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忘了安厕所
宗何缚老成持重,环视一圈,道:“小刘,你去余教授房间看看他有没有在。保安队长清点人数后,除保安队外其他人全部回房间,保护现场,保安队人员再两两分组向周围搜索。”不出意料,目前在新城的人员中独独少了余森。
宗何缚和刘宜淼把dv取下来,播放所录下的画面。
“这……如此简陋的火箭竟然真的成功发射升空了,余森在火箭里面,他不要命了!不行,我得抓紧向上汇报。”
这一夜,华科院、元老院灯火通明,冷湖天文观测基地和紫金山天文台互通数据,合力观测火箭轨迹,反复验证确保不遗漏任何数据。
西川卫星发射基地按照冷湖天文观测基地传来的数据,计算火箭轨道。
清晨,宗何缚问:“还是联系不上余森吗?”
洛依依说道:“我又重新翻了一遍制造火箭时我记录的资料,余教授确实没有在火箭上装任何通讯设施。”
刘忙补充道:“我把他屋里翻遍了,没有发现余森留下字条或其他线索,他的实验室里也没有任何发现,到处都找不到他的手机,他应该是随身带着呢,但打不通,每次打都是您所拨打的用户不在服务区。”
刘忙的话把洛依依逗笑了,余森的手机这会儿有信号才奇了怪了呢。
接了一个电话,宗何缚叹了口气说:“据观测,现在火箭速度已经超过第三宇宙速度,达到二十千米每秒,并且还在急剧加速中。经过轨道计算,不出意外的话,余森的目的地是月球。”
“事件保密,禁止外传。接下来,让我们为余森祈祷吧,希望他能平安归来。”宗何缚又说:“可我实在是想不通他打算如何在月球着陆。”
……
时间再往前倒回一点点,在火箭升空三分钟后,余森通过调节发动机喷流口的大小,第一次降低了火箭的加速度。
箭体外面的石棉布掉落的程度在余森的计算之内,能够保护火箭冲出大气层就够了。
降低火箭的加速度,能够减缓石棉布的消耗。
再过了两分钟后,余森没有再给火箭加速。依靠现在的速度,火箭坚定不移地向上飞,冲出大气层是没有问题的。反正燃料足够,只要火箭不出问题,大不了斜着飞,多绕蓝星飞两圈儿。
又用了十分钟,火箭基本冲出大气层,余森通过摄像头注意到外面的石棉布不再脱落,便再次提高的火箭的速度,并没有绕蓝星做太多的抛物线运动。余森估计这会儿差不多在南太平洋的上空。
很顺利地达到第一宇宙速度、飞出蓝星后,余森观察了摄像头拍到的星空,通过调整喷流口的方向,略微校正了一下火箭飞行的方向。
之后,余森打算休息一下。为了躲开楼兰新城的安保,余森不得不选择在半夜出发,折腾了半天,这会儿有点困了。
从发动机导过来的余热,一定程度上保住了舱室内的温度,差不多在零下十度左右,毕竟箭体太薄了,再加上被当作隔热层的石棉布在起飞时消耗掉了不少,存不住太多的热量。
穿着羽绒服、盖好被子,余森感觉还算比较舒服,没过一会儿就睡着了。
整晚没好好睡觉,火箭起飞时肾上腺素刺激得精神比较亢奋——两辈子第一次坐火箭、第一次去外太空,能不亢奋吗?
这会儿放松下来,立刻就感到精神疲惫,再加上刚起飞时加速度太大,身体负荷不小,要不是二十多年来经过残破宇宙核心能量不断改造完善,还真承受不了这么大的加速度。
国内、国外普罗大众并没有注意到这件事。
一来是因为罗布泊地广人稀,没有目击者看到火箭升空。
二来如果不是卫星时刻监视,很难有人会注意到一个五米长的东西在短短十几分钟的时间内飞出了大气层。
……
网络上,《达阪城的姑娘》和《楼兰姑娘》富有民族特色而又朗朗上口的旋律,引起了强烈反响。
mv下载量远远超过了单曲的下载量,实在是mv画面拍得太美了,绝不是单单因为mv免费、单曲收费的原因。
得宜于太子刘忙账号的神评论,爱跳舞的娜巴和热扎迅速走红,成为无数少男的梦中情人,无数少女暗羡的对象。
网上病毒式传播的“我太年轻了”的梗,刘忙也注意到了,不难猜到是余森跟他开的玩笑,可他的心思没在这里,满满都是对余森安全的担忧。
网友们对歌曲的称赞也没能让刘宜淼脸上露出笑容,坐在自己集装箱房屋窗前,呆呆望着天空,不知道在想着什么。
几首歌下面被迅速顶起的另一个是滇南省旅游部门的帖子:长公主给我们滇南省也唱首歌呗,求关注,求临幸!
全国各地都在跟帖,不管是省级旅游部门,还是市级旅游部门都跑过来求歌。看来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道理大家都懂。
更多的则是网友们列队跟贴,有求给自己的家乡写首歌,更有求给自己村儿写首歌的。
有了《玛尼情歌》、《达坂城的姑娘》、《楼兰姑娘》三首歌连续爆火,终于有业内人士注意到了这三首歌的编曲、作曲、作词都是余森。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联想到刘宜淼最近大多数时候都住在楼兰古城,有人大胆猜测:难不成此余森即彼余森,词曲作者余森和科学家余森是同一人?
于是发动各种关系试图与余森建立关系。
……
睡够了的余森在太空中醒来,看着电脑屏幕上、通过箭体两侧摄像头、呈现出来的星星和蓝星的位置,抓紧调整火箭航向,并再一次加大了发动机功率,以期更快到达月球。
因为余森睡醒后发现事先忽略了的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没有想到如何在火箭内失重的状态下解决个人生理需要的问题。
简单地说就是余森想撒尿了,可火箭里此时是失重状态,也没有准备相关设备,只能强行憋着。
余森可不想看到满舱室里都飘着小黄水珠的场景。
在必然的前提下,偶然的因素导致必然的结果得以提前。做科学实验需要完备的基础知识、全面的统筹考虑,否则就会出现余森面临的这种丢东落西的尴尬局面。
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前提是牛顿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思考,所以当苹果落下时,他能想到万有引力。
假如当时苹果砸到的是作者菌呢,估计结局只是一句“卧槽”,顶多再加一句:“嗯,这苹果味儿不错。”
原计划30多个小时的航行时间被缩短到了10个小时。
在飞行了7个小时的时候,余森已经通过摄像头看到了月球,逐渐地调整航向。
燃料足够就是如此豪横!在太空中可以随意拐弯、加速、减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