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西游八十一案:大唐敦煌变(下)》(18)
第三十四章西游路上,他将归来敦煌城南门外,大军环伺,军容整齐,敦煌城中的百姓一个个扶老携幼,抱着香炉,举着线香,仰首眺望。八大士族组织起僧人做起盛大的法事,禅音佛唱,响遍了半个城池。
“来了!来了!”有百姓呼喊起来。
就见无数兵马的簇拥下,翟纹乘坐着一驾马车缓缓而来,百姓们大声欢呼:“敦煌县君!敦煌县君!”
翟昌满脸含笑骑马跟着,十几日前这场兵变,如果不是翟述壮烈战死,翟氏实在算得上最大的赢家。
“纹儿,要不要和百姓们说几句?”翟昌低头问道。
“遮上车帘。”翟纹淡淡道。
翟昌愕然,却见翟纹欠身起来,拽下了车帘,将自己和欢呼的百姓隔开。
翟昌苦笑不已:“也好,也好。”
原来吕晟升天后,大军便从魔鬼城返回敦煌,李淳风既然受了皇帝的旨意,便提前派人返回敦煌,把旨意传给地方官员,命他们在城中修筑二十八宿台,翟纹会替朝廷祭祀太上老君、玉皇天帝和二十八宿。
王君可早在封了彭国公时便交卸了西沙州刺史,朝廷委派的新刺史还没到,崔敦礼命西沙州的长史孙查烈暂时主理州事,同时拿下了王君可的心腹,录事参军曹诚。
孙查烈也不知道这场席卷瓜沙肃三州的大风暴会不会连累自己,急忙兢兢业业,尽心尽职地处理好一切事务,不但在大军返程敦煌的两日间建好了二十八宿台,还在城中大力宣传翟纹受到仙人庇佑的故事,动员了几乎半城的百姓来迎接。
一场盛大的仪式将翟纹迎入城中。
玄奘和李淳风停留在城外,看着这番热闹的景象,叹道:“吕晟可以瞑目了。”
两人相顾无言,就在这时,却听到旁边有人低声道:“师父!”
玄奘和李淳风转头一看,只见李澶和鱼藻骑着马来到了自己身边,玄奘顿时大吃一惊:“你们怎的敢来这里?不是让你们穿过魔鬼城,往高昌和焉耆去吗?”
“师父,”李澶微笑着,“我要回大唐。”
玄奘愣了,李琰已经被朝廷宣布为叛逆,革除宗籍,废为庶人,子嗣必定要连坐。这时候回去生死难料,所以当日在魔鬼城,玄奘才建议他们离开境内。
“师父,我其实想过要离开大唐,可是看到王君可弃国逃亡,死于魔鬼城,我才发现我离不开大唐。因为我的母亲还在那里,我的弟弟们还在那里,我的根就还在那里。”李澶笑着拉起鱼藻的手,“我和鱼藻商量好了,我会带着我的新娘回到长安,让母亲看一眼她的儿媳。哪怕一家人死在一起,想必她也会很开心的。”
李澶朝着远处的城门口喊道:“牛刺史!”
正在入城的军队中有一匹马兜转回来,疾驰而出,来到众人的面前,赫然是牛进达。牛进达阴沉着脸,只看着鱼藻:“侄女,什么事?”
“是我喊你,”李澶笑道,“不知军中可有囚车否?请牛公把我解送京师!”
“没有!”牛进达终于看了他一眼,恼道,“大家都不搭理你,你以为是忘了这茬吗?自己还不悄没声地走掉算了!添什么乱?”
鱼藻沉静地道:“那就请牛叔叔打造一辆,我陪着郎君一起解送京师。”
“你——”牛进达恼怒,却没奈何,“十二娘,陛下又没宣布你阿爷的罪状,你如今仍是彭国公的女儿,谁敢解送你?”
“可是,我是李家妇。”鱼藻道,“临江王府连坐,自然也能连坐到我的身上。”
牛进达无言以对,看了看李淳风:“你是陛下的密使,你拿主意。”
李淳风也有些棘手:“牛公,我拿什么主意?你旁边有人吗?
我怎么没看见?”
他左右张望着,偏偏不往李澶方向看。牛进达被他无赖的举动给惊得目瞪口呆。
“足感二位盛情,我也不让二位为难了。”李澶涌出一股温暖,“师父,我和鱼藻这就自行返回长安自首。您不日就要西游,万里的路程,自己一定要多多保重,千万要回来!”
玄奘望着自己这个弟子,悲伤难抑,却又有一种欣慰:“世子,你也好好保重自己。就像吕晟说的,这人间无论再艰难,你们都要携手闯过去。”
“我会的,师父。”李澶道。
“一定要活着,等我西游归来,我去看你。”玄奘笑着道。
“我等着你,师父。”李澶说完,和鱼藻跳下马来,朝着玄奘恭恭敬敬地磕头,然后跳上马匹,纵马东去。
玄奘站在城门口眺望了很久,熙攘的人群中早就看不见二人的背影,可他知道,自己终有一日还能见到他们。因为他们会活下去,今生今世都不会让彼此分离。
“法师,你若是想要出关,不如赶紧走,瓜沙二州的各位主官都来敦煌祭祀二十八宿,你偷偷出关,大家正好假装不知道。”李淳风道。
牛进达瞥了他一眼,没说话。
玄奘笑了:“贫僧到城中还要找一个人,问一桩事。问完之后在这敦煌便再无牵挂,西游的路上是生是死,也就不在意了。”
李淳风没再说什么,邀请他一起进城。
玄奘进入子城修文坊,顿时直觉到一种怪异,也不知是谁选的址,二十八宿台建在泮宫,也就是州学对面一座宽阔的广场上。
也许敦煌重视文教,文风甚盛,修在此处想来是为了聚集天地灵秀之气。
二十八宿台高达七尺,左侧和右侧各有十四级石阶,合二十八数,夯土筑成,外层砌着青石。在台下还从河渠里引来一条水渠,环绕高台。不过此时水渠却是空的。
高台周围已经拥满了敦煌百姓,在三州官员和八大士族众人的陪同下,翟纹来到二十八宿台下的香炉处,点燃了线香,她举着香,看着这座高台,泪水不禁盈盈而落,喃喃祝祷道:“人之为何多狭路,只因要将天地渡。阴阳必定皆设伏,天地必藏大杀戮。奎郎,你心愿即将完成,可开心吗?”
陪同在一边的崔敦礼没听清楚,低声问:“县君,你方才念的是什么?可不是之前准备好的祭辞!”
“没什么,开龙头闸吧!”翟纹道。
一旁的孙查烈大声喊道:“开龙头闸,引水!”
“咚咚咚”鼓声大作,守着河渠闸口的役丁们搅动闸盘,开闸放水,河渠中的流水滚滚涌来,瞬间涌满高台下的水渠。翟纹祝祷完毕,将线香插入香炉。百姓们一起欢呼,周围鼓乐齐鸣,僧人们围绕高台唱经作法。
玄奘心中不安的感觉越来越重,就在这时,忽然有人发出一声惊呼,玄奘急忙看去,就见整个高台似乎晃了一晃。玄奘揉揉眼睛,这时更多的人惊呼起来,只见高台下的地面缓慢地向上隆起,似乎有巨型的怪兽要拱出来。
众人惊叫着纷纷后退,有些虔诚的百姓则大声欢呼,跪在地上流泪:“神仙要显灵啦!”
“不对,有危险!”这时一名士族家的仆役脸色煞白,“西窟的丁家坝就是这样坍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