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青春无法重来,人生路上谋生亦谋爱 - 你努力的样子真好看 - 景天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章青春无法重来,人生路上谋生亦谋爱

第2章青春无法重来,人生路上谋生亦谋爱

愿你不负青春、不负人生,有足够大的勇气狠狠美丽,

也有足够长的时光温柔绽放,强韧地谋生,遇见蓬勃的自己。不对自己狠的人,等来的只能是别人对她狠

早年,剧评人“燕京散人”曾这般评价过一位女子,他说她生得一副好嗓子,最难得的是没有雌音,这在千千万万人里是难得一见的,在女须生地界,不敢说后无来者,至少可说是前无古人。这位女子,便是“坤伶老生”孟小冬。

那一年,她离开上海的十里洋场,来到寒风凛凛的京津。

嗓宽韵厚,扮相俊美,台风潇洒,孟小冬名满京城,一炮而红是注定的事情。很快,她遇到了命中注定的爱情。在北平财政总长王克敏生日堂会上,她扮演微服私巡的正德皇帝,梅兰芳扮演天真无邪的李凤姐,须生之皇与旦角之王珠联璧合,不但赢得了满堂叫好,还令二人暗生情愫。

当时,孟小冬满心少女情怀,放弃了在京的演出,与梅兰芳住在北平城东四牌楼九条。她对他极尽温柔,像所有深陷爱情的初恋少女一样。事实上,她只是梅兰芳的侧室。在她之前,梅兰芳已有两房妻室,分别是身染重疾的王明华与被誉为“天桥梅兰芳”的福芝芳。然而,选择了爱情的孟小冬已顾不得那么许多了。

是的,这份爱情被她视如珍宝,在她看来,这是值得她用全部的力气去守护的事情。如果不是后来发生的事情令她寒心至极,她在舞台上所散发的光芒大约会就此暗淡下去。

梅兰芳嗣母去世的时候,孟小冬离开她与梅郎租住的小屋,披麻戴孝来到梅宅,一心想要为婆婆尽孝,却被下人拦住,不许她进门。当时福芝芳有孕在身,放出话说若孟小冬进门,她就自尽。这是一尸两命的大事,梅兰芳选择了与众人一起劝孟小冬离开,这态度令孟小冬幡然醒悟,决然与梅兰芳分手。

她在《大公报》头版刊发启事:“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其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或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一连三日,她拒不接受上门求复合的梅兰芳,清清白白转身离开,自此,一生概未与之闲谈饮茶。

被爱情伤害过的孟小冬,痛定思痛,决计拜余叔岩为师。她成为他一生中唯一的女弟子,重新开始修习戏曲。在北方寒风凛凛的冬夜里,她清醒而自知,她要事业有成,也要爱情呵护,她发狠般地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独立的个体,只有这样,她才有资格被心上人呵护。

再度复出,孟小冬不负苦修,以臻于完美的表演为自己赢来了“中国京剧首席女老生”的地位。同时,她的努力也引领着她,让她看清了生命中的良人——杜月笙。

或许有人说,孟小冬之于杜月笙,也只是个妾室,但当她在随杜月笙同赴香港前,轻轻地问她跟着去,算丫头还是算女朋友的时候,他坚定地与她补办了一场婚礼。尽管当时他们都已不再年轻,可只要孟小冬开口,他就一定会给。据说杜月笙去世前,他分配了自己的财产,留给孟小冬两万美元遗产,以保她一生无虞。就算是妾,杜月笙的情爱也是真实而妥帖的,他爱的,是孟小冬温柔的容貌,也是她那一副骄傲的铮铮铁骨。

“我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要很多很多的钱。”亦舒这句话,是女人看透情爱之后用心讲出来的通透话。对自己狠,是女子谋生的能力,也是女子谋爱的手段。如果不狠狠逼自己一把,我们永远是初恋中温柔浅淡、安于现状的女子,眼中与心上只有一个他,连生活也是以他为重心。殊不知,年轻,便当有天大地大的欲望,岂可被一个人、一座城困住前行的脚步与融在骨血里的骄傲?

电影《阿黛尔·雨果的故事》讲述了法国作家雨果的二女儿阿黛尔在美国内战期间,漂洋过海到加拿大寻找爱人的故事。阿黛尔几经辗转,终于找到爱人的时候,发现他已经移情别恋。她想尽办法去挽回这段已经逝去的感情,疯狂地为爱挥霍人生与生命。

没有钱生活,她就伸手问父亲要,就算当时父亲流亡在小岛上,希望阿黛尔回家,也没能让阿黛尔做出正确的选择。在她被爱情逼到穷途末路的时候,溺水身亡的姐姐常常出现在她眼前。

是的,她的精神已经错乱了。最终,阿黛尔只能在精神病院里,独自一个人离开人世。

多希望这只是一部电影,导演拍了一部“为爱背叛全世界”的反面故事,以此令女孩子们清醒对待爱情、克制愚昧的付出。

然而,这是一部传记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电影中的女主角真的是雨果的二女儿。人财两空,阿黛尔无疑令人同情,然而她的欲望太小,小到不足以对她狠起来,而不对自己狠的人,等来的,只能是别人对她狠。

没人阻止我们温柔,但在我们温柔的外表下,理当有一副被欲望支撑的铮铮傲骨。“自爱、沉稳,而后爱人。”亦舒说的话当真一点也不错,人欲并不是罪恶,想要同时见得爱情与事业是人之常情,正当青春的我们,就该像敢于做梦那样,胸怀天大地大的欲望。

只有在欲望的滋养下,我们才可以更加坚定地具备独立的品性与蓬勃成长的能力,爱一个人不是掏心掏肺,不是被抛弃后再去骂他狼心狗肺。被人抛弃的都不是重要的,人或物件皆是如此。

狠狠地努力,也不是简简单单说几句狠话而已,要勇敢地脱胎换骨,一如既往地追求真正想要的生活与爱情,在谋生亦谋爱的尘世路上孜孜以求,在痛苦与疲惫中让自己的骨头硬起来,散发出又狠又温柔的独特魅力,成为无可替代的那个人,再骄傲地收获许许多多的爱与许许多多的钱。

一切精致动人的美,都是被狠狠修理出来的

蔡康永用“艳丽”形容他的母亲,看到这个词的时候,我心里翻腾了一阵欢喜:蔡康永当真是个懂得说话之道的“搞怪才子”,从他嘴里说出来的话总是充满了情趣。

当一位孩子提及母亲的时候,多是用“贤良”“温厚”等形容女性品质的词语,擅长“一吟悲一事”的唐代现实主义诗人白居易亦以“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书写母亲的形象,好像尽力避免直接品评一位中年女子的容貌便是对女性极大的尊重一样。人言风华绝代太难得。然而,浸在平凡日常的喜怒哀乐里,几人能被时光打磨成气定神闲的珍珠?但珍珠是天然的馈赠,美,则是一种修炼。

你以为在盆中安静绽放的花朵生来就比别处的花朵美吗?当然不是,它的美既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培植而成的。在《花意人生》中,刘墉记录了一位盆景师傅的话:“瞧!这里原先是它的主干,我把它锯了,再把它从土里挖出来,塞进大花盆,硬是斜着放,强迫它枝子朝下,又在枝头来一刀,逼着它往横长。这样搞,也得七八年才成今天的样子。”

你看,这个世界上一切精致动人的美,都是被狠狠修理出来的。狠,是美丽生命应对这个无常世界的不二法则。盆栽师傅对植物狠,是出于对形式美学的追求;男人对自己狠,是出于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女人生而爱美,在这个瞬息万变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时光被切割成无数碎片,折射出女性的多重身份——职场中,我们是踩着高跟鞋、以巾帼不让须眉之势昂首工作的office女强人;恋爱里,我们是修得了马桶、付得起饭票的独立女性;就算在婚姻里,我们也得是那个脱掉精制套装立马变身温柔母亲的全能辣妈……如果我们不努力让自己具备女性应有的魅力,便只能在时光的狠狠“蹂躏”下失去光芒,连同温柔绽放的资格,怨天尤人,惶惶终日。换句话说,只有当你足够好看的时候,才有机会让别人看到你动人的一面。

你有没有看过“辣妹”维多利亚·贝克汉姆的照片?不是网上满天飞的街拍照,是她努力健身的照片。照片里,她有一种肆意绽放的美好,透着一股将美丽融入骨血的任性,即使脱掉高跟鞋,她也一样可以很美丽,美到让人想不到她已经是四个孩子的母亲。如果不提到她的年纪,我们几乎已经忘了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她,如今已经走在奔五的人生道路上。

为了管理好自己的身材,她每天的食物几乎只有草莓,在陪贝克汉姆参加欧锦赛期间依然如此。一位球员的妻子对此十分惊讶,称“简直难以置信”。在拒绝美食的同时,维多利亚也积极尝试各种健身项目,哑铃、瑜伽、跑步,无论哪种运动,她都可以持之以恒,坚持下来,即使在怀孕和坐月子期间,她也能找到适合的运动,从未间断。她像盆景师傅那样,狠狠地修剪着自己不够完美的枝丫,将美丽绽放在人们眼前。如果你羡慕她在小七7个月的时候就恢复了魔鬼身材,不妨问问自己有没有拒绝美食的诱惑。能够管住嘴巴的女人不一定会拥有成功的人生,但一定会拥有可以让人生更加美丽的意志力。

她在大部分同龄人读大学的时候就已走红全球,在女人最美的25岁嫁给了“全民男神”贝克汉姆,在40出头的年纪身价上涨到18亿,前不久,她还荣获了大英帝国官佐勋章。对,就是奥斯卡影帝“小雀斑”、金庸先生、贝克汉姆曾获得过的那枚含金量很高的勋章。人们都说她的人生开挂了,我说,维多利亚自己本身就是一朵由意志力催生的美丽花朵,她的人生在她的狠劲儿里如期盛放,没有人可以忽视她鲜艳夺目的色彩,就像小贝说过的那句话:“即使维多利亚是个普通的售货女郎,我也会同样爱她。”

说起来,小贝也是有过绯闻的男人。那时,全世界的女粉丝都在等着看维多利亚的笑话,她没有说“只要回家就好”,也没有说“且行且珍惜”,她只是表示一切都过去了,在收下价值100万英镑的粉色钻戒后,与小贝一起拍了一组性感写真来捍卫自己的爱情。她要成功的事业,也要幸福的家庭,也许她不懂足球,但她懂得“女人只有狠狠美丽,才能肆意绽放”的道理。

做一辈子的美人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毕竟,人生之困苦俯拾皆是:坎坷的事业、捉摸不定的爱情、遥远未知的未来……但是,女人如果不对自己狠一点,就算本身貌美如花,也会被时光摧毁成残花败叶。没有人愿意去呵护一朵惨白的花,比起男人,“狠”对于女人来说更加天经地义。女人如花,如果不狠狠拼着美丽一回,岂非践踏生命?

爱情可遇而不可求,事业是长久的

如果可以选择,相信每个人都想谋生亦谋爱,以体面的工作在这个浮躁的尘世中安身立命,以温暖的爱情在深夜的街角许自己一份安定的未来。但似乎从来没有哪个时代,女人比以往更加抗拒爱情。

年前,我在微博看到一份关于男女恋爱观的报告,其中有一个问题,要求参与调研的用户在爱情与事业之间选出更重要的那一个。大部分年轻人认为与爱情相比,事业更加重要,其中女性用户占比约为55%。遗憾的是,这个项目并没有继续就女性选择事业的原因展开调研。

我想,这或许与年轻女性群体对婚姻的心理安全感在逐渐降低不无关系。

“我会成为一位富有的老姑娘,只有穷困潦倒的老姑娘,才会成为大家的笑柄。”电影《爱玛》中的台词已经成为无数姑娘的金句。

的确,一份良好的事业可以确保女性经济独立,在经济独立的前提下,姑娘们可以自己赚钱买名牌包包、交房租,甚至付房子首付,一个人也可以过得很体面。但遗憾的是,看起来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现代女性对爱情的态度日渐理性,却仍然有许多人会因为爱情而迷失青春。

所谓理性,只是徒有其表、掩藏在理性下面的,是无数颗被爱情狠狠伤害过的心。时光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存在,每一天,每一个人都公平地获得生命赐予自身的24个小时。年轻的时光太珍贵,我们不能把时间浪费在伤春悲秋上;时光的脚步一往无前,我们更要坚信,美好的未来总会到来,而遗忘,也是必然会发生的一件事情。

戴安娜王妃与查尔斯王子的婚姻开始于一场风风光光的世纪婚礼。婚礼上,坐在嘉宾席第六排的,是王子钟爱的女人卡米拉。

对待婚姻,卡米拉的态度非常明确,她曾拒绝查尔斯王子的求婚,她说:“我嫁给你的那一日,便是我们之间爱情的忌日。”与精明的卡米拉相比,当时的戴安娜王妃显然有一种年轻女性特有的单纯。

说起来,戴安娜并不像她的儿媳凯特王妃一样完全出身于平民。斯潘塞家族早在15世纪便跻身英国贵族,与英国王室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戴安娜有机会出入白金汉宫、肯辛顿宫和威斯敏斯特宫。查尔斯对她的第一印象是:“这个16岁的小姑娘活泼有趣,怪招人爱的。”单纯、平凡、乖巧,身材微胖并且有些不自信,无疑,她是他需要的王妃,也仅仅是需要而已。

成长在单亲家庭中的戴安娜,对爱有着异于常人的渴望。查尔斯王子的需求,使戴安娜真的以为灰姑娘的爱情故事在她身上上演了。但这份婚姻并没有让她得到幸福,因为卡米拉的存在,戴安娜异常痛苦。她以为是自己不够优秀,为了得到爱情,她努力减肥,尽力学习王室礼仪,让自己变得时髦而优雅。可是,爱情是一场青春的豪赌,优秀,固然可以吸引男人的目光,但爱情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事情,能否赢得男人的爱,从来不是优秀与否能够左右的。她做了足够多的努力,甚至不惜伤害自己的身体,先后五次自杀未遂,仍然不能求得爱情。

爱情让她备感孤独。她需要长久的安全感,也敢于给予长久的爱。如果努力能够换来长久,那么长久的,一定是可以被自己牢牢掌控的事业。在经历一次次的失望后,戴安娜终于明白“唯有事业才不会背叛努力”的道理。她走进群众,投身于慈善事业,热情地拥抱麻风患者、受性虐待者和艾滋病人,“国际反地雷运动”先后获得60多个国家、上千个团体的加入,也离不开她的支持。

慈善事业给予了戴安娜巨大的力量,人们见证着她从一个土气的丑小鸭蜕变成优雅高贵的白天鹅。她善良、勇敢、独立,倔强而体面地用事业赋予自己长久的安全感。她让我们看到,就算得不到爱情,女性也可以因为拥有一份事业而好好地活下去。或许“王妃”是她一生都逃不开的枷锁,但她已经凭借自己的力量,走出了爱情的迷途。

美国前“第一夫人”艾莉诺·罗斯福说:“一个人阐释人生观的最佳方式不是语言,而是他做出的选择。天长日久,我们刻画着命运,也刻画着我们自己,终其一生,直至死亡。”

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就有什么样的人生,女人最幸福的一生是事业不断攀升的一生。爱情可遇而不可求,我们可能遇见王子,但并不一定被王子爱上,而一份良好的事业则可以让我们摆脱贫穷。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说贫穷的气味是不好闻的,就像一间位于楼房底层、门窗通向狭窄不通风的天井的房间,就像不经常换洗的衣服那样,一定会散发出污浊难闻的气味。你自己老是嗅到它,就好像你自身就是一摊臭水。贫穷是爱情的冷空气,是婚姻里猝不及防的风霜雨雪。在久远的过去,贫穷是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现在,贫穷是我们没有很多钱去支付为爱情遮风挡雨的体面居所。

马斯洛将人类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他认为只有当低层次的需求获得满足时,人类才有可能去追求更高层次的需求。这说明,人类的生理机制决定了人们在谋生与谋爱之间,会优先选择谋生。当一个人困顿于贫穷的境地时,是没有余力去谋求爱情的。

我见过很多优秀的姑娘,她们都有成功而长久的事业,天冷的时候,她们为自己添衣;肚子饿的时候,她们为自己煮面。如果爱情来敲门,她们只需要轻轻把心门打开,将心爱的他迎进屋来,看起来一切都是信手拈来、毫不费力。她们无法左右爱情,但也不会迁就任何人,更不会翘首企盼男人偶尔的陪伴。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