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酿兀宗
我想了想,说:“我还是先跟你说个事,你听完了之后,就知道我在神鸟下面到底听见了什么看见了什么。”孙知乎没有着急,手指头在我的身前画着圈,忽然问我:“你不想我吗?”
我没等她再问下去。风雨过后终于见彩虹,孙知乎似乎意犹未尽,我却累得浑身冒汗。
她冲着我笑了笑:“你说吧。”
我还是在纠结,尽管心里已经做好了说出来的准备,最终我还是决定全部说了出来,靖玫的身份,孙知乎的身份,以及张静海棠的身份,加上我,一共五个,还差一个。
我说完了,孙知乎半天没有说话,似乎在我的话里面还没有走出来,半天之后她才回过神来,坐起身子,将被褥挡在心口前,问我道:“你的意思是,我们是从神鸟那里出来的?”
我点点头:“当时我也在想这个问题,问了我爷爷,我说我们不是人吗?我爷爷说是。我又问起那我们到底是什么人。我爷爷没有回答,让我们自己去找答案。我想钱老太爷也明白我们到底是什么,肯定是人,这一点不用怀疑,但是我们当时为什么会被送到那个地方?”
“酿兀宗?”孙知乎拿过她的手机,在里面翻了一会,找到了一张照片,然后拿给我看。“这张照片是我五哥孙坤给我的,我五哥是个腼腆的人,和我爷爷关系也挺好,但是和我那四个哥哥关系不怎么样。他把这张照片给我之后,让我留着不要删,之后什么都没有说,我大哥他们可能还不知道有这张照片存在。”
我拿过照片看了一眼,这张照片拍得很普通,是一个人的后脑勺,但这不是照片的重点,重点是照片的背景是一面石壁,上面挂满了各种地宝,而且都是被淘出来的,用红绳系在了石壁上,在石壁中间,有一只三足鸟,鸟的头部就是一张人脸。
这才是照片的重点,看来这是一个类似于神鸟那样地方的地下宫殿,但严格来说不是宫殿,而是像一个古墓。我祂媽的对古墓这东西不太了解,所以得问问相关的人,也许行二爷知道,但是我暂时不想和行二爷再扯上关系。
我把手机还给了孙知乎,孙知乎说:“我把照片传给你,你打算把我们的事说给靖玫和张静他们吗?”
我说:“说,要让她们知道,比不知道得好。”
“那我听你的。”孙知乎伏在我身上,那我出去,把靖玫叫进来,你在和他说,“你还有体力吗?”
“没有了。”我摇头道。
孙知乎笑了笑:“那就好,你要是还有体力的话,我再帮你消耗消耗,免得你在我们之间不好做出选择,晚上,再让靖玫陪着你,那丫头,把心交给你了。”
我忽然问道:“那你呢?”
孙知乎看着我,认真的说:“我和刘铁一样,把人交给你,心还在我肚子里,你要是再突然跑了,我人也就不会跟你来了。”
我想起了刘铁,问道:“那刘铁现在在哪里?”
“身体好转了许多,送她回了老家,她的父母很久没有见到她了,另外我以你的名义给了一笔钱,让她等着你。刘铁才适合当你媳妇,就连钱子衿都不行,我这话是认真的说的,过日子,要找的不是像我们这样的女人,而是像刘铁那样的。”
我没太听明白孙知乎的话,她已经走出了房间。我的房间里有电脑,我以前在家的时候晚上总是喜欢在网上搜集一些二手书,或者是盗版书,买过来再去倒卖,现在想想也没必要了,打开电脑,我在曾经经常逛的二手书论坛里发了一个帖子,寻找一个懂古墓知识的人。
随后,我在电脑上放了一些轻音乐,钢琴曲,理查德克莱德曼的致爱丽丝,循环播放,听着音乐,能让我的心情轻松一些。过了一会儿,我听见电脑上传来有人回复我的声音,刚要去打开电脑看一看,靖玫和张静一起进来了。我一见,心道祂媽的,孙知乎这小娘们还真贼,一下子让进来两个人,让我就算留点体力,也不好干点什么了。
靖玫和张静进来之后,是刚洗过澡,怪不得来得晚了些。她们的身上散发我卫浴间里新买的薰衣草沐浴露的味道,两个女人一做一右在我身边坐了下来,随后毫不客气的斜靠在了我的身边。
“孙姐说了,你一点体力都没有了,不要多想了。”张静低声的说道,“孙姐还说,让我们互相监督。”
我是道:“你孙家大小姐天天都惦记着这事,就没关心关心我看着你们两人动也动不了的心情。好了,她还跟你们说了什么?”
“说了一些别的,我们不太相信。”靖玫说,“我们当时都是婴儿,为什么会出现在哪里?”
我说:“我也不知道,可能我爷爷和钱老太爷他们也是在等着某样东西,具体在等什么,我也不太清楚。你师傅他们还在世吗?”
“我师傅在世。”靖玫说,“不过改名了,现在叫流云。”
我心想改成什么都无所谓,就是叫铁锤也无妨,但是这个人要是还在世的话,我得去见见,但不是现在,回头等有时间了,我去找她。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我问靖玫:“那你们觉得这事怎么办?”
靖玫看着我床旁边放着的玉盒子,里面有地骨宝鉴的竹简,然后问我道:“是和地骨宝鉴有关吗?”
“差不多吧。地骨宝鉴现在几乎齐全了,就是差那人册的一半,也不知道在哪里,原本我以为凑齐了天册就差不多了,现在看来还缺少点什么。”
“那天册和地册放在一起什么信息都看不出来吗?”说着,靖玫自己拿出了一个个竹简,放在床边上,胡乱拼凑在一起,突然的,我发现靖玫胡乱拼凑的竹简,竟然让我看出了另外一个信息。
酿兀宗。
我很奇怪,突然意识到,这个地骨宝鉴的竹简,也许说的并不是地骨宝鉴本身的内容,而是另外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