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王勃 - 唐诗三百首鉴赏 - 雅瑟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7章王勃

第7章王勃

诗人名片

王勃(650—676)字号:字子安

籍贯: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

作品风格:清新流畅,质朴自然

个人简介:王勃生长于书香之家,祖父是隋朝时学者王通,叔祖是唐朝诗人王绩。自幼聪颖,好写作诗赋,被当时人称为神童。高宗乾封元年(666)科试及第,被授予朝散郎一职。当年,又被沛王李贤征招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为作《檄英王鸡》,被高宗逐出王府。总章二年(669),王勃离开长安,游历蜀地。咸亨三年(672)王勃返回长安,第二年,王勃做了虢州(今河南省灵宝县)参军。不久,王勃因罪被判死刑,后又遇大赦得免一死。但王勃的父亲却因此事而被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秋,王勃从龙门老家南下,前往交趾看望父亲。在途径洪州时,遇到滕王阁大宴,并在那里写出了《滕王阁序》这一名篇。第二年在去交趾渡海时,不幸溺水而亡,年仅二十七岁。

他是初唐四杰之一。王勃的著述很多,曾撰有《汉书指瑕》十卷,《周易发挥》五卷,《次论语》十卷,《舟中纂序》五卷等,但都已佚失。现存有《王子安集》,收录有诗、赋、文、序等,诗文多为五律。王勃主张文学实用,他一改上官仪绮丽的诗作风格,创作“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的诗文,对扭转当时诗文绮靡风气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1,万里念将归。

况属高风晚2,山山黄叶飞。

【注】

1悲:怀想。

2高风:指秋风。

山中

【赏析】

这是一首旅愁的诗,大约作于诗人被废斥后,游历蜀地这个时期。内容充满了思念家乡之情。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意思是,长期滞留在长江边,诗人在这有万里之遥的他乡一直思念着家乡。这两句中“长江”和“万里”是从空间上表述自己远在外地他乡,归家的路途遥远。“已滞”和“将归”是从时间上表明作者长期滞留他乡,还没有归去。“悲”和“念”则是直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

“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这一联是通过写景,表达自己内心因思乡而凄楚的心情。这是诗人在山中望见的秋景,秋季里的秋风萧瑟、山山的黄叶飘零。这些景物描写,既是景物的实际描写,同时也表现的是诗人内心的萧瑟、凄凉。正因为诗人长期漂泊在外,所以,内心因为思念家乡而分外悲凉,又看到了秋天万物衰落的秋景,更增添了诗人思乡的愁绪。结尾这两句诗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耐人寻味。

而王勃还有一首和这首极为相似的描写游子思乡的诗,《羁春》:“客心千里倦,春事一朝归。还伤北园里,重见落花飞。”只不过这首诗写的是在春季时羁旅愁思。

后人点评

《唐人万首绝句选评》云:“寄兴高远,情景具足。”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1

王勃

城阙辅三秦2,风烟望五津3。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4。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5。

无为在歧路6,儿女共沾巾。

【注】

1杜少府:杜是人的姓名,少府是官职名,为唐朝的县尉。蜀川:指今四川崇州,又有作“蜀州”,但据《新唐书?地理志》中记载:蜀州,“垂拱年析益州置”。而垂拱二年时,王勃已经去世十年了,所以,应为“蜀川”正确。

2城阙:指长安城。三秦:古时为秦国,秦国灭亡后,项羽把这里分为塞、翟、雍三部分,分给秦国三个降将,所以称为“三秦”。这里泛指长安城附近地区。

3五津:指四川岷江古时的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五个著名的渡口。这里用五津代指四川。

4宦游:在外做官。

5比邻:邻里,乡里。

6歧路:告别、即将分离的地方。古人送行,常常在大道的岔口处分手,告别的地方被称为歧路。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也是送别诗中的经典作品。

首联“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第一句“城阙辅三秦”指的是三秦之地保护着长安城。点出了送别的地点。“风烟望五津”意思是在遥望烟云缭绕、辽阔无边际的蜀地。这指出了友人杜少府即将去的地方。本来两个毫无关系的地方,因为送别联系在了一起。诗文开头没有提离别,但是,通过对这两个地方的描绘,自然流露出了诗人对朋友远去他乡的不舍和伤别之情。开头这一联给我们展现了壮阔的境界,这样的意境和一般诗文的表现伤感离别意境的诗句有所不同。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彼此离别时的情谊如何?然后诗人顺着这句诗开始抒发离别的伤感,但是,诗人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以一句“同是宦游人”从侧面表达这种不舍,诗人抑制住了内心的感伤,转笔说不必太伤感了,我们都是在外漂泊任职的官员,离别是寻常的事情。以此自慰。

接下来,诗人写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整个感情基调变得爽朗、豪迈。即使是相隔很远我们还是知己,即使在天涯海角我们之间的感情也还像邻居一样亲近。那么,长安到蜀地的距离又算得了什么呢?这充分表现出了诗人豁达和大气,不拘泥于儿女情长,其中壮阔的气势、爽快的声音,让人读来开阔明朗。

结尾两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必在告别的地方,像小儿女那样泪流哭泣。这一联总结是第三联的结果。既是对朋友杜少府的娓娓叮咛,也是自己心迹的告白。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也是一首离别诗,离别诗有惜别和壮别之分,而以惜别居多,例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而这首诗一改离别诗惯有的酸楚、伤感,而是用质朴自然的感情,奔放横溢言辞,把离别写得很真挚、旷达,让人耳目一新,属于壮别,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也和这首诗一样是壮别诗。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了经典名句。

后人点评

《批点唐音》云:读此诗“乃知初唐所以盛,晚唐所以衰”。

滕王阁诗1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2,佩玉鸣鸾罢歌舞3。

画栋朝飞南浦云4,珠帘暮卷西山雨5。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