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大结局
台湾收回之后,明珠完成了任务,便被玄烨召回了北京,这次又加封了内阁大学士,太子少保的头衔,官职也从原来的从一品变成了正一品,原来大家都叫他“纳兰大人”比较多,而如今,大家都叫他“明相”或者“明中堂”。然而,明珠似乎并不为此而感到高兴,相反,若华觉得他现在似乎对这些东西异常厌恶。
转眼就到了班师回朝的日子,若华和明珠坐在同一辆马车里,明珠累了好几个月,这会子终于能睡个囫囵觉了,若华也不吵他,只在一旁看着。突然,明珠开口,道:
“华儿,我想好了,这次回去,我就告老,咱们回药田生活罢。”
这朝堂上的风云变幻,已经让明珠感到身心俱疲。
若华看着她疲惫的容颜,知道他心中烦闷,便答应道:
“好。”
此时此刻,明珠忽然牵着她的手,不再说话了,静谧的环境中流淌着让人安心的情愫,若华完全放松了自己,也变得昏昏欲睡起来。忽然,系统突然“叮”的一声:
宿主,您已完成所有任务,达成“闲话桑麻”结局。
话音一落,但见天地间顿时便开始风起云涌,只在一瞬,天空中太阳也被黑云遮住了阳光,若华还来不及观察周遭的环境,只看见马车外面一个五彩斑斓的洞,朝自己靠近,越来越近,若华只觉得自己的心口一阵闷,喘不了气。
紧接着,眼前的话面如同电视剧一般,在眼前加速播放:雍正继位、闭关锁国、鸦片战争……这期间,总有一张熟悉的脸庞出现在众人之间,若华想看仔细些,无奈每次一这样想,到最后心口便疼,最终,时间停止在了她穿越过来的那一年。
…………
某医院手术室中,一位病人的心电图成了一条直线,家属非常着急,拼命地呼唤她的名字:
“醒醒,醒醒,金若华你可别吓我……”
若华缓缓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处在手术室里,自己的闺蜜佟如雪那张放大的脸正展现在她的面前,一双又黑又大的眼睛哗啦啦地淌着眼泪,她见若华醒了,直接吓了一跳,直接从病床边上弹开,道:
“醒了醒了,人醒了。”
话音一落,原来变成直线的心电图这下子又变得曲折蜿蜒起来。主刀的医生闻讯赶来,他抚摸着自己的地中海,不可置信地睁大了眼睛:
“我从医多年,还没见过这种怪事。”
刚刚他们可是连除颤仪都用上了,也没发现她有生还的可能,如今被这小女孩一叫,就醒了,大家都非常高兴,因为若华也才二十多岁,能够从鬼门关里出来,是好事。
若华不明就里,看着周遭的一切,感到陌生又熟悉。
“我怎么在这里?”
看着眼前的陈设,感情她现在是又回到21世纪了。佟如雪看着她苍白的脸,道:
“你还说呢,你身体本来就不好,还偏要加班,后来直接倒在了工位上,我还以为……”
说罢,便捂着自己的嘴巴,原本好不容易憋回去的眼泪,这下子又漫出来了。两人不但是好闺蜜,准确来说,是好姐妹,两人从小无父无母,在孤儿院长大,可以说是彼此唯一的亲人。
若华躺在病床上,看着眼前熟悉的脸,忽然有一种恍如隔世一般的感觉,原来……这一切,都是一场梦吗?
“我昏迷了多久?”
“你都睡了一个星期了。”
一个星期,可是这对于若华来讲,仿佛过去了几十年。
若华起死回生的事情在医院里面传开了,主刀医生怕她的状态不稳定,特地让她留院观察几天,如果再出现意外,也好施救。若华现在脑子里一片浆糊,想着躺在床上也好,把这些年的思绪都理一理。于是便在医院里面住了几天。
同病房的病号早就听说了她的事情,饶有兴趣地看着她,问道:
“唉,问问你,死了以后可以看见什么?”
若华回想着之前的一切,怅然道:
“可以回到过去,你信吗?”
她自己都不信,可是那种感觉却是那么的真实,根本不是做梦,是真真实实感受到了喜怒哀乐,是活生生的人。另一个病号一听,道:
“哎呦,那不就是回到上辈子,重新投这辈子的胎吗?恐怕你这一世,尘缘未了啊。”
说罢,八卦地看着她,原来那个发问的人这会子呛到:
“你整天神神叨叨的,人只是做了个梦而已。”
于是回头又对若华道:
“你别理她,她呀,这里……有点贵恙……”
说罢,指了指自己的脑壳。若华苦笑着点了点头,明面上应承,心里却空落落的。于是拿起桌子上的镜子打量自己的容颜,居然是自己二十多岁时的样子,完全不是三十多岁的模样。看着自己依旧年轻的容颜,若华不得不承认,之前的种种,或许真的只是一场梦而已,想到这里,若华不禁流下了眼泪。
眼泪滴在了手链上,若华下意识地去擦拭,仔细一看,这手链居然是当年自己送给明珠的平安扣!若华不得不怀疑,自己或许真的在历史里存在过。
留院观察期间,佟如雪怕她无聊,特地搜罗了一些书给她看,其中大部分都是历史类书籍。
“呐,都是你喜欢看的类目。”
若华随便翻了翻,发现这里面有一本清史稿,这么晦涩难懂的书籍,佟如雪也给她拿,于是问道:
“怎么连这也有?”
如雪觉得,若华肯定是病糊涂了,之前明明她就一直捧着这本书看个不停的,现在居然问怎么会有这种书。
“你之前不是为了写好角本,一直捧着这本吗?”
“都过了几十年了,谁还记得。”
若华想也没想,便脱口而出。佟如雪担忧地摸了摸她的额头,心里暗暗决定,这女人恐怕还要多留院观察几天。
说罢,若华便翻开那书,打开书的一瞬,若华便被一个名字给湿了眼睛,只见上面赫然写着:纳兰明珠。
接着便是一些细小的人物生平,对于若华的介绍,只有简短的一句:妻觉罗氏,英亲王第五女。于是继续往下看,可是到了与康熙出巡内蒙古之后,便告老还乡了。子女也只有纳兰容若一人。可是若华明明记得,之前史书上,明明记有明珠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做揆叙,另一个叫揆芳,怎么这本书没有提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