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太空太阳能发电站
就这样,这位年轻的老板收购到一定量的二手氚氢电池后,组成一个巨大的电池组,用一辆轻卡拉着,在汛期以低价购买,各个小水电站上交给国家电网之外,额外的发电量。小水电站的这部分额外的电力,因为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太大,不确定因素太多,所以没有并网指标。国家电网只给了小水电站固定的、确保能足额供应的电力并网指标。
因此这部分汛期时的额外电力,即使他不去收购,也是会被白白浪费掉。他的收购对于他自己和小水电站来说是双赢的局面。《三体》的作者大刘老师当年就在这样一个类似的水电站工作。
他将低价收购来的电力储存在电池组内,再开着轻卡,上门送电,以低于市场价卖给汽车充电站、夜市个体户、野外露天音乐节等客户。
赚到了第一桶金以后,他慢慢组织起来一个十辆轻卡的车队,载着十个大电池组,全国各地到处收电、卖电。
这种生意成本低,技术含量也低,说实在的,就是赚个辛苦钱。
国家电网知道这个事儿以后,特意给他颁发了许可证,并帮他进行了安全检查,制定了轻卡货车式电池组安全标准,鼓励他将国内多余的电量充分利用起来,还可以卖到白熊、棕熊星球去。
受到这件事的启发,国家电网不再在白熊、棕熊星球全面布设电网,建设和维护成本太高了,而是采用每个小镇建设一个可便捷更换电池组的储电站的方式,进行电力供应布局。
这下大大节省了人力和材料费用,为新移民星球电力供应开创了新方式。
同时,国家电网向强动力电池公司订购了两个超大电池组群,在华北和华南分别建设了一个巨型储电站。一方面可以平衡用电需求,比如,白天工厂都开工,用电量自然高。而半夜到清晨,大家都休息了,用电量就下来了。
有了巨型储电站,就可以将这个时间段的冗余发电量储存下来,在用电峰值的时候使用。
另一方面,如果哪里有需要,比如月球、火星某个采矿点有临时用电需求,可以直接来华北储电站拉一组满电的电池组走,比布设电线供电的方式便捷多了。甚至宇宙飞船航行归来,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来更换上满电的电池组。
这件事不仅启发了国家电网,也启发了宗何缚他们。如果给单兵飞行器都配上合适的电池组,能量罩是不是可以应用到单兵飞行器上?
余森到西川之后表态:“给单兵飞行器加装能量罩完全没有问题。现在只有一个技术难点,那就是设计一款体积小、储电容量大的电池组,保证单兵飞行器上的能量罩能够使用较长的一段时间。这个解决方案就交给我了。”
相对于动辄高达百米的变形金刚来说,单兵飞行器实在太小了,只有3-5米,不能像变形金刚一样安装小型核聚变动力装置。
余森接着提议道:“全国经济、军事实力有很大的提高,用电量迅速加大,我们搞一个大项目:类似于戴森球的雏形,建设一个超大的、与太阳距离比较近的太空太阳能发电站,怎么样?
在原材料方面,比邻星c碎片那儿有足够的金属等着我们去拉回来。在运输方面,我们有了空间箱,一次就能运输巨量的物资。建设一座太空太阳能发电站完全可行。
有了太空太阳能发电站,我们可以完全淘汰煤发电、柴灶做饭、火力炼钢等有污染的能源利用方式,全国全面进入既清洁又廉价的电力时代。”
与会人员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说干就干,专家们当即开始讨论起太空太阳能发电站建设计划。
大体的想法是造一组超大光伏发电板,在距离太阳300万左右公里的地方环绕太阳运动,不断将太阳的热能、辐射能转化为电能。将现有的国家空间站拖曳过去,扩大、加装设备,改造成电力收集转化和人员生存基地。
这两方面已经没有任何技术上的难题。
讨论的焦点在电力的储存和运输上,有学者提出将电子凝聚成一道线,在蓝星外太空定点接收,还有学者提出采用无线传输的模式,一坨一坨瞬移式地传输。
经过反复讨论,余森决定还是采用传统常规的现场存储后再运输的方式。
这就带来一个难题,光伏发电板建小了,没有什么实际的经济效益。建大了,发电功率就大,需要很多组大型氚氢电池组存储电力需要多艘宇宙飞船运输电池组,耗费的人力、物力太多。
余森把一款新型体积小、储电容量大的电池设计方案写到纸上,同时投影到会议室的幕布上。
这是最近在阅资料库时发现的一种低成本的电力储存方式,现在派上了用场。
余森一边写一边说道:“这种电池以碳和硅为外壳,在其内壁布设叠加的场,当其中存储的电子越多,则场能越强,对电子的束缚力、压缩力越强,直至将电子压缩成固体,形成能量块的一种:电子能量块。
反之,当释放电力时,随着内部压强的减小,其场能自动随之越小,从而达到低能耗、大储量储存电力的目的。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经过数据测算,一个差不多足球大小的正方体碳硅外壳的电子能量块能够存储一亿千瓦时的电力,有效存储时间理论上超过万年。
13块满电的电子能量块,就可以满足一座一百万人口的城市一年的用电量。
所需要的物资只不过是一个简易版的强作用力打印机和足够的碳硅原材料而已。
定时随便派一艘航天飞机拉一趟就可以运输数量十分可观的电子能量块,如果想一次性拉很块儿,我们不是还有空间箱嘛。”
电力存储和运输解决了,专家们开始详细设计超大光伏发电板的建设。
仅仅一周后,太空太阳能发电站项目正式获得批准,开工上马。大体上是光伏发电板采集能量,对接的空间站储存电力,一艘搭载了空间箱的航天飞机负责运输生产出来的电子能量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