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题字
这样瞧着瞧着,他竟然还真的看出了点端倪。
当然,还是明珠的事情。
康熙也确实如他所说那样决定了明珠的下场,但却是迟迟没有下旨。
这就好比人都拖到了菜市口,脖子架上行刑台,刽子手的刀高高举起,但迟迟没有落下来。
在这一刻,两党的斗争达到了顶峰,而夹在中间关于江南税收的政策就显得没有那么起眼了。
余国柱也知道自己要完,但皇上不下旨意,他这垂死挣扎也得用劲划两下水,既然皇上想这样做,那他定然全力以赴。
但奈何下面人已经知道余国柱大势已去,早就另攀高枝,对于余国柱的建议也是阳奉阴违,面子上糊弄一下,反其道而行。
在这乱糟糟的形势下又过了半个月,康熙终于动手了。
首先流放了桑额。
其次宣布了明珠的惩罚,一身官职几乎薅了个光,但也没把人完全踢出朝廷,这让明珠一党松了口气,只要还和朝廷沾边,那便还有起来的可能性。
然而,到了这里,康熙又停住了。
如此一来,索额图一党就不爽了,前面两个人已经被皇上处理了,他们没办法再动手,因为动手就意味着对皇上的处置不满意。
但,还有一条漏网之鱼——余国柱,这要是狼人杀,余国柱就是被预言家验证了身份的铁狼。
于是,索额图一党集中火力,全力攻击余国柱,甚至连余国柱的家人跟邻居吵过架这种小事儿都拿来弹劾,细节之丰富,就好像吵架的时候他蹲在墙角支着耳朵在呢。
李礽听得直咋舌,原来人肉搜索这种东西在古代都有了。
虽然索额图一党攻势迅猛,但递上来的奏本,康熙一律压着,没给个准话,直到户部乱成一锅粥之后,他才迅猛出手。
先是削了余国柱的官职,罪名是贪污行贿,附带罪名玩忽职守,接着,又顺手薅了下面两个人的官职,罪名也是玩忽职守。
这下子,大家回过味来了,敢情皇上最在乎的事情不是余国柱的贪,而是这道政令没有实施啊……等等,这道政令是什么时候的?
李礽全程围观,简直叫做一个叹为观止,恨不得给康熙来一段海豹鼓掌。
什么叫做政治家?
这就是了,将权术和人心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先是挑动两党之间的斗争,让斗争进入炙热状态,就没有人在乎政令的内容是什么,行事只有一个准则,那便是——对方反对的我一定支持,对方支持的我一定反对。
等到大家都已经接受政令的存在之后,快刀斩乱麻,把这些作乱的人全部踢出局,在委任自己信得过的人上位。
此时一切已成定局,就算是有意见,也无力回天。
果然,这些人回过神之后,便开始各种幺蛾子,康熙拿出自己的硬脾气——政令刚下立改,岂不是表明朕是朝令夕改之人?
况且,早干嘛去了?
有意见早点提出来啊,现在来说,晚了。
群臣哑口无言:那不是点之前忙着凑热闹吗?
就这样,税收的事情在江南以及广东两地施行,是的,还有广东,康熙自己添上去的。
税收涉及的另一方机构则是内务府,要是在江南之行前,提出溢额归地方所有,噶禄定然会不爽。
但,如今的噶禄,已经不是当初没见过世面的噶禄了,他在江南,见识过商业的繁华。
尤其是同陈德明相伴的一路,两人有说不完的话。
曾经,噶禄也自诩是见过大世面的人,但是听到陈德明口中描绘的海关熙熙攘攘的场景,大宗货物的装卸,一箱箱金银来回倒腾,这些都超出了他的想象。
当他听到,他们商会谈成一笔交易涉及的金额之时,整个人从心底泛起一种战栗,当然是激动的。
所以,康熙提到太子爷的想法时候,他自然是答应了,不过也有个条件,那便是现在太子爷手中的产业交给内务府来打理。
李礽把肥皂、玻璃、面霜、香水等日化相关的生意都交给了噶禄打理,也准许他参与到江南纺织业中,一句话,只要他能卖得出去,分杯羹也没啥。
而,原先负责这些事情的飞扬武则是负责一些新产品,比如说,青霉素、中成药药剂、纱布消毒、外科手术器械、水泥等等。
飞扬武负责的东西虽然刚刚起步,但明显更为重要一些。
李礽对此的解释是,内务府现在只返还了江南地区税收溢额,等到什么时候,内务府不再碰税收,就重新划分。
当然,在李礽看来,这些虽然能刺激经济,但也改变不了小农经济的本身,更改不了农业依旧是支柱产业的事实。
不过,李礽也不担心,他培养的人才正在路上呢。
康熙同意了让纳兰性德去江南,办学是一方面,顺便监管江南的舆情。
福格倒是没有跟着要去,他虽然舍不得爹,但其他的亲人,还有他的小伙伴都在这里,更重要的是明珠“没落”了之后,他们家需要福格哈哈珠子的身份来维持地位。
另外的人才培养来自于清华园。
李礽没看成的那场比赛,女学获胜,听说胜得格外出乎意料。
“你在哪里找的评委?”荣宪坐在李礽对面,指尖敲着桌子,显然对这事儿很不爽。
李礽茫然,“评委是张廷瓒找的。”
“扣他俸禄。”荣宪恶狠狠道。
“怎么了?他惹你生气了?”李礽道,“我特意叮嘱过,评委必须男女各一半,是没做到吗?”
荣宪哼笑一声,“这人倒是各一半,心就不是了,也不知从哪里找来的迂腐之辈,恨不得把女德两个字纹在额头上,叫人看得明了。”
荣宪打小就是康熙最疼爱的女儿,后面又跟着兄弟们一起学四书五经,史学也看了不少,上女学的时候,除了诗词歌赋以外,学的都是天文地理、数学几何,不知女德为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