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契书 - 穿越后,我成了五个孩子的恶毒后娘 - 一羽霓裳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52章契书

第152章契书

第一百五十二章契书

到底是在这里生活了这么长时间,对于一部分常识张瑜已经略有了解,大江是一条贯穿了南北的大河。其分支数不胜数,遇到汛期的时候,大江的主流和各个分支有时也会出现了决堤的情况。

张瑜之前也曾经从原主的记忆中对附近的村落有所了解,只可惜原主虽然有着部分原住民有的常识。但是来到了这个村子以后,除去了蹉跎几个孩子之外,跟村子里头的人关系并不算好,因此很多情况根本就不了解。

“我知道你这丫头在担心什么,我也知道最近这段时间下的雨委实大了些,但是从前都没有出现过什么问题,如今更不会有!”

婶子听着家中长辈说完以后,这才伸手,笑眯眯的拍了拍张瑜的手背。

张瑜只能垂下了眼眸,在魏川将证据送往了京城,交到了襄王的手里,朝廷派人来调查贪墨和决堤一事之前,张瑜并不能将筑堤中间早就已经塌掉的事情随意地宣扬出去。

于是在瞧着众人打量或是和善的神色间,张瑜也只能头疼的揉了揉眉心。

原本是打算尽早解决了这里的事情,尽早回去,可这么一来一回的耽误了一会,眼看着马上就要到了用午饭的时间。

张瑜如今回到了村子里,给张婶儿一家带来了好些厚礼,在接近午饭的时候,自然就由家中的长辈出面,直接就把这母子二人留下来,一起用了顿饭。

用饭的时候,张瑜迎着众人好奇的神色,于是简单的将自己在县城里头做生意的事情说了说。

为了避免在张瑜面前拿不出手,张婶儿家里头可是将自己原本打算留到年节前后,再拿出来的腊肉,直接就扔到了锅里。

再加上前些日子刚刚交换回来的一部分新鲜蔬果,由屋子里头的几个女人亲自下厨,倒是勉强做出了一顿还算丰盛的午饭。

起初一家人还有些担心,在张瑜已经成为了跟她们完全不一样的贵人以后。看到了这些简陋的饭菜,会不会心生不满。

然而,瞧着这母子二人都没有任何变化的时候,婶子一家才不着痕迹的松了口气。

直到张瑜放下了手里的筷子。

之前一直都没怎么说话的,张婶儿家里头一个亲戚的儿媳妇。这才有些别扭的戳了戳自己身边的男人。

然后,张瑜就瞧着这个男人面露难色,两只手有些局促的放在了身前。小心翼翼的看了看坐在面前的人。

“没想到你们在县城里头也能做上这么厉害的生意!既然都已经是大老板了!不知道你们手底下还……”

几乎是憋红了脸,也没把剩下的话给憋出来。

张婶儿在收拾好了碗筷以后,出了厨房就听到了这话,脸色当即就沉了下去。

原是打算开口训斥。

没曾想,张瑜却主动提出:“我手头确实还缺了些人,尤其是缺少了苞米的来源……”

毕竟从各处收购过来的苞米,除去了收购的原价之外,还得算上了在路途中运送和保存的费用。

虽然村落和城镇距离县城不远,一来一回,终归是要浪费些时间,偶尔在苞米受潮的时候,还会看到好些品相不错的苞米,直接就烂在了车里。

今日回到了村子里头,除去了提醒村子里头的人关于汛期的情况之外,张瑜也有意想要和村子里头的人合作。

“目前我们从市场上收购过来的苞米价位大概是这个数,不过一直都找不到稳定的来源……”

话没说全,但张瑜暗示的意味已经很明显了。

张婶儿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下意识的将两只手都放在了面前的衣衫上抹了一把。这才走到了张瑜的跟前。

“丫头,你说这话……该不会是哄我们的吧?”

张瑜笑着摇了摇头:“我怎么可能会拿这种话来糊弄你们?婶子要是不相信,可以问问小远这孩子。”

“我们那间铺子在县城里头的生意还算不错,虽然也有才买了苞米的来源,但偶尔还是会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我知道村子里头的地其实也是适合种下了苞米地,如果婶子不介意的话……”

“不介意!”

张婶儿还没有开口,刚才戳了戳男人的儿媳妇,就已经迫不及待的说道。

“我们不介意的,你要多少?我们可以把一部分田地全部挪出来,种上了苞米!”

虽然抢在了几个长辈的前头开口引来了张婶儿的注意,但这儿媳妇的话,还是说出了屋子里头不少人的心声。

6◇9◇书◇吧

张瑜从自己的袖袋里拿出了一早就已经准备好的契书:“婶子家里头一共有多少地?”

张婶儿看了看张瑜手里头的东西,心里头有些激动,比起每年都要上交粮食作为税收。

本朝的律法还是相当开明的。

除去了上交粮食以外,还可以选择了用第二种方式,以税银来抵押了粮食,只要交足了银子,家里头就不需要再给朝廷上供了粮食。

咽了咽口水,直到这个时候,张婶儿才发现自己有些口干舌燥,要是真能和张瑜签下了这份契书,除了种下来的粮食,每年他们都还能够有这么一笔银子进账。

那可是白花花的银子!

在得知了张婶儿家中的土地以后,张瑜伸手摸着下巴算了算:“婶子要是不介意,以后可以将家中的田地一半种下了粮食,另一半种下了苞米,那些种下来的苞米成熟以后,我会让人按时来取送。”

“今天可以在年初的时候付下一半的定金,在年尾的时候,将剩下的银子一并交送。”

这样的做法可谓公道。

张婶儿几乎要怀疑了自己的耳朵。

一家人喜形于色,激动的看着家里头掌权的长辈,只瞧着几位长辈,缓缓地沉思了一番,最后算是点头同意了张瑜的提议。

张瑜手中的契书一共签了三份,留下了两份放到了张家的手里,另一份则是由张瑜单独收了起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