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章 访谈 二合一 - 跑团后我成了科研大佬 - 暗夜公主 - 科幻灵异小说 - 30读书

第089章 访谈 二合一

下面顿时传出爆发出了一阵笑声,不过笑的主要是来听课的学生,反正他们就是旁听的,什么作业考试,和他们都没有关系。

而陈颂正经地学生们就有点笑不出来,总觉得陈教授语气虽然平常,但态度有点认真的。

至于陈颂的记忆力到底如何,他们并不怀疑,但凡能够被称为天才科学家的人,即便不能过目不忘,记忆力也差不到哪里去。

当然,这毕竟是第一节课,而且还是菲奖得主的课,别人想上还没机会呢,倒也没有人第一节就逃课,他们只是本能地预感能说出这种话的老师,应该都是比较严格的。

学生们下意识地对严格的老师有些犯怵,人类本能力总是会更喜欢轻松一些的生活的嘛。

而陈颂也确实并不是在开玩笑,他拿出点名册开始点名,并要求每一个没点到名字的学生站起来让他认一下脸。

数学专业一个班有三十个人,其中有男生正好有二十个人,女生十个人。

他们之中有些人很兴奋,觉得这是个很好的机会,运气这么好分到陈颂上课的班级,要是再能好好表现让陈颂记住自己将来如果在数学界继续发展的话,说不定能有一个不错的开端。

也有完全没想这么多的,他们的兴奋纯粹就是因为自己的名字和相貌能够被一个菲奖得主记住,而且出去说菲奖得主是自己的老师,也是很能吹的一件事情啊。

当然,不管是在什么样的学校,都存在混日子的咸鱼,他们就有些愁眉苦脸了,严格的老师就是咸鱼最害怕的老师。

点完名之后,陈颂大致记住了所有的学生,继续说道:“为了方便教学安排,我将在本班学生之中选择一名助教,有工资的那种,感兴趣的学生可以给我发邮件报名。”

接着,陈颂转身在背后的白板上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邮箱地址。

陈颂的字迹很漂亮,美观又能让人清清楚楚地看明白他的写的内容,学生们――不管是旁听生还是本班学生都低头抄下了他的邮箱地址。

在转过身,陈颂说道:“我要给大家上的课程是数论基础,名字非常直白,要讲的就是数论的基础,在座的各位都是数学系或者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那么有谁能告诉我,什么是数论?”

这个问题并不困难,下面很快就有许多学生举起了手,陈颂扫了一眼点了一个他之前点过名的本班的学生。

那是一个叫做孟三朝的学生,他马上站了起来,大声答道:“数论是专门研究整数的性质的纯粹数学的分支。”

陈颂点点头,再白板上写了数论这两个字,“请坐。孟同学说的没错,数论研究的是整数的性质,它是数学原理基础中的基础,所以将之称为‘数学女王’,著名的数学家高斯也将数论称为‘数学的皇冠’,可以想象数论在数学中的重要性。而我们这门课程的,要学习的就是数论研究的基础,包括可除性理论和一些比较重要的函数。”

说到这里,陈颂微微一笑,说道:“都是一些很简单的东西,只要同学们上课认真听讲,认真完成作业,相信大家都能学好这门课程,在期末拿到一个优秀的分数。”

下面的学生都没有说话,不知道该不该相信他口中的“很简单”,毕竟菲奖得主口中的很简单的东西和他们理解的很简单的东西,可能不是一回事。

陈颂也不需要他们的回应,继续说道:“同学们手里都有《数论基础》这本教材,这本书里面的一些题目非常有意思,虽然我不会作为作业布置,但希望大家能够好好完成。旁听的学生如果没有这本书,但对课程和题目感兴趣的,建议可以自行去书店或者网上购买。”

说完这些,陈颂正式开始讲解课程内容,他没有翻开教材,直接在白板上写下了一连串定义的数学表达,“首先我们要讲解的是整数的可除性。这个大家应该很好理解,但初等数学中就有所涉猎,我就不多做解释了,这节课主要讲的是整数可除性的性质和一些相关的定理。整数可除性的第一个性质,就是商具有唯一性……”

毕竟是第一次给本科生上课,陈颂还是讲得很细致的,除了他觉得实在非常简单不需要证明的东西,否则他都简明地写了证明的过程,并且还讲了几个例题。

下课的时候,旁听的非数学系的学生们都感觉,好像是真的不难,他们都听懂了,挺简单的样子,兴致勃勃地决定下来继续早点来抢位置听课。

而数学系的学生们听到他们的讨论,脸上不由露出了一言难尽的同情表情。

上了一节课就觉得简单什么的,这些人可真是太天真了,数学就是这样的,开始的基础的东西看起来总是特别简单,但是到了后面你就会发现――老师,我们说是同一种语言吗?

而回到自己办公室的陈颂感觉也很不错,有课题组研究员询问他第一次上课的感受,他说道:“还不错,学生们听得都挺认真的,看起来也都能理解。”

在场的研究员笑而不语,数论基础他们没记错的话,开始的部分确实挺简单的,听不懂的不是智商有问题,就是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而能考上京华大学的学生,至少智商不可能有问题。

不过谁都没有给陈颂泼冷水,陈教授虽然成就不低,但年纪还小,经历也比较少,慢慢的就明白了。

之后的两天时间,陈颂收到了一些报名自荐助教的邮件,他首先把那些就简单说要报名的排除掉了,从附上简历和自我介绍的学生之中考察了一番,最后选择了他那天上课的时候叫到回答问题的学生孟三朝。

孟三朝主要的工作是帮陈颂收作业,虽然说现在很多学科的老师都要求作业直接发邮件的,但考虑到数学各种公式符号比较多,手写搞不好比打字还快,所以陈颂要求手写作业。

等到陈颂安排好所有工作,时间就到了周末,正好是他和童一淮要是上访谈节目的时间。

其实这种访谈节目,一般来说收视率是不高的,不过这个节目比较有想法,总是会带一些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比如说这次的话题就是陈颂他们参演的那个《大国崛起》影片,而且还是直播,还有一个弹幕提问环节,多少能够挽救一点收视率。

不过这个访谈节目到底是正规的,而不是那种为了流量没有底线的,所以在正式开始录制之前,主持人还是会和嘉宾沟通有什么问题不能问的,在筛选网友的问题的时候也不会选那种太没有底线或者嘉宾明确不想回答的问题。

难得一个放假的周末,陈新雨和李悦一起坐在电脑前开着访谈节目的直播间,等着陈颂出来。

画面切入舞台,首先出场的是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宫蓝,一个穿着女士西装套裙、化着淡妆、脸上带着淡淡微笑的年轻女子。

她主持这个访谈节目也已经有几年时间了,是央媒比较资深的主持人之一。

一段简单的开场白之后,宫蓝说道:“本期节目我们请到的嘉宾是菲奖得主、京华大学数学系教授陈颂和京华大学物理学副教授童一淮,有请陈教授和童教授。”

陈颂和童一淮面带微笑从后台上来,在宫蓝对面的沙发上坐下,两人穿着同款不同色的正装,一看就是情侣装。

请陈颂和童一淮做了个自我介绍之后,宫蓝说道:“陈教授、童教授,你们都是非常年轻就为国家的科研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科学家,你们知道,在我们这些普通人眼里,科学家的世界都是非常神秘的,而你们这种年轻的科研天才就更神秘了。我很好奇啊,你们是什么时候决定要走上科研道路的呢?”

陈颂想了想,说道:“可能也没有什么具体的决定吧,我中学的时候就对科研感兴趣的,正好我成绩还不错,家里条件也还科研,我的家人也支持我,当时大概就有个模糊的想法,希望将来能够往学术圈发展。”

童一淮:“我和师弟不太一样,我应该是很小的时候就确定要往学术圈发展了。我小的时候,我父母都很忙,没空管我,也不放心把我交给家里的保姆,就把我送到了爷爷奶奶的身边。我爷爷也是个科学家,家里的邻居都是各个领域的学者,我应该从小就比别的小孩聪明一些,在那边有能够接触到很多的知识,所以我慢慢产生了兴趣。”

宫蓝:“两位都很谦虚啊,我之前也了解了一下两位教授在中学时代的成绩,听说每次考试都是第一,而且高考的时候都是当时那届的理科状元。另外我听说大多数人的科研大跑路都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的,但我了解到,两位教授在本科的时候就已经参与了很重要的课题,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吗?”

陈颂和童一淮相视一笑,还是先开口说道:“确实是有些契机。我当时能够参与课题的机会比较巧合,而且是师兄带我进组的。”

陈颂把自己和童一淮之间的相识的故事大致讲了一下,又说道:“这次的机会对我来说非常重要,在课题组的那段时间,我的进步非常大,师兄也一直在指导着我。也因此,我后来才有了更多的机会。”

童一淮:“虽然师弟这么说,但我还是要澄清一点,其实以师弟的能力,即便没有这次机会,他也是能够崭露头角的,只是时间可能会晚一些,我很高兴能够成为师弟在科研道路上的领路人。”

说着,两人又是相视而笑,空气中充满了粉红色的泡泡,宫蓝莫名觉得自己好像有点多余。

接着,童一淮继续说道:“至于我自己的话,其实倒是没什么特别的,真要说的应该就是走后门吧。我以前就和我的老师唐树茂院士,后来进入京华大学学习之后,老师觉得我的能力还行,就问我要不要去他的课题组打杂,那我肯定愿意啊。”

宫蓝一瞬间有点无语,“两位教授之间的缘分真是让人羡慕啊。陈教授,我了解到,您一开始研究的方向是物理学,当然现在您也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毫无疑问,您在数学领域的成就更加让人震惊,那您现在是否又把重心转移到数学领域呢?您如何平衡在两者上花费的时间呢?”

陈颂说道:“这个问题其实我之前也谈过,我对数学和物理同样感兴趣,两者都不打算放弃。就目前来说,我确实是同事在进行数学和物理学的研究,要说在上面花费的时间的话,可能花费在物理学上的时间会更多。但是和数学这种纯粹理论的学科不同,物理学就算是理论研究,也很完全抛开实验和观测的依据,有时候需要更多客观条件。”

宫蓝问道:“您的意思是,我们的实验和观测手段,限制了理论物理学的发展吗?”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