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双减”座谈会上的疑云
柳芳挂掉电话,心头瞬间被一层阴霾所笼罩。那陌生却又带着一丝莫名熟悉感的声音,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揪住她的心。她轻轻揉了揉太阳穴,试图在记忆的深处搜寻这声音的来源,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困惑与思索。然而,脑海里却如一团乱麻,毫无头绪。窗外,夜色如墨般深沉,昏黄的路灯散发着微弱的光晕,透过薄纱窗帘,在地板上投下一片片斑驳陆离的光影,这光影在静谧的夜里摇曳,更增添了几分诡异的氛围。
柳芳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眠。那阴森的冷笑和威胁的话语,在她的脑海中不断回响。她在心里暗暗告诉自己要保持镇定,可一种隐隐的不安还是在心底蔓延开来。她想起自己这些天来调查的种种黑幕,那些腐败的交易和丑恶的嘴脸,难道是有人因此怀恨在心,想要警告她?
第二天一早,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柳芳就接到了新港市教育局的通知,邀请她参加一个关于“双减”政策落实的座谈会。她的心中瞬间警觉起来,敏锐地察觉到这或许与昨晚那通神秘电话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她迅速从床上坐起,简单洗漱后,精心挑选了一套得体的职业装,将采访本和笔仔细地放进包里,便匆匆驱车前往教育局。
当柳芳走进会议室时,一股压抑的气氛扑面而来。局长端坐在会议桌的正中央,脸色铁青,仿佛笼罩着一层寒霜,几位副局长和科长围坐在四周,个个面色严肃,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柳芳环视了一圈,发现除了自己,还有几位熟悉的媒体同行,他们正小声地交流着,脸上都带着好奇与期待的神情。另外,几家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也坐在一旁,有的神情焦虑,有的则故作镇定。
局长首先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言。他的语气沉重而严肃,声音在安静的会议室里回荡:“新港市的‘双减’工作目前还存在诸多严重问题。尽管政策已经明确下达,但仍有一些学校和教育机构顶风作案,明目张胆地进行违规补课。这种行为不仅违背了政策的初衷,还给学生和家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此,我要强调,市教育局将坚定不移地加大查处力度,对任何违规行为绝不姑息,一经发现,严惩不贷!”局长的目光如炬,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仿佛在向所有人宣告着教育局整治教育乱象的决心。
随后,几位教育机构的负责人依次发言。他们个个面露难色,纷纷叫苦不迭。其中一位头发花白的负责人,声音颤抖地说道:“自从‘双减’政策出台后,我们的生源锐减,原本热闹的教室变得冷冷清清。为了维持机构的运营,我们已经削减了大量的开支,但经营状况还是每况愈下,现在已经到了濒临倒闭的边缘。希望教育局能够给予我们一定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能够度过这个难关。”其他几位负责人也纷纷点头附和,脸上满是无奈和焦虑。
柳芳静静地坐在一旁,眼神锐利如鹰,仔细观察着每一个人的表情和动作。这时,她注意到坐在角落里的一位教育机构负责人,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他衣着光鲜亮丽,一套剪裁合身的西装将他衬托得风度翩翩,举止优雅从容,一看就是个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与周围那些焦躁不安、愁眉苦脸的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脸上始终保持着平静,甚至时不时地望向局长,眼神中似乎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
柳芳心中不禁一动,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她,这个人身上肯定有问题。她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他身上,试图从他的一举一动中寻找蛛丝马迹。就在这时,那位神秘的负责人站起身来,他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局长,我理解教育局推行‘双减’政策的良苦用心,这对整个教育行业的长远发展是有益的。虽然我们机构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我们会积极配合政策的实施,努力转型。”他的话语说得冠冕堂皇,脸上还带着一副诚恳的表情,但柳芳却从他那微微上扬的嘴角和闪烁的眼神中,察觉到了一丝隐藏的狡黠。
座谈会继续进行着,大家围绕着“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教育机构的转型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柳芳一边认真倾听着各方的观点,一边在脑海中思索着那位神秘负责人的可疑之处。她决定在会后找个机会,对他进行深入的调查。
会议结束后,柳芳并没有急于离开,她假装整理资料,悄悄地观察着那位神秘负责人的动向。只见他与局长和几位副局长简单交谈了几句后,便迈着从容的步伐向门口走去。柳芳迅速收拾好东西,跟在他的后面。当走到电梯口时,那位负责人似乎察觉到了有人在跟踪他,他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犀利地盯着柳芳。
柳芳心中一惊,但她很快镇定下来,微笑着走上前去:“您好,我是报社的记者柳芳。刚刚在会上听了您的发言,觉得您对教育行业的发展很有见解,想跟您做个简单的采访。”那位负责人上下打量了柳芳一番,眼神中闪过一丝警惕,但很快又恢复了那副优雅的笑容:“哦,原来是记者啊。不过我现在有点急事,不方便接受采访,下次有机会再说吧。”说完,他便匆匆走进电梯,只留下柳芳站在原地。
柳芳看着电梯门缓缓关上,心中更加确定这个人有问题。她决定通过自己的渠道,对他的教育机构进行深入调查。她首先联系了几位在教育行业工作的朋友,了解到这位负责人名叫林宇,他经营的教育机构在新港市颇具规模,曾经是一家非常火爆的补习机构。
柳芳又通过一些人脉关系,找到了林宇机构的几名前员工。在一个安静的咖啡馆里,柳芳与他们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从他们的口中,柳芳得知了一些惊人的内幕。原来,林宇的机构表面上响应“双减”政策,关闭了大部分的线下补习课程,但实际上却在暗地里通过线上一对一辅导的方式,继续进行违规补课。而且,他还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与一些学校的老师勾结,获取学生的信息,进行招生宣传。
柳芳听着这些爆料,心中的愤怒越来越强烈。她意识到,林宇就是新港市教育系统腐败链条中的一环,他的行为不仅违反了“双减”政策,还严重损害了学生和家长的利益。
为了获取更多的证据,柳芳决定亲自潜入林宇的教育机构。她乔装打扮成一名前来咨询课程的家长,来到了机构的办公地点。机构的前台接待员热情地迎接了她,并向她介绍了一些所谓的“素质教育课程”。柳芳假装很感兴趣,不断地询问着课程的内容和收费标准。在交谈的过程中,她注意到接待员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和不安。
就在这时,柳芳听到了从一间办公室里传来的隐隐约约的讲课声。她心中一动,借口上厕所,悄悄地向那间办公室走去。当她走近办公室门口时,清晰地听到了老师讲课的声音和学生的回答声。她迅速拿出手机,打开录音功能,将这一切都记录了下来。
然而,就在柳芳准备离开时,她被一名工作人员拦住了。那名工作人员眼神凶狠地看着她:“你是什么人?在这里鬼鬼祟祟地干什么?”柳芳心中一紧,但她还是镇定地说道:“我是来咨询课程的家长,刚刚听到这边有声音,就想过来看看。”工作人员显然不相信她的话,他一把抓住柳芳的胳膊:“跟我去见林总!”
柳芳被带到了林宇的办公室。林宇坐在办公桌后面,脸色阴沉地看着她:“柳记者,没想到你会亲自找上门来。你以为你能掌握我的把柄吗?”柳芳毫不畏惧地看着他:“林宇,你的违法违规行为我已经掌握了足够的证据。你以为你能逃脱法律的制裁吗?”林宇冷笑一声:“证据?你有什么证据?不过是一些道听途说的东西罢了。我劝你还是识趣点,不要把事情闹大,否则对你没好处。”
柳芳看着林宇那嚣张的样子,心中更加坚定了揭露他的决心。她说道:“林宇,你不要以为你可以一手遮天。我会把你的罪行公之于众,让你受到应有的惩罚。”说完,柳芳挣脱开工作人员的手,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回到报社后,柳芳立刻整理了手中的证据,撰写了一篇详细的报道。她将林宇机构的违规行为和自己的调查过程都一一记录下来,准备再次掀起一场舆论风暴,彻底揭开新港市教育系统的又一层黑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