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9章 - 穿书之炮灰要活到大结局 - 霜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99章

陶安陵慷锵有力地说道:"这考验既然是跟立太子有关,那肯定离不开治理国家。但治理国家何其艰难,上有三省六部,九寺五监,下有州曹县乡。但以王爷的身份,私以为恐怕会在六部中设下考验。毕竟六部职责分明,承上启下,是最能考察出王爷才能的地方。"

萧景辞眼神一亮,"不错不错,安陵所言极是。就是不知是这六部单独考验,还是一起?不过明日早朝恐怕就能知晓了。"

陶安陵笑道:"王爷德才兼备,不管是什么考验都一定能够胜出的。"

萧景辞和煦地笑道:"希望如此,到时恐怕还需要安陵的帮助。"

陶安陵立即回道:"荣幸之至。"

......

第二日的朝会上,因为节日狂欢,晚上睡得迟早上又起来上朝的大臣们都有些疲倦。在朝臣启奏,没有什么大事后。晋德帝示意旁边的汪录宣旨。

汪录上前一步,展开圣旨宣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年事已高,于政事恐有心无力,遂欲立太子。然两位皇子皆是聪慧机敏之人,取其一位恐伤和气,于国无益。为保公平,现令两位皇子到六部轮值历练,四月一期,众臣监督,取其出众者为太子。即日起,镇北王到礼部任职,梁王到刑部任职。钦此!"

朝堂先是安静了片刻,然后瞬间嘈杂起来。朝臣对晋德帝的安排都是一脸无措。促不及防之间,大臣们就想找身边的同僚商量一下。

萧景瑜虽然也感到吃惊,不过他很快反应过来,上前领旨。萧景辞也同样很快反应过来,一起上前一步。

萧景瑜:"儿臣遵旨。"

萧景辞:"儿臣遵旨。"

既然王爷们都同意领旨了,大臣们有想要劝皇帝收回成命的也闭嘴了。他们一致行礼道:"臣等遵旨。"

晋德帝看着堂下的两个儿子,再看不再说话的众臣,眼神深邃,不过面上还是满意地点点头。

既然要到六部任职,萧景瑜下朝后就顺势跟着礼部尚书到了礼部衙门。礼部尚书丁章遵从旨意,带着萧景瑜回到衙门,但他心里直犯嘀咕。圣上只说让两位王爷进六部轮值历练,但具体怎么做,也没个章程。

如果把镇北王王真当做衙门里的小官使唤的话,以后万一是镇北王登上高位,想起昔日曾遭小官使唤,估计整个礼部的人都不好过。但若是直接把镇北王晾在衙门里,又不符合圣旨上说得轮值历练。

所以究竟该怎么对待这突如其来降落在礼部的镇北王,尚书丁章一路上都在思索这个关系他未来的问题。

直到回了衙门,他也没想出个所以然。不过他还是客气地把镇北王引到衙门中堂,一边吩咐人去烧茶,一边说道:"王爷,请稍坐片刻,喝点茶。下官还有些事情要处理。招待不周之处,还请见谅。"

萧景瑜环视了一眼周围环境,颔首道:"丁大人有事尽管去忙,如果有本王能帮得上的地方,尽管开口。"

尚书丁章连忙回道:"不用劳烦王爷大驾,只是一些小事。王爷还请先歇息一下。下官先告退。"

丁章留下镇北王在中堂喝茶,连忙退出去。等离开中堂有些距离后,他立即招来两位礼部侍郎,一起商量如何安置这降在衙门里的大佛。

萧景瑜安坐在太师椅上,心知丁章定是去找人商量之后对自己的安排。他一脸平淡,仿佛事不关己。然而他内心还是有些不平静的。究其原因还是这突如其来的六部轮值历练。

他早就收到消息,父皇有心对他们设下考验,择优者为太子。他也设想过究竟会是什么考验?但万万没想到的是,竟然是让他们在六部历练,由百官考察。

不过如今再想这些都没有用了,当下是考虑怎样在历练中脱颖而出,让人心服口服。

萧景瑜看着堂上挂着的"上善若水"字画,心里叹道:礼部吗?

当萧景瑜在礼部衙门思考人生的时候,陶安然在府里忙得没有时间思考一下。

早上陶安然照例睡个饱觉,起来时萧景瑜也已经早早上朝。他一边感慨萧景瑜上朝比上班都早,一边愉快地洗漱后用膳。

他原本的安排是今天在京城里好好逛一逛。毕竟来到这里后除了昨晚的灯会,他都没有在白天好好看看这里的繁华。但他没有想到的是,当他准备出门时,管家王大海就带着几箱书册过来了。

陶安然当时看着这情形,就感觉有些眼熟。好像曾几何时,云州的李管家也曾这样来见他。那时是因为萧景瑜让他掌管中馈,所以李管家把府中历年的账册和府库钥匙都拿来给他。

在陶安然心里想着千万不要是同样的情况时,管家王大海开口了,他先是问安,然后才说道:"王妃,这是府里历年来的账册,还有府库清单。上面有宫里历年的赏赐名录以及送出去的东西清单,以及来往明细。"

陶安然看着比当初云州王府还要多的账册,心里有些发虚道:"这么多?"

王大海笑道:"王妃说笑了,这只是近几年的账单,还有建府前的账册还在后面。本来该在王妃回府的当天就拿来给您过目的,只是东西太过繁杂,所以才拖延到今日才拿来给您过目。"

陶安然的两眼已经开始发晕了,他回府才过了两天的逍遥日子,就又要忙起来了吗?他真后悔当初答应萧景瑜掌管中馈,从此府里的大小事都需要他过目。但如今再后悔也晚了。

看来今天的出行计划泡汤了。

陶安然有气无力地挥手道:"先把箱子抬到院子里吧,我等会就来看。"

王大海连忙应到,然后指挥小厮把箱子整整齐齐地放在院子一角。

陶安然重新坐在桌前,强打起精神。好在他不是一个人,身边还有白露寒露这对能干的助手。白露寒露也都是有经验的人,当初云州王府的账册都能弄得明明白白,如今自然也可以。

所以三人一起,有着之前的经验,倒也忙中有序。这一忙就是一天。而陶安然也一天没见到萧景瑜。

到中午吃饭的时候,桌上只有他一个人时,他才想起没见到萧景瑜。因为往常他们就算再忙碌,也尽量三餐都在一起吃。今日没有见到,难免有些担心。

陶安然原本还想着要等一等萧景瑜,怕他是不是因为太忙忘记吃饭了。还是随侍在萧景瑜身边的小满回来报信,说王爷有事在外面用餐,陶安然这才安下心来用了午膳。

而等陶安然用完午膳,小憩片刻后,就又忙着整理账册。这次直接忙到了傍晚,见萧景瑜也已回府,陶安然这才歇了下来。剩下的账册留着明天再弄。

萧景瑜回府后不久,天就黑了,晚膳也自然摆了起来。

陶安然坐在桌前,一边给萧景瑜夹菜,一边好奇问道:"王爷中午是在哪里用得膳?怎么没回来?"

萧景瑜也给王妃夹菜,闻言回道:"中午是在礼部衙门吃的,东西没有府里好吃。而且我以后除了月旬的休沐,应该都没有时间再与你用午膳了。并且我早上去衙门的时候还要带上午饭在衙门里吃。"

陶安然一脸疑惑,"什么意思?"

萧景瑜回道:"先吃饭,我慢慢和你说。"

接下来陶安然边吃饭边听萧景瑜说了他到礼部历练的事情。陶安然自己的理解就是集团继承人下放基层,从基层做起,最后谁的成绩最好,谁就能当集团总裁。这样既能让继承人了解集团运作,又能让集团里的人见证并服气。

陶安然感慨六部轮值历练果然是个好方法。

不过一想到萧景瑜以后就要辛苦地上班历练了,陶安然心疼地夹了一筷子肉到他碗里,"王爷多吃点肉补补,你以后恐怕要辛苦了。"

萧景瑜笑着接过,然后吃下。中午的饭菜味道实在一般,他吃得不多,早就饿了,所以晚上要多吃点。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