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让探春丫头总理吧
“行,你们都跟着一起出去吧”,看了一眼依然昏迷的夏太监,“姐姐,那他呢?”“他?”贾元春看了一眼夏太监,“他用不着我们操心,快走吧。”
宫里情况变幻莫测,既然决心要走,贾元春担心生变,越快离开越好。
一路走出凤藻宫,倒在宫门口的几个宫女太监,贾元春从轿帘外看了,没有说话。
贾宝玉更不可能多事,要救这几个二五仔。
阿宝打头,一行人向宫外走去,小温子有些奇怪,为什么没人上来盘问这一路奇形怪状的人,尤其是那头大狮子。
偶尔遇上巡逻的宫城内卫,还主动让到一旁,难道贤德妃面子那么大?
路上琼华还想用神识打量轿内的贾元春,被贾宝玉挡了下来。
顺利出了皇城,整个一路,除了那个叫文生的金丹,再没有修士前来阻拦。
对付凡人,琼华随便用点迷幻术就骗过了所有大小关卡守卫。
走到一处路口,文殊和琼华停下了,不肯再往贾府过去,说就在这处路口等贾宝玉处理家事。
等贾宝玉处理完家事,再来这里会合。
贾宝玉也不勉强,除了太监小温子和宫女明玉,还有四个抬骄的太监,让其他跟着出来的小太监和宫女就此散去。
贾元春倒是好心,让小温子给每人发出几两银子盘缠。
“宝二爷回来了”,走到荣国府门口,门子朝贾宝玉行礼。
“你们看好门”,有贾宝玉带头,门子也不敢问轿子里的人是谁。
等贾宝玉身影消失在大门口,几个门子才悄悄议论。
“这轿子里坐的好像是女人?”
“宝二爷从外面接了个女人进来?还这么明白张胆?”
“你们发现没有,抬轿的四个人,还有领轿那一男一女,好像是宫里的人。”
“宫里的人?你别瞎说。”
说到宫里,几个门子都自觉闭口不再谈轿子的事。
在贾宝玉带领下,轿子直接向贾母所住的院子而去。
“宝玉,你先进去说,我就在外面看看”,贾元春叫停了贾宝玉。
要把贾府带出城外暂时避祸,第一个要说服的人就是贾母。
贾元春却是近乡情怯,除了上次回家省亲,这还是十年来元春第一次回贾府,上次身份摆着,身边人太多,一举一动都被人盯着,不能尽兴。
这一次是真正回家,而且马上就要离家而去,如果情况不妙,也可能是最后一次回到这从小生长的院子。
贾元春缓缓跪下身子,由明玉在一边扶着,捧起地上一捧雪花,轻轻嗅闻。
贾母听了传报,说贾宝玉这时来见自己,不由十分诧异,“这不早不晚的,这小猴子怎么想起来见我了。”
自从上次牛继宗兵变后,贾宝玉事忙,向贾母请了假,已经好久没有来见过贾母。
更别提前两天被关在诏狱里,也没人来通知贾府。
贾宝玉进来后,老实给贾母跪地磕了三个头。
“你这是有事求我?”看到贾宝玉这么郑重行礼,贾母问道。
“我想请老太太出城去休养一段时间。”
“休养,我前两天还去了城外清虚观,现在不想出城。”
“不止老太太要出城,我想把贾府人全部带出城。”
贾母嗅到了危险,“怎么回事,好好说说。”
这事不能瞒着贾母,贾府出城避难,必须要贾母配合,于是把贾元春传讯示警,还有自己被抓到诏狱,又被要求去铁网山等猜测说了出来。
“这事没有实证,贾府不能出城,你元春姐姐一个妇人,懂什么国家大事,她的猜测示警做不得数。”
“可是我已经把大姐姐从皇宫救了出来,皇上回来必定问责贾家。”
贾宝玉知道现在这情况下贾家全体出城,就相当于畏罪潜逃,没有铁证,贾母确实很难下这个决心。
自己是知道贾家的结局,才判断也许铁网山之后,贾府就要出事,可是这事不好和贾母说。
“你把元春从皇宫救出来?”贾母不懂贾宝玉在说什么。
不等贾宝玉解释,门帘一掀,一个宫装丽人挺着大肚子出现在贾母面前。
“元春?!”
“老太太!”
贾母和贾元春四目相对,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本来是一个喜庆的相逢,可是双方都是一付大厦将倾的感觉。
贾母知道这时候,皇上肯定不会允许贾元春出宫回贾府,就算要回,也不可能这么简单回来。
贾元春这样回来,只有一个解释,是私逃出宫,被贾宝玉“救”回来。
贾母是知道贾宝玉最近长了本事,可是现在发现,贾宝玉的胆子似乎比本事更见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