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 清穿甜崽胤礽直播间 - 花下千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13章

原本以为是恶人刁难,没想到这个“恶人”一下子泪眼婆娑起来,搞得他们才像恶人一样。

听着他嘟嘟囔囔半天,李礽整理出了事情的始末,这人叫做钱成义,是云南人,家中做生意的,小有资产。

吴三桂反清的时候,给一些富庶之家发出了邀请,让这些人出资支持“勤王”,表面上可同意或者可不同意,但是实则都被吴三桂监控着。

钱家不想掺和这一烂摊子的事情,决定暂时避开,让钱成义提前离开了城中,在外面等着接应。

但是,钱成义却再也没有等到自己的家人,吴三桂以通敌的罪名将钱家男女老幼全部斩于菜市口,并且四处搜捕钱成义。

钱成义四处逃亡,无法接近吴三桂,更无法为自己的家人报仇,等他来了京城,吴应熊和他的长子已经被处死,他想着要不要再回云南,吴三桂也病死了。

就这样,他失去了先前活着的目的,不知道何去何从,浑浑噩噩一段时间后,他终于找到了新目标,跟着长公主府上的人,搅和他们的事情,只有这样,他才感觉自己的命是有意义的。

长公主府中的奴才面露赧然,却又十分无奈,他已经不是第一次碰到这种情况,但依旧是手足无措地站在原地。

“行吧,买了糕点走吧。”李礽说道,再这么僵持下去,康熙等会儿就要来了,到时候定然要在他的小本本上给吴三桂又记上一笔。

那奴才点点头,让小贩给自己重新包一份。

“不,你怎么能买呢?我家人死得那么惨,你竟然还吃荷花糕,你有没有心啊……”钱成义愤怒地指责,气得鼻涕泡都冒了出来,赶紧用帕子捂住。

那奴才叹了口气,让小贩多包了一盒。

钱成义更气,跟河豚一样都要鼓起来了,这是不是挑衅?是不是故意的?

肯定是!

这肯定是在针对他!!!

钱成义正欲张口,长公主的奴才赶紧把糕点塞到他怀中,一溜烟儿地跑了。

钱成义捏着糕点,想要追上去,但是,奴才跑得贼快,人一下子都没影了,他气得不行,恨不得把糕点扔在地上。

“锄禾日当午。”李礽开口道。

“汗滴禾下土。”胤祉嘿咻接了话,又顺着说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你已经浪费一份糕点了。”荣宪指了指先前被打翻的糕点,白花花的散落在地,十分醒目。

钱成义高举的手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放了下来,像是捧着一个烫手的山芋,拿也不是,丢也不是。

“吃吧,都花钱了不是吗?”李礽说道。

“我等会儿就送给乞丐,宁愿饿死,也不会吃他买的东西。”钱成义咬牙道,都怪他反应太慢了,没将东西还回去,下次一定搞快点。

“行善是好事,饿死自己就没有必要了。”李礽说道。

钱成义一哽,怎么说得好像自己把这个东西给乞丐了就会饿死呢?他又不缺这口吃的。

“我有个问题。”李礽说道,“你说你的家人被抓之后在想什么呢?”

“能想什么呢?自然是害怕,怨恨!”钱成义说道,提到这件事,他就恨得咬牙切齿,几乎咬出血腥味,他的侄子才刚刚满月,就葬送在这场莫名的灾祸里面。

“我想他们也会庆幸。”李礽说道,“庆幸你不在那里,庆幸你逃过了这一劫。”

钱成义抱着糕点,后退两步,撞到了墙上,顺着墙无力地滑下,泪水从脸上滑落,滴在手中的糕点上,晕开成一片,“可是这样的活着有意思吗?不能给他们报仇,我没有用啊,我对不起、对不起他们……”

“这本来就不是你一个人能完成的。”李礽说道,“你家就剩下你一个人了,好好活着,等着皇上平了三藩,就对得起他们了,他们也会希望你过得好的。”

李礽摸了摸他的脑袋,以示安慰。

胤祉一把扯回二哥的手,还瞪了二哥一眼,怎么可以摸别人?

李礽……

钱成义哭得更凄惨了,“我爹……爹小时候就是这么摸……摸我的……”

李礽喜当爹,他觉得自己现在该说“好大儿”?

“你的糕点慢慢吃吧,也别总想着为难长公主府上的人,又不能咋的,还把自己给气着,不划算。”李礽说道。

长公主府上那么多的奴才,万一哪天碰到个脾气暴躁的,两人打一架,钱成义赢了吃官司,输了受苦难。

钱成义一想,好像还真是,顿时更气了,气得想哇哇大叫。

目送钱成义步履蹒跚地离开后,荣宪和纯禧的心情大不如从前,买了些东西后就回宫了。

李礽叹气:虽然现代也有联姻,但是没有古代这么惨,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嫁给自己不认识的人,而且年龄那么小,想想就觉得可怜。

尤其是他现在和荣宪关系好,于他而言,荣宪不再只是书上的固伦荣宪公主,是活生生的人,有血有肉的小姑娘,笑的时候神采飞扬,再想到后面的事情,心中更加于心不忍。

虽然没有人宣扬,但这事儿还是传到了一些关心长公主的人耳中——比如说:太皇太后。

听到苏沫儿说老祖宗想念自己了,李礽还真以为太皇太后是许久未见自己了,想要看看可爱的曾孙儿,直到她提到了长公主。

长公主,名字叫做阿吉格,是皇太极第十四女,顺治十年,在太皇太后的主持下,嫁给了吴应熊,顺治十六年,被封为和硕建宁长公主,之后改为和硕恪纯长公主。

并非野史上,与韦小宝浪迹江湖逍逍遥遥,而是与吴应熊伉俪情深,两人的感情十分深厚。

吴三桂刚反的时候,群情激昂,纷纷指责吴应熊。

太皇太后还替吴应熊求过情,但是吴三桂咄咄逼人,屡屡挑衅,康熙也曾数次让吴应熊劝说吴三桂,但吴应熊推脱子不言父过,居高台而观火势。

此举惹怒朝中众臣,纷纷谏言处死吴应熊及其家中所有人,即便如此,吴应熊也不思悔改,借着吴三桂往昔之功劳,竟然反过来劝说康熙答应吴三桂赔偿、藩王自治等诸多不合理的要求。

朝中也有人一直对平三藩之事持反对态度,与吴应熊渐渐靠拢,双方竟然渐渐扭成一股,在朝堂上割据一方,数次阻挠平定三藩的进程。

再三警告无果后,康熙接受朝臣的劝谏,赐死吴应熊以及长子,幽禁其他人,连着建宁公主也一并圈禁府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