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章 两小时报告 二合一
这一次的年轻研究员团建活动结束之后,陈颂和童一淮在年轻人之中的评价变得很一言难尽,总结来说就是“那两个大佬啊,能力是真的牛,根本不像是和我们同龄的人,就是对单身狗不太友好,秀恩爱太凶猛了”。
这个不评价不知道怎么传到王院士他们耳朵里的,开会的时候他们还借此调侃了两人一番,不过陈颂和童一淮对此都非常淡定,丝毫不觉得他们恩爱一点都没有什么问题。
当然,其实王院士他们对于他们的关系也没什么太大的意见,虽然有些遗憾他们优秀的基因不能传承下去,但同性婚姻合法化都好几年了,他们都是科学家,也是最敢于接受新的观念的一群人。
再说了,陈颂和童一淮都是年轻人之中的佼佼者,除了他们彼此,很那说还有哪个年轻人能够和他们比肩了,从这个角度来说,他们两人再般配不过。
随着时间的推移,关于材料的实验有了新的进展,具体来说其实是陶瓷材料的实验有了新的成果,崔院士虽然还是没有放弃对其他材料的实验,但重心毫无疑问地转移到了陶瓷材料上。
大家紧赶慢赶,总算在全国数学家大会之前把最终的结果做了出来,多次重复实验成功之后,实验室里压抑许久的喜悦彻底爆发,大家都做出了许多平时不会做的事情,组内的年轻研究员徐韬甚至还去薅了一把陶瓷组负责人单教授的头发,然后……
所有人愣愣地看着单教授光溜溜的脑袋,还有被徐韬拿在手里的茂密的假发,几秒钟后实验室里爆发出了一阵哄堂大笑。
单教授摸着自己凉飕飕的脑袋,发现隐藏了许久的秘密被曝光,有点笑不出来了。
更笑不出来的是猝不及防揭发了这个秘密的徐韬,他明确地知道,自己做了点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对着单教授尴尬地笑笑,脑子一抽把手里的假发重新按回了单教授的脑袋上。
单教授:“……”
这孩子,是不是缺心眼啊?
实验室里原本已经开始低下去的笑声,在看到这一幕之后,顿时迎来了一阵新的高#潮。
听到消息的崔院士和王院士赶过来之后,走进实验室第一眼就看到了单教授脑袋上位置有点奇怪的假发,脸上闪过一阵愕然,一时失语。
单教授面无表情地把假发整理好重新戴上,只要他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
徐韬欲哭无泪,害怕地把自己缩在了角落了,感觉这可能是自己今年干过的,最了不得的大事。
崔院士轻咳了一声,说道:“听说你们已经找到最适合的材料了?”
单教授面无表情地把刚刚打印出来的实验数据递给崔院士,别以为他不知道,明天他这一头茂密的秀发是假的,他其实秃头的事情,就会传遍整个研究所了。
累了,已经不能再爱了,爱谁谁吧!
单教授的猜测没错,第二天,又完成了一个阶段性的任务,导致大家都很放松的项目组整体变得八卦了起来,大家都在说单教授头发的悄悄话。
至于那位揭发了单教授秘密的勇士徐韬,更是成为了年轻研究员们中间的风云人物,大家都嘻嘻哈哈地采访他手持单教授假发,甚至于把假发直接怼到单教授脑袋上是什么感觉,每次去食堂吃饭的时候,还都会把徐韬让到前排,美其名曰勇士的待遇。
而徐韬只想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单教授有没有社死,他不知道,但反正他是社死了。
顺便一提,最近研究所的伙食提高了一些,并不是换了厨师,而是换了食材。
这事儿还得从田爱国说起,田爱国一直想要给童一淮和陈颂送自己种的农作物来着,但因为两人都不怎么回家,他也就没什么机会送,后来想想觉得不如干脆给寄到研究所这边来。
那一天,研究所里众人瞩目的焦点是童一淮和陈颂,不管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还是研究员们,平时收到的见过的包裹都不少,但第一次见到有人会寄这么多食材过来的,让人想起疫情期间缺吃少喝的某市。
童一淮和陈颂也有些懵,而他们在研究所里也不适合做饭,干脆就把这些事情,全都交给了食堂的大厨处理。
大厨用这些食材做菜之后发现,这些食材还真比研究所自己采购的食材品质更好,而且绿色安全,后来商议之后干脆和田爱国签订了提供食材的协议,虽然田爱国并不能包揽研究所所有的食材需求,但偶尔改善伙食还是足够了。
社死的徐韬不想说话,只好化悲愤为食欲,大吃特吃,几天时间下来,感觉已经重量好几斤了呢。
而因为他吃饭看起来太香了,带动了和他同桌吃饭的其他人,也不由比平时多吃了一些。
这也是因为研究所里做饭的大厨厨艺是真的不错,就连米饭和馒头这样看起来平常的主食,他们都感觉研究所里的吃起来比外面普通饭店的更香。
事实也确实如此,研究所还是希望能够尽量给研究员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的,宿舍建起来麻烦,找几个好一些的大厨却不难,而米饭、馒头这种看似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食物,其实不同的人不同的食材做出来的成品吃起来那也是相当不同的,大厨做出来的就算是米饭和馒头,也是不同的米饭和馒头啊。
不过研究所食堂里的美食,陈颂是暂时吃不到了,他此时已经离开研究所去参加在南方的云洲市举办的全国数学家大会了。
这次童一淮没有和他一起来,因为数学家大会毕竟是正经的科学研讨会,并不能带伴侣,所以童一淮留在了研究所了,只有伍凡他们跟着陈颂一起去了云洲市。
云洲市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很好,四季如春,城市里处处都是柳媚花明之景。
不过虽然没有和童一淮一次,但陈颂这次倒也不算是一个人来的,和他同行的是京华大学数院院长,也是他数学专业的导师智院长。
陈颂在数学界名气不小,不过他到底还是在物理学的圈子里混得比较多,数学方面之和国外几个著名的数学家接触过,对于国内的数学家,甚至包括京华大学的一些教授,他都不太熟悉。
智院长在学业上虽然没有给陈颂提供过什么帮助,但倒也不是那种甩手导师,此时就到处带陈颂认识国内有些成就的数学家们,其中就包括之前带着《数学年刊》去找智院长的那位宋教授。
这届数学家大会的安排是第一天开幕式,然后是晚宴,之后几天才是各位数学家们的讲座。
陈颂作为京华大学的博士生,又是智院长的学生,自然和京华大学的数学家们安排在了同一桌,宋教授也在这一桌上。
宋教授端着酒杯,对陈颂示意,“陈博士,之前我就拜读过你在《数学年刊》上发表的论文,你的学术报告会我也去听了,可惜一直没机会和你面对面交流。其实一开始还是我去找智院长说的你的事情,智院长原本还承诺找到你之后第一时间通知我的,但他后来显然把我给忘了。”
宋教授的语气多少带点幽怨,而智院长当时确实是把宋教授给忘了,此时也有那么一点点的尴尬,说道:“多大点事儿,你用得着记这么久吗?再说了,你着什么急啊,陈颂使我们京华的学生,以后你想要和他交流,机会还多得是。”
宋教授“呵”了一声,看着智院长,“是吗?那为什么这几个月我就没在学校见过陈博士啊?”
智院长一摊手,说道:“陈颂目前在做项目,项目做完自然就回来了。”
宋教授和智院长斗嘴的时候,晚宴已经开始上菜了,一连有好几道热菜一起上来,荤素汤搭配得当,陈颂每一样都取了一点尝了,感觉味道还不错,不过他也没多吃。
这也是他吃宴席的习惯,每一种菜都吃一点,全都吃过一遍之后就饱了,不然一开始就吃饱了吃不下,后来又没有话题跟别人聊的话,会显得很尴尬。
每一道菜都尝过一点之后,下面的菜还没上来,陈颂放下筷子拿了一个放在每一个人餐具旁边的草莓果篮里的草莓开始吃了起来。
这个草莓果篮,大概也算是这场宴会的特色了,不像是一般的果盘是放在大盘子里的,而是放在了一个小小的竹编的精致小篮子里的,每个位置都有一小篮,每一篮子大概有十来个草莓的样子,味道闻起来很香。
草莓每一个都是精挑细选的,非常漂亮,而且也没有丝毫磕碰到。
陈颂尝了尝,味道也很甜,和他以前在田爱国那里吃到的草莓不太一样,只能说各有千秋。
此时宋教授已经停止了和智院长的斗嘴,笑眯眯地看着陈颂,问道:“这个草莓不错吧?”
陈颂点点头,一点都没有不好意思地询问道:“宋教授,您知道这些草莓哪里可以买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