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新项目 二合一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童一淮还是郑重点头,说道:“好的,老师。”
接着唐院士就离开办公室,把空间借给了两人谈事情。
王院士反客为主,坐下来招呼道:“小童啊,我叫你小童没意见吧?来来来,我们坐下来谈。”
童一淮感觉有些好笑,起身熟练地去泡了两杯茶,将其中一杯放到王院士面前,然后才对王院士对面坐下,“王院士,您想跟我说什么?”
王院士把手上拿着的《物理学报》翻开到童一淮他们发表的论文那一页,推到他的面前,“论文写得不错,我这次来呢,就是为了这篇论文来的。”
童一淮接过,他知道这篇论文已经发表了,但自己还真没有看过,稍微翻了翻,问道:“这篇论文有什么问题吗?”
王院士摇摇头,说道:“这篇论文没有问题,但这篇论文可能可以解决我们目前遇到的一个问题。小童啊,不知道你对军方的项目怎么看?”
王院士知道,有些科学家,尤其是搞理论研究的科学家,很是有一些天真的执念,不愿意去搞武器相关的研究。
这倒也不能说有错,只能说个人的想法不同,也强求不得,但如果童一淮也是这样的想法,他就不能把这件事情交给童一淮去做了。
童一淮一愣,心里顿时有了想法,虽然不知道王院士具体说的是什么项目,不过他很快就给出了回答,“作为夏国人,我对夏国军方的研究项目自然是支持的。”
他不是那种好战主义者,但是他知道他的祖国周围还有强敌环视,也知道他的祖国绝不是那种会故意挑起侵略战争攻击他国的霸权国家,为了自保研究武器又有什么错呢?
高中的政治和历史教的明明白白,“弱国无外交”,为了保护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夏国需要从方方面面强大其中,其中最重要的就包括军事上的强大。
王院士闻言顿时眉开眼笑,说道:“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这么说吧,我们目前正在为军方建设一个大项目,具体是什么项目还不能说。但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你的这篇论文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路,我们希望你能够加入项目的研究,主要是协助解决我们目前遇到的难题。”
童一淮没有直接答应,而是问道:“我想知道具体是什么问题,我必须知道你们希望我做的事情,是否在我的能力范围内。”
这也在王院士的预料之中,他避开了项目相关的内容,只谈具体细节,把他们遇到的麻烦大致跟童一淮说明了一下。
童一淮沉吟着,虽然王院士没有说具体的项目,到在了解到他们需要攻克的这个难题之后,他便也大致锁定了一些范围。
他犹豫的是,王院士说的这个问题,其实并不是他擅长的领域,虽然他也能做,但这篇论文中,王院士他们真正看中的那部分,是陈颂完成的。
如果这是个普通的项目,童一淮一定毫不犹豫地推荐陈颂,可如果是他猜测的那种级别的项目的话,童一淮不确定现在让陈颂接触是不是一件好事。
等了几分钟,王院士问道:“小童啊,是有什么困难吗?有问题你可以直接说,我们看看能不能商量嘛。”
童一淮笑了笑,他思索再三,觉得自己还是不应该帮陈颂做决定,说道:“王院士,实不相瞒,其实论文中你们需要的那部分并不是我完成的,而是论文的一位第二作者负责的部分,我对这部分内容不如他了解。”
“哦?”王院士有些惊讶,他并不奇怪这部分工作是第二作者完成的,他惊讶的是面对这种机会,童一淮还能保持平常心。
虽然童一淮刚刚思索了许久,但他能够看出,这个年轻的眼里没有任何的贪婪,反而似乎是在为他所说的那个第二作者考虑,实在有些难得。
要知道,即便童一淮是唐树茂院士的学生,可唐树茂院士学生多了,也不是人人都能得到这样好的机会的。
童一淮点了点头,说道:“这部分工作是论文的第二作者陈颂完成的,虽然他现在才大二,科研经历也不是很丰富,但能力绝对不比研究生差,并且在他擅长的领域,非常优秀。”
王院士也点了点头,赞许地对童一淮说道:“老唐说得不错,你确实是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你说的情况我了解了,事后我回去了解一下这位陈颂同学的情况。但无论陈颂同学是否能够加入这个项目的研究工作,我们都认为你是个非常优秀的研究员,我们对你的邀请也不会收回,你可以好好考虑一下。”
童一淮郑重道:“谢谢您和项目组其他人的信任,这件事情我会慎重考虑,并尽快给出答复。”
王院士走后,唐院士溜溜达达地回来了,看着似乎有些拿不定主意的学生,问道:“老王都跟你说清楚了吧?你自己是什么想法?想不想去?”
唐院士自己其实是不太参加这些项目的,毕竟他的专长和喜好都不在那方面,但偶尔真的需要人帮忙的时候,他也不会推脱。
他并不勉强自己学生的想法,只要学生不卖国,没有学术不端,没有道德败坏,但以他对童一淮的了解,他觉得这个学生应该是会同意的。
童一淮回过神来,笑了笑,说道:“他们需要的人其实不是我,是陈颂学弟。虽然王院士说,还是希望我能去,不过老师,我还没有做出决定,您觉得我应该去吗?”
唐院士仔细看着自己学生的表情,然后说道:“去吧,你是想去的。”
童一淮一怔,下意识摸了摸自己的脸,“我可能还真有点想去,虽然我对高能物理更感兴趣,但是以前年轻的时候也想过要研究过超厉害的武器,扬我国威来着。”
唐院士哈哈大笑起来,“还以前年轻的时候,你现在才多大啊,也还年轻着呢。”
笑过之后,唐院士又郑重地对童一淮说道:“一淮啊,我是认真的。你确实还年轻,而且头脑聪明,你还有很多时间可以去最想做的的事情,用来研究高能物理的时间也还有很多。有件事情现在也可以告诉你了,国家已经决定开始建造我们自己的大型加速器,后面要争取国际合作的资金,我之后的一段时间也会忙这件事情。”
童一淮听了,神色有些振奋,“这是一件好事!”
唐院士笑容温和的说道:“是的,这是一件好事,对我们高能物理学界是,对国家的未来也是。同时这也说明了一件事情,我们国家确实强大起来了,有余力去做这件事情了。大型加速器的建设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不仅是对于高能物理的研究来说,同时还可以为我们吸纳其他国家的高端才人,带动国内相关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很多人觉得,花那么多钱研究高能物理没用,而看起来高能物理也确实是人类看不见摸不着的未来。
于是就有人觉得,国家投入那么多钱进行高能物理的研究,只是成全了某些高能物理学家的前途而已。
但事情不能这么看,正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就像人类必须投资在宇宙探索中一样,纯粹数学、高能物理学、理论物理学等看起来毫无收益的学科,研究的都是未来的东西。
现在人类的应用科技还无法用上它们,但将来总有一天,应用科学进步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如果缺乏了这些理论的研究,就会发现应用科学也失去了理论的依据和方向。
而作为唐院士来说,他研究高能物理,固然有自己的理想在,但绝对不是消费国家的和人民的资源去成全自己一个人的野心和地位,更是为了让自己的国家能够更加强大。
唐院士喝了口茶,对童一淮说道:“大型对撞机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建成的,各方面的协调,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都需要漫长的时间,等到它建成,我也不知道还能继续工作多少年,将来就要靠你们了。”
童一淮微微皱眉,不赞同地说道:“老师,您还年轻着呢。当然,如果到时候你觉得累了,想要多休息休息,我倒是不反对。”
唐院士笑骂了他一句,“你还安排起我来了!行了行了,该干嘛干嘛去,别在我面前杵着了,看着你就烦!”
童一淮知道唐院士是在开玩笑,起身一边往外走,一边说道:“果然老师看久了我的脸就看腻了,看来我以后要少来,距离才能产生美。”
童一淮回去之后也没有拖延,第二天早上就联系了王院士,表示愿意参与项目的研究,但需要几天时间安排一下手上的工作,王院士自然爽快地答应了。
陈颂见到王院士又是一天后的事情了,未免被当成骗子,王院士先按照程序联系了院系的领导,当然具体项目内容就没有必要跟院系领导说明了,只说是保密项目。
院系领导见到陈颂的时候,表情也非常得慈祥和蔼,就像是在看着自家的子侄一样。
毕竟就算是在人才辈出的京华大学,天才到陈颂这种程度,大一就参加了国家级课题还是一作,大二虽然只参加了一个省级课题并且是二作,但这不就有秘密项目找上门来了吗?
这样的学生,放在那个学校都是要护着的宝贝,在京华大学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