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冰层之下
新汉国悄悄将优生优育的国策改成了鼓励生育,新生儿每人每月可以领取一千元营养补助,一直领到十五岁。加上之前幼儿园、小学、初中强制免费必须接受教育的政策,基本上相当于政府帮着将孩子养到了15岁。
在白熊星球、棕熊星球的军事行动基本落下帷幕,取得全面胜利,白熊人、棕熊人人口被控制在各3000人上下,并被集中看管起来。
战争能结束的如此之快的主要原因是,当白熊人、棕熊人总人口分别降到两万以下时,白熊人、棕熊人突然全面退化,失去了语言等能力,重新变成了野兽。生物学家对此大为惊奇,在他们的建议下,留下了一部分白熊人、棕熊人做研究。
夸父号上郭华西又喜又忧,喜的是以人员零阵亡的情况下取得了战争胜利,忧的是夸父号需要全面检修。由于被余森超频暴力驾驶了将近一个月,光从外表看上,飞船尾部外壳就有融化迹象,需要维修,内部还不知道有没有安全隐患呢,虽然开着没问题,但经过测量现在夸父号的长度比启航时整体短了一厘米。
得到了两颗比蓝星还大的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只待专家们对星球勘察完毕,做出安全评估报告,就随时可以进行星际移民,此时不抓紧鼓励生育还等啥?
以全国28亿的人口基数,鼓励生育政策下,再出台一些好的移民政策,有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人口数量想来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为了满足叶静菲木卫二深度游的愿望,余森熬了近一个月通宵,设计出了顶着一个直径十二米钻头的可控核聚变动力潜艇,交给了华科院和东北兵工所联合制造。男人嘛,答应女人的事就要办到。
画图比直接动手费神、费劲多了,如果不是这玩意儿太大了,余森才懒得画图纸呢。
潜艇总长125米,由钻头部、探测部、通讯部、总控部、动力部、武器部、生活部、物资部、逃生部、推进部等多节组成,艇体直径十米,要是余森在实验室一个人得造到哪年辈子去了?
华科院院长问:造这玩意儿干嘛?
余森答:叶静菲想去木卫二冰层下玩玩。
院长无语。决策层最终还是同意了建造计划,本来余森想要个人出资制造的,最终出资方还是归了华科院,当然潜艇的使用权和所有权也是华科院的。
9月到11月,余森一直在楼兰新城、华科院设备研发制造基地、东北兵工所、月球采矿公司钢铁厂四地来回跑,各个零件分别制造,运到木卫二进行组装。
经过上千人的共同努力,十二月中旬,潜龙号组装完成,静静地以斜下的方式躺在木卫二的冰面上。
通过这次多地合作,参与其中的好多研究员感觉自己的脑洞变得更大了。
刘宜淼、叶静菲等人已经在木卫二的生存基地周围玩了好几天滑冰,潜龙号一组装完成便迫不及待地钻了进去。潜艇上除了他们还有其他各有职司的十名操作和科研人员。
驾驶舱里,刘忙突然说:“要不还是叫同生共死号吧,如果我们下去之后上不来,就真没人能救我们了。”
刘宜淼朝着他的后脑勺狠狠来了一下子:“呸你个乌鸦嘴。”
余森开启直播间,起个新标题:大海啊你全是水。
举着手机给潜龙号、木卫二广袤的冰面、高大的冰山、地平线上幽黄暗淡的太阳、色彩绚丽又恐怖的巨大木星分别来了个特写后,也钻进隔离舱舱门。
边脱宇航服边说:“大家应该能猜出来,我现在在木卫二给大家直播,准备穿透木卫二的冰层去之下的海洋看一看。
因为所需时间比较久,不会一直开着直播间,这几天大家可以留意下直播间情况,遇到有意思的事儿,我会第一时间播给大家看。
接下来就是钻冰层了,比较无聊,我先下了啊,拜拜。”
网友:“我刚进来啥也没看到呢就关啦?”
“嘿嘿,我手快,刚才录屏了,想要的把邮箱私信给我。”
“楼上好兄弟,已经私信你了。”
现在火星直播已经不稀罕了,好多网红整天举着手机在火星直播,木卫二直播还是第一次,大家比较感兴趣。
潜龙号头部钻头启动,破开冰层,向斜下方前进。
潜龙号并不是一条直线向下钻,而是选择了以多个s形路线向下,以保证冰洞的安全性和防止海水倒灌喷涌。
一路上碰到了不少陨石、气泡,能绕过的就绕过,不能绕过的就直接钻探通过,没有过多停留。
三天后,终于破开冰层,到达冰下海洋。
穿过冰水混合层,通过探测器,发现海水温度并不低,竟然有十多度。
没过多久,就发现了发出蓝色光的冷光生物,众人极为兴奋,除了余森外,都是第一次看见外星生物。对于余森来说,在座的各位都是外星生物。
抵近观察,这些冷光生物跟蓝星的磷虾并无二样。捞上来几只研究实验。没有发现未知成分,这分明就是磷虾嘛。
也是,太阳系整体是由同一个尘埃团形成的,组成物质一样,各星体所受到的宇宙辐射几乎没有差别,发展出相同的物种并无出奇之处。
再往下,成群的磷虾、浮游植物、乌贼、带鱼等被发现。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蜉蝣植物主要是蓝藻,这种藻类在无光、微光环境下可以很好地生存。余森判断,木卫二有个固体内核,并且有一定的火山活动。随着海水流动,深层温热的海水、营养物质和蜉蝣植物被带上来,形成了木卫二独特的海洋生物体系。
刘忙趴在舷窗前,举着余森的手机直播,潜龙号的强光下,近处的鱼类一览无余。娜巴、热扎、冬莉莉三人见海洋见得少,跟着刘忙目不转睛向外看得不亦乐乎。
网友:“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活着的带鱼呢。”
“这带鱼真大,目测有三米多长。”
“我家后院有个海洋的既视感有没有!”
“这么多鱼,以后海鲜是不是可以降价了?我们是不是可以实现海鲜自由了?”
“组团了,我们的口号是:吃光木卫二。”
“这是外星生物啊,能吃吗?”
“对于我们吃货帝国来说没有什么不能吃的。如果处在绝境中,食物只有木卫二的鱼和蓝星的老鼠,你会吃哪个?”
“当然是鱼了。”
……
刘忙看网友弹幕看得直流口水,提议抓几条带鱼尝尝。
潜龙号弹出软钢网,抓住几条带鱼,向回收缩进隔离舱,释放空气,从排水孔将海水挤出舱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