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勤王
管家站在门后碎碎念,“从前不见人登门,老爷一升官就跟苍蝇似的撵上来……”
“王叔在念叨什么?”施琅从前院走过,见管家叽里咕噜的,笑着问了一嘴。
“刚刚有登门拜访的人,还说有礼物要送给大人,被老奴拒之门外了。”管家走上前,小声咕哝道,“之前可不见这些人如此热情,如今到都知道巴结了。”
前天有三拨人上门,昨天有五拨人,今儿一大早就在门口候着了,明天还不得在门口打个地铺,当他们府门口是菜市场吗?
施琅笑笑,“天下之人,皆是如此。”
“连几岁的孩子都这样……”管家说着,一边叹气,一边摇头。
“孩子?”施琅好奇,登门的人不少,看没有听说有孩子的,“什么样的孩子?”
“看穿着打扮,应该是富贵人家的,小的不过三四岁的样子,大的十多岁。”管家回忆了一番。
“还不止一个?”施琅问道,三四岁是不是太小了?怕是话都说不利索,谁会派这样的小孩上门呢?
“有四个。”管家说道,“一家四兄弟吧,您说说,这些人自己送礼不成,便让孩子上门,可真是不要脸,要不是老奴门关得快,就让人进来了。”
这管家从福建跟着他一路来的京城,甚是忠心,知道他一心杀回台湾,常常为之鸣不平,最近的情况与之前大相径庭,他也觉得不痛快,说这些人有眼无珠,现在才发现自己的潜力。
对此,施琅很无奈,自己是降将,还是出身郑氏,和清军硬挺挺地打过几仗的人,而郑氏与三藩之乱脱不开干系,被诟病也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我知道了,以后碰到小孩子,还是客气点,他们只是奉命而来,不让进门就行。”施琅嘱咐道,这些小孩子懂啥呢,大人叫过来就来了,所以也犯不着跟他们较劲。
老爷太好说话了,管家叹气,“老奴回头装两颗松子糖在口袋吧。”
这个天气恐怕会化掉吧?
施琅笑着转身朝书房走去,他要上个奏本正式同皇上请辞后再启程,走了两步,他又停下身,扭头道:“有没有报上家门?”
这么热的天气还让孩子在外面跑,他得说说那家的父母,如何能让孩子做这么危险的事情?
嗐,刚刚忘记问了,好像有个孩子自报家门了的,管家站在原地想了一会,“姓曹吧。”
曹家?施琅想了一下,京城的曹家一般都是指曹寅,可是曹寅哪里来的十几岁的儿子?
听说曹寅的侄子进京了,可这数量也对不上啊。
“哦,对了。”管家脑子中灵光一闪,“叫做曹礽,那小孩就这么说的。”
“回头查查……”施琅的脑袋点到一般停住,猛地一甩头,“你说谁来着!!!”
管家被施琅这个动作吓了一跳,喃喃道:“曹……”
“曹礽???”
“对,是叫这个名字。”管家连连点头,开始犯糊涂了,“老爷认识这个人?”
“何止是认识!”施琅一边说着,一边快步朝着门口走去,“人在门外。”
看着施琅着急的模样,管家也提着衣摆,躬身跟在后面,“是……之前在的,不过老奴没有让他们进门……他们是谁家的孩子?”
事到如今,管家也知道自己处理得似乎有些不妥,神色跟着焦急。
“曹家,之前京城盛传曹家有个假侄子的事情,你忘记了?”施琅伸手拉开门闩,朝外望去。
管家平日甚少出门,但是曹家的假侄子这件事他还是知道的,无他,这个假侄子是当今太子爷,所以说……外面那个自称曹礽的人是……
管家感觉到浑身的血液一下子都涌进了脑子里,嗡地一声,身子跟着晃了晃,他刚刚把太子爷关在门外了???
转念一想,外面的人说不定是假冒的,京城谁不知道这件事,拿来骗人开门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儿。
然而,这样的想法在看到施琅如同利箭冲出门对着屋檐下三个崽崽行礼的时候灰飞烟灭。
管家眼前一黑,他怎么不去死一死算了?
“臣给太子爷请安,给大阿哥、三阿哥请安。”施琅行礼道。
“施大人免礼。”李礽说道,来往已经有人在看了,他可不想引起围观,赶紧制止。
“不知道太子爷和两位阿哥莅临寒舍,有失远迎,还望恕罪。”施琅继续说道,岂止是有失远迎,他还把人关在门外,这要是传到那些反对派的耳中,恐怕又是各种弹劾,要是可以,他现在只想疯狂给管家几个眼刀子。
管家老老实实跪在地上,哐哐磕头,“奴才有眼不识泰山,得罪了贵人,还请贵人降罪。”
“无事,我们也是临时起意,忘记送上拜帖,属实失礼。”李礽赶紧说道。
这本就是句客套话,皇上和太子爷想去哪家就去哪家,只有恭迎圣驾一说,哪里还有拜帖?不过是给施琅台阶下而已。
施琅也不是个只会无脑狂莽的人,立马顺着说道:“您能过来,寒舍蓬荜生辉,请进去说话。”
“走,进去。”李礽从地上爬起来,又顺手拎了胤祉一把,四人一起进了施琅的府邸。
胤祉跟在二哥的身后,路过管家的时候重重地哼了一声,哼得所有人都听到了。
管家战战兢兢,头扎得更低了。
李礽摸了摸胤祉的小脑阔,把人薅走了。
施琅跟在后面解释,“这是臣的家奴,无意冒犯,还请三阿哥恕罪。”
“三弟只是有点热到了,他不会追究的。”李礽替胤祉解释道,不知道被外面的热气熏到,估计还有点掉面子,毕竟小胤祉走到哪里,可都是被人捧着了。
“三阿哥大人有大量。”施琅道。
胤祉在心里憋气,他才不是什么大人,一点都不想大量,他要记在自己的手札上,回头找机会同汗阿玛告状,让汗阿玛骂他揍他。
待在堂中坐定,施琅又问道:“太子爷光临府上,有何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