钱用的地步呀!”

自从昨天晚上被杨晨当众点破这件事,朱标回到东宫亲自进行计算。

这一次不是用口算,而是用纸笔。

等到他算到第十代后人,亲王郡王的人数数量已经达到一张纸都容纳不下的数字。

这样的人数,每个人哪怕只拿一点点银两,大明国库都是支撑不下去。

更不要说这些人的身份不平凡,每逢佳节时还有修缮陵墓这样的活动,还会要更加多的钱。

任何一个朝廷来了都受不了。

一时间,群臣之间皆是骇人,他们没想到朱标居然能觉察到这个漏洞。

文官一脉为首的胡惟庸更是紧蹙眉头。

他原本就是一个小商贩,后来意外结识李善长,这才开始慢慢走上仕途。

身为商贩,数术方面的能力自然不需要多说。

经过刚才朱标的提醒,他按照对方的话往下探索,发现正如对方所料的一样。

或许前面大明还有能力赡养这些亲王郡王,可等到后面几十年,一百年的时间,大明经过几代皇帝的传承。

累计下来的人数早就突破一个骇人的数量。

若是大明国库没有进步的空间,绝对不能够支撑供养亲王的这一项支出。

御座上,朱元璋听到群臣当中都讨论,并且大部分声音都是支持朱标的话,他当即觉察自己的错误。

“标儿!没想到你居然如此细心,能意识到这问题所在。

左丞相,太子所言你也听到了,你有何话要说。”

看向胡惟庸所在的位置,朱元璋眼睛犀利,想要看看这位左丞相能否想出什么解决办法。

面对提问,胡惟庸镇定自若,仿佛这个问题就是信手拈来。

“启禀圣上,太子所提出的问题经过臣与其他臣子的商议,发现确实有很大的漏洞。

若是不及时解决,恐怕多年之后,光是赡养亲王这一项,就能拖垮大明的国库江山。使其朝政不稳定,百姓也必然哀声遍野。

不过此乃祖训当中制定的规矩,短时间想要做出解决怕是难上加难,还请陛下给臣等一些时日,到时候必然能想到办法,填补漏洞。”

虽说他们都认可朱标的问题,但谁敢妄议当今圣上曾经亲自制定的祖训。

在场能说对方的人,只有第二台阶的朱标。

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朱元璋旋即露出不屑。

原来这左丞相也没有以前那么有用了。

既然如此,那就没必要留着了。

这是他此刻内心的想法,接着看向自己儿子,脸上的冰冷瞬间变了一个态度。

“标儿,既然你说咱先前制定的祖训有问题,那么你可有解决的方法?”

当听到自己父皇询问他有什么办法解决办法的时候,朱标脸色露出尴尬。

他这才发现,杨晨虽然跟自己说了关于宗亲的问题,却没有说怎么解决。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自己从昨天到现在,想法也很简单,那就是跟自己父皇提及此事,想要共同商议。

至于怎么解决,他是一点苗头都没有。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