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家长都是带着怨气送孩子去补习 - 教育星途 - 乡下来的墨客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教育星途 >

第59章家长都是带着怨气送孩子去补习

黑色轿车在坑洼不平的路上颠簸,郑秋和成丽感觉自己的五脏六腑都要移位了。柳芳的车技不敢恭维,再加上新港老城区道路年久失修,这趟旅程简直就是一场“人体极限挑战”。

好不容易挨到目的地,柳芳把车停在一家毫不起眼的小饭馆门口。斑驳的招牌上写着“老地方家常菜”,几个字的油漆已经脱落得差不多了,看起来饱经风霜。

“就这儿?”郑秋一脸怀疑地打量着这家小饭馆,心里暗暗祈祷别吃坏肚子。

柳芳神秘一笑:“别看门面不起眼,里面的菜可是地道的新港味儿。而且,这家老板娘是我的发小,消息灵通得很。”

三人走进饭馆,一股油烟味扑面而来,混合着各种调料的香味,倒也勾起了郑秋的食欲。饭馆里冷冷清清,只有两桌客人,稀稀拉拉地坐着。

老板娘是个身材丰满的中年妇女,烫着一头爆炸卷发,脸上堆满了笑容。“哟,柳大记者,稀客啊!今天怎么有空光临我这小店?”

柳芳拉着老板娘寒暄了几句,然后把郑秋和成丽介绍给她。“这是我妹妹的儿子郑秋,还有他同学成丽。他们啊,也是在新港做社会调查的,想了解一下教育现状,我们到包间去坐吧。”老板娘不高兴地说:“难得来个熟客跟我在大厅撑个场子,带个宝。”“今天不行,我们谈话有点隐秘。”柳芳咬了一下老板娘的耳朵。

老板娘一听,立马来了精神。“这啊,我参与一下啊?那你们可算是来对地方了!我儿子也在新港上学,这补习班的潜规则啊,我可听说得多了!你们到里面“柴泊湖”包间去坐吧,一会我过来的”

老板娘吩咐服务员后,麻利地来到包厢,“还没到吃饭的点,等会我请客啊。”没等柳芳客套,她就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新港市教师补习的内幕,从“明码标价”的收费标准,到“隐蔽操作”的利益输送,再到“威逼利诱”的招生手段,听得郑秋和成丽目瞪口呆。

“这也太黑了吧!”成丽忍不住感叹道。

老板娘叹了口气:“没办法啊,现在这社会,升学压力这么大,谁不想让孩子上个好学校?那些老师啊,也都是钻了这个空子,变着法儿地捞钱。”

郑秋和成丽越听越气愤,恨不得立刻冲到那些补习班,把那些“吸血鬼”老师揪出来示众。

柳芳见状,连忙劝道:“别冲动,我们这次的目的不是整治违法行为,而是要唤醒家长,提高认识,从而调整教育孩子的方向。”

她转头对老板娘说:“你认识的家长多,能不能帮我们联系几个,让他们谈谈自己的看法?”

老板娘爽快地答应了:“没问题,包在我身上!家长都是带着怨气送孩子去补习,都是吃饭的不敢得罪烧火的。”

在老板娘的联系下,柳芳吩咐郑秋和成丽分头去走访了两个学生家长,并简单嘱咐他们走访的注意事项。他和老板娘留在包间进行深入交谈。

卷发的老板娘一个劲的说得气气,柳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

郑秋走访的家长是一位焦虑的母亲,她为了让孩子上重点高中,几乎倾家荡产地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结果孩子成绩没提高多少,反而变得厌学、叛逆。

成丽走访的家长是一位退休教师,他对现在的教育制度深恶痛绝,认为这种“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个性发展。

他们不仅了解到了家长们的焦虑和无奈,也看到了教育改革的必要。

回到“老地方”小饭馆,三人一边吃着老板娘做的家常菜,一边讨论着接下来的计划。

“看来,我们得想办法把这些家长的故事写出来,让更多人看到。”郑秋提议道。

柳芳点点头:“没错,我们要用真实的案例来揭露教育的弊端,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反思。”

成丽突然想到了什么:“对了,我们可以采访一下俞老师!他可是教育界的资深专家,对教育改革很有见地。”

柳芳眼睛一亮:“好主意!我这就联系他。”

第二天,柳芳带着郑秋和成丽来到了俞老师家。他热情地接待了三位客人,并对他们的社会调查表示了支持。

在采访过程中,俞老师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改革建议。他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才,而不是制造考试机器。要改变“唯分数论”的评价体系,就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俞老师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望着柳芳说。“现在的教育啊,就像一棵被揠苗助长的树,看着长得快,其实根基不稳。孩子们就像这棵树上的嫩芽,被分数压得喘不过气,哪里还有心思去感受阳光雨露,去自由生长呢?”他拿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又说道,“想当年,我教过一个学生,天资聪颖,对文学有着极高的天赋。可是,就因为一次考试失利,被学校劝退,最后竟然……”俞老师没有再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眼中充满了惋惜。

郑秋和成丽听得入神,他们仿佛看到了俞老师口中那个被扼杀的天才少年。柳芳拿出笔记本,认真地记录着俞老师的每一句话,生怕漏掉任何一个重要的细节。

“俞老师,您觉得应该怎么改变这种现状呢?”柳芳问道。

俞老师放下茶杯,目光炯炯地看着三人,说道:“教育的本质是育人,而不是应试。我们要做的,是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让他们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考试的机器。”

三人纷纷点头,对俞老师的观点表示赞同。就在这时,柳芳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她看了一眼来电显示,是报社的同事打来的。

“喂,小王,什么事?”柳芳接通了电话。

“柳姐,出大事了!你所采访的新港市,他们教育局纪委书记的小姨子,在新港一中任教,违规办补习班,被省巡视组当场抓获了!现在整个新港教育界都炸锅了!”

柳芳握着手机呆了一会,她看了一眼郑秋和成丽,两人也听到了电话里的内容,脸上都露出了震惊的表情。俞老师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眉头紧锁,沉默不语。屋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柳芳挂断电话,深吸一口气……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