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爱在生活的点滴中彰显(2) - 不抱怨的婚姻 - 星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不抱怨的婚姻 >

第21章爱在生活的点滴中彰显(2)

第21章爱在生活的点滴中彰显(2)

婚后不久,女人便感到了深深的失望。她觉得,好像是一夜之间,丈夫变成了她熟悉的陌生人。在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中,她发现了丈夫很多让她不满意的地方。女人在苦恼中,决定和丈夫好好谈一次。丈夫听话地坐在她面前。她说:“今天我们心平气和地指出对方的缺点,然后商量如何改变这些缺点。”

丈夫点头,说:“那你先说我吧。”

女人的话匣子一打开,就怎么也收不住。她说丈夫粗心,不像恋爱时那样体贴了;她说丈夫大男子主义严重,不主动包揽家务;她说丈夫老是和朋友出去玩,冷落了她;她说丈夫厨艺不精,炒的菜很难吃,每次洗衣服都洗不干净……

当她说这些的时候,她发现丈夫的眼睛开始湿润。

本来她还有很多话要说,不由得心里一软,说:“现在轮到你说我了,说说看我有哪些地方让你不满意,然后我们一起商量如何解决问题。”

丈夫摇头说:“没有。”

女人大大地吃惊了,她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丈夫肯定地说:“真的,对于你,我从来没有不满意过,上天把你赐我为妻,我总是心存感激,我觉得你什么都好,你又可爱又美丽。”

“可是我很任性。”

“不,那是你在撒娇。”

“我还蛮不讲理。”

“不,那是我错了,你在坚持自己的原则。”

……

女人被丈夫深藏的爱震撼了。她忽然觉得,自己所做的这一切,多可笑啊。在丈夫的怀中,她幸福地笑了。因为她从丈夫的爱中领略到了婚姻幸福的秘诀。

忘记对方的不是,记得对方的好,把对方的优点都放大了来看,这才是婚姻幸福的秘诀啊!

把对方的优点数一数,再放大

在你挑剔对方前,记住这样做:先冷静下来思考一下,然后把对方的优缺点数一数,再做个计算,下一步,把对方的优点放大、缺点忽略。这样,你会有收获的。

有一个40岁的美国女人,在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广告,广告的标题赫然写着:廉价出让丈夫一名。

她要廉价卖掉自己的丈夫,原因是她不再欣赏自己的丈夫。她的丈夫喜欢旅游、打猎和钓鱼,每年从4月起便离家外出,直到10月初才回到家,整整半年都在外面游荡。这样的生活长达20年,她感到孤独,终于厌倦了自己的丈夫,于是,她要卖掉自己的丈夫,而且是廉价卖掉。她在广告上还附加优惠条件:“收购我丈夫的人,可以免费得到他平时使用的全套打猎和钓鱼的装备,还有丈夫送给我的牛仔裤一条、t恤衫两件等。”

她原以为这样糟糕的丈夫是没人要的,事实却出乎她的意料。在广告登出的第一天,她居然接到62位太太、小姐的电话,其中,有几位态度十分诚恳。有人认为她的丈夫具备冒险精神,是一个真正的勇者,这样的男人可以依靠;有人认为她的丈夫崇尚自然,这样的男人比较有生活激情,和这种男人相爱,一定会很有活力;有人觉得这个男人爱好休闲,是真正懂得生活的人……各种理由似乎证明:这样的好男人简直无处寻觅,她们真诚地希望能合法买到她的丈夫。当这些购买者说出种种理由的时候,这个女人猛然发现自己的丈夫居然有这么多优点,还有这么大的魅力,而自己一直视而不见。一切都还来得及,因为她还没有和别人达成交易,倘若已经卖掉,或许就会悔恨终生。

第二天,她在报纸上又刊登了一则小广告:“廉价转让丈夫事宜,因种种原因取消。”

当她丈夫从外地钓鱼回来,发现自己差点儿被卖掉的时候,忍俊不禁。他问妻子为什么要终止转卖,妻子温柔地回答:“如果我把你卖掉,又从哪儿再买一个你这么好的丈夫呢?”两人相视而笑,幸福洋溢在脸上。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发生在美国马里兰州,那个很抢手的丈夫叫查理·亨勒尔,而那个幽默的太太叫露易丝·亨勒尔。

每个人身上都有许多优点在发光,只是身在其中的人没有看见而已,因为他们已被光芒刺得睁不开眼睛了。这时不妨换一种方式,你会惊奇地发现,原来你身边的他(她)有如此多的优点。不是这些优点太小了你没有看到,而是你该用“放大镜”看待你的爱人了。

忽略他人身上的缺点,剩下的就是优点。缺点人人都有,但不应该被放大。实际上在放大了缺点的同时也就渺小了自己,助长了自己挑剔的个性。寻找他人身上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优点,都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睦,有利于同事之间的团结,对一个家庭而言,也是有利于家庭关系的稳定和长治久安的。

4、接受对方的全部

你的爱人定是你众里寻他千百度的人,是寻寻觅觅最终才找到的另一半,或许你们曾经为了能走到一起而冲破了一切艰难险阻,那么既然拥有了在一起的权利,就要互相珍惜,爱彼此,接受对方的全部,哪怕是他的缺点。

爱的诗歌

我曾读过这样一首关于“爱”的诗:

爱,是牵挂的辛苦;

爱,是思念的孤独;

爱,是团聚时的欢乐;

爱,是拥抱着的幸福;

爱,是彼此间默默的祝福;

爱,是天长地久的守护。

爱他就接受他的全部,别试着改变,哪怕是出于爱。

我觉得这首诗写得很有道理,尤其是最后一句:“爱他就接受他的全部,别试着改变,哪怕是出于爱。”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即使你是出于爱在改变对方,可你有没有想过这种改变是否适合对方呢?

“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记着,你爱他,就必须接受他的一切,甚至他的缺点。

夫妻双方更是如此,别总做梦寻找着没有任何缺陷的人,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存在没有缺陷的人,既然你们有缘生活在一起,就应该试着接受对方,而不是改变。

爱≠改造

只有懂得接受才不会自寻烦恼,婚姻最忌讳的就是企图改变对方,拿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去改造别人,这样的婚姻会丧失很多乐趣。其实除了原则问题,夫妻之间的分歧是生活中的小事,有的女人喜欢将丈夫不爱洗澡、不换衣服等卫生习惯和办事方式的不同都当做大事来纠正,尤其是刚做了家庭主妇的女人,很喜欢一切都按照自己的规划来执行。但是,当家庭成为一个需要按照很多规则行走坐卧的地方,那么家庭所代表和承载的让身心休憩的港湾的意义就荡然无存了,让一个人在自己的家中都不能在不危害别人的情况下获得自如愉快的感觉,那么这个家庭的吸引力就可能会逐渐丧失。

最好的家庭绝不是最整洁的屋子,最温暖的家庭绝不是一个整日操劳的妻子就能代表。当我们不断纠正对方的各种习惯,忙着把他变成另一个自己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停下来想想,是否我们根本就是在爱那个潜在的自己,而却忽略了对方的感觉呢?

我们不能完全替代别人生活和前行,不要画一张图然后让对方在里面充当傀儡,也不要拿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来制约别人的行为,有些东西在你的生命中是必需,但在别人的生活中却未必,你拿自己的理念去要求别人,本身就是很小家子气的表现。爱应该有适度的自由,否则就可能会成为牢笼,对方会渴望挣脱,只有让他能够释放出自我的力量,才会加固婚姻的城墙。

要平和地接受一个人与生俱来的弱点,爱一个人,尊重他,帮助他,别勉强他,别嫌弃他。

昨天和一个朋友在聊天,说到了感情的问题。我问她一个很奇怪的问题:你说为什么每个人都可以在工作上做错事,或者在生活中做错事,如果自己意识到了这个错误,那么就去改正这些错误。只要你改正了这些错误,领导或是别人就会原谅你。就像小时候老师教我们说:“小朋友犯了错误,只要你去改正了,你依然是一个好孩子。”可是为什么在感情中,却不能这样,感情中一旦某个人做错了事,却没有任何回旋的余地?感情中的两个人不论谁做错了一点,都会导致这段感情多一个伤口,而且再也无法愈合。

朋友回答说:“因为工作或生活是有原则性的,是死的,而感情是活的,没有什么固定的原则,就像一摊水一样,放在什么样的地方就是什么样子的,如果放在一个圆瓶子里,水就是圆的;而放在方瓶子里,它就是方的。如果是泼到了地上,它就永远留在地上,再也收不回来,再也无法变回以前的样子。这就是感情……”

欣赏“缺陷”

两个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男女在茫茫人海中不经意地相逢、相识、相知、相爱,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却常常因为一些外在的因素而导致感情出现裂痕,最后双方只有分开。都说相爱容易相处难,可是现在我觉得遇到一个能互相喜欢的人更不容易,那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去寻找这样一个能让自己动心,而对方又能够喜欢自己的人。为什么遇到了,却要不停地互相伤害。尽管两个人的想法不一致,两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致,但为什么有时候就不能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替对方想想,想想对方的处境,想想对方那个成长环境给他带来的想法,如果双方都能够做到这一点的话,那么这段感情就不会最后以分手告终。我想:这才是恋爱中的双方最缺少的一个方面。

互相包容,互相谅解,互相帮助,小时候读书的时候老师一直这么教育我们,为什么长大后我们却把这些话扔到了脑后,而在与自己爱人的相处中更是把这些话忘得一干二净。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对朋友宽容,对父母宽容……为什么不能对自己的爱人也宽容一点儿。或许真的是自己越爱的人,要求越多吧。殊不知这些要求往往是导致双方分手的直接原因。

有女友向我诉苦:“我的丈夫可以说是个无可挑剔的人,可是,无可挑剔的其实是最可怕的。”“那还不好吗?”我笑着问。“他总是包容我,弄得我都不敢跟他耍小孩子脾气了。你看,我连耍小孩子脾气的权利都被剥夺了。和他在一起,我总是感到内疚,因他的‘好’而自惭形秽……”一个女孩说:“我喜欢有‘缺陷’的男人。因为完美的男人适合任何人,而有‘缺陷’的男人,只适合个别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