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不伤人是一种修养,不被伤是一种气场》(11)
若不被世界温柔以待,如何在恶意中安然无恙
1.好朋友在背后说你的坏话怎么办听到好友在背后说自己的坏话,谁都无法忍受,恶语伤人的刺痛感再加上被好友背叛的辛酸感交织在心里,挥之不去又隐隐作痛,反复折磨着被伤害的人。
王薇薇和章小蕙是一对相处多年的好姐妹。可是最近王薇薇却听说,章小蕙经常在背后恶意中伤她。比如说她人品很烂,爱占小便宜……还把她和男朋友爬山、结果无意中进入一个旅游景点的事,描绘成是他们故意逃票。
王薇薇很是生气,想跟她当面理论,又不想把事闹大。她心想:“就算闹了又怎么样呢?”但是心理依然觉得很是委屈。
你被好友说了坏话,很委屈。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向来亲密无间的好友会在背后说你的坏话?过错究竟是在你还是在对方?
如果听到好友在背后说坏话,在伤心之余我们一定会认为自己“知人知面不知心”,错把小人当朋友。别人在背后说我们的坏话固然是一种非常不道德的行为,排除有一些人故意如此,还有很大的可能是问题出在你身上。
有的人在与好友交往时会表现得过于自我。他们妄自尊大、事事都想抢风头,这样的人很容易侵犯身边人的自尊,让人感到厌烦,进而对其产生排斥。如果你恰巧就是这样的人,你妄自尊大的个性很可能会导致你的朋友在背后说你的坏话。
但很多时候,明明你做得很好,掏心掏肺地对朋友好,他们却仍在背后说你的坏话。这个时候,你就要注意了,他们在背后说你的坏话可能另有目的。
背后说你的坏话的人,很可能已经把你视为了竞争对手,想要通过说坏话的方式扳倒你。他们认为,你占据着不属于你的优越位置,是一件很不公平的事,并由此产生了取而代之的想法。所以他们不惜破坏你们之间的友谊,背后给你大肆造谣,让你无法立身。
在背后说你坏话的朋友,很可能是想与其倾听者结成某种意义上的联盟。这个时候,说你的坏话,就成了他们向未来盟友表现自己真诚的一种手段。她交到了这样的朋友,是最让人寒心的,他们把你的隐私当作是一种讨好别人的筹码,来获取自己的利益。并且,这些被讨好的对象一般都是你的对手或仇人,你的隐私到他们手里自然不会有好的事情发生。
当然,也有一些人在背后说你的坏话,只是想找乐子。作为你的好友,他们把你身上发生的一些糗事拿来当笑料,四处宣扬来获得他人的关注。这样的“好友”是最不值得结交、更不值得信任的。
在生活中,当我们遭遇了这些状况,应该怎样处理呢?
朋友在背后说我们的坏话时,先不要急着找他理论,我们应该先反思一下自己,看对方说的那些话是否属实。如果属实,那就说明在与好友相处时,我们有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这个时候,我们首先不能太较真,要冷静下来找到症结所在,然后去加以改正,多花心思去和朋友沟通。既然是好友,相信没有什么隔阂是解决不了的。
即使对方在背后说的话有诬陷的嫌疑,你也不能在怒气冲天的时候找对方理论,你不妨先放一放,让自己的情绪先平静下来,然后抽一个时间,俩人坐在一起好好沟通一下。你可以把你的不满传达给对方,同时,了解对方的诉求,若有不好,就要改正。
当然,如果对方在背后的议论是带着满满的恶意,这就说明你们之间已经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你就不要再抱任何挽回的希望,远离他是最好的选择。
在很多时候,当我们听到好友在背后说我们的坏话时,很容易一怒之下就“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但这样做,无疑将会使情况更恶化。用丑恶的方式对待丑恶的人,最终你也变成一个丑恶的人。所以,好友越是在背后说我们的坏话,我们越是要克制自己,千万不能以同样的方式去反击。
嘴长在别人身上,别人怎么说,我们无法控制,但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就像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得那样:“对他人的看法,应该锻炼出一种淡漠、无动于衷的感觉,这是培养宽容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我们会因为朋友在我们面前表现出新的友善而亲近他,又会因为对方背后的刻薄而产生被欺骗的感觉。所以我们应当学会对他人不要抱有太多的期待,尤其是在道德上,毕竟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2.面对非议,要懂得克制情绪
遭受非议是最憋屈的一件事,这时候很容易怒火中烧、情绪失控。但越是这个时候越要懂得克制自己的情绪,冷静下来才有机会澄清事实,为自己洗白,完成绝地反击。
长期在北京漂泊的小艺过年回家了,亲戚朋友过来串门的时候,总是打听她在外面的生活。有一次,她去舅舅家聚餐,酒足饭饱之际舅舅又问起了小艺的薪水,小艺只能如实相告。舅舅听完后却给小艺算起了账,说:除去住宿、吃饭、出行、社交,基本所剩无几啊。
喝了酒有点上头的舅舅一边算账一边点评当下年轻人“不够务实”的毛病。还说:“要我说啊,这大学就不应该读,花了那么多钱不说,还白白浪费四年光阴,到头来还不是找不到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说完还不忘再举个身边的例子:“咱们老家那个虎子,初中读完就不读了,早早地跟着师傅学修车,现在都成师傅了,大把大把地赚钱,年前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
小艺向来不肯服输,就向舅舅解释起自己的工作。小艺说她上班的公司其实是一个面向全国的新媒体大号,里面人才汇聚,名校毕业生云集,甚至还有“海归”,与这些人在一起能接触到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工资少又怎样,够生活就行了,重要的是以后的发展……
没等小艺说完,舅舅又补了一句:“有什么用呢?最后不照样回来嫁人,哈哈。”小艺顿时气得扔了筷子就走,其乐融融的气氛也被破坏了。
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活得很累,这并非是命运待我们过于刻薄,而是我们的情绪太容易被外界的氛围感染,被他人的行为左右。就比如,当我们遭遇非议时很容易动怒,很容易情绪失控。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些人,平常对你漠不关心,而且对你的辛苦努力全然无视;可是只要你出现了一点不如意,他们就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对你毫不客气地横加指责。非议就是这样产生的。
这是因为,人的喜好千差万别,有人喜欢热闹,就有人讨厌聒噪。人心各有喜好,这点是无法改变的。当你表达自己喜欢的某件事情时,难免会无意中触犯某一些人。所以在这世上,我们不可避免地会得罪他人,遭遇到指责和批判。
如此说来非议这东西本就是无法避免的,它与你是否优秀并没有多大的关系。你见或者不见,理或者不理,在意或者不在意,反正它就在那里“不离不弃”。而且,如果你越是靠近圈子的中心,越会饱受非议。
当一个人对你有非议,你可能会觉得忍忍就算了;两个人对你有非议时,你会试着解释一下你自己;但当越来越多的非议把你包围,让你百口莫辩时,你难免会怒火中烧、大发脾气。其实,越是遭受非议越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当你因非议而大发脾气的时候,那些非议你的人越会幸灾乐祸:“哟!还生气了啊?”当然他们还会再来上一句:“别生气哈!都是为你好!”让你大动肝火之余又多了一层憋屈。这样一来,你就落入了他们的圈套,他们就是想让你动怒,想看你生气时丑陋的样子。
其实,用点心你就会发现,那些背后喜欢指责非议你的,大都是一些不如你的人,你的成功和优秀让他们炉火中烧。你的高度,是他们这辈子都可能无法企及的。所以,为了平息妒火,他们最乐意看到的就是你的失落。
奥利森·马登在其《一生的资本》一书中说:“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无论境况多么糟糕,你都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如果你想在种种非议中不受伤害,最关键的就是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要知道,但凡有所成就的人,无不是能够在种种非议中磨炼自己,让自己一步步地主宰自己的情绪。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你才能优雅而从容地抵御外界非议对你的伤害,完成绝地反击。
非议这种东西,就像一群蚊子,飞在狮子的鼻前嗡嗡作响。你就好比是那头狮子,如果因这群蚊子而动怒,很可能会把自己的鼻子抓破。但如果你能换个心态,把它们视为不存在,就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发生。
3.流言满天飞,如何保护自己不受伤
置身社会、混迹职场,无论你是三头六臂的程序员,还是独当一面的主管、总经理,都难免会惹上一些流言蜚语。这些流言像飞在耳边的苍蝇嗡嗡作响,让你心神不宁却又挥之不去。你试着去反驳、去避讳,但后来却发现,越是反驳、越是避讳,这些流言反倒越是困扰着你。
市场部张经理看中了马莉身上的闯劲,将她调到自己部门作为重点培训对象。由于工作的缘故,他们经常接触,一起出差、一起吃饭。可能因为在一起的时间太多,渐渐地,办公室就传出了他们关系暧昧的流言。马莉经常因为这些流言困扰,甚至无心工作。因此,为了平息这些流言,马莉有意和张经理疏远,也尝试向别人解释,但流言并没有因此消失,反而愈传愈烈。
可以说,流言是人这一生中最“忠实”的伙伴之一,特别是在职场更是如此。不管什么公司,无论何种管理风格,各种关于公司变动、上司私生活、办公室恋情的八卦都时时刻刻吸引着职员的关注。一位资深职场人曾这样说:“我们都司空见惯了,它们成了一种谈资,有时隔段时间没什么八卦可聊,大家们还互相开玩笑:最近的办公室生活有些寡淡呢?”
心理学家认为,流言的产生并不都出于别人的恶意。小团体之间聊八卦、讲闲话、背后议论他人可能只是增进彼此亲密度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小团体间的信任和合作,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友好,获得趣味相投、虚荣满足等感受;而议论的对象一般都是某位领导、名人、竞争对手或者任何我们嫉妒、怨恨的其他人。
现代社会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大多数人都经常处于紧张、焦虑和失落的情绪中,在工作之余讲讲闲话能很好地释放部分紧张的压力,宣泄自己不满的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心理学家还发现:“人们在交头接耳地说别人坏话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内啡呔,就好像我们吃巧克力糖一样,让我们产生愉悦的感觉。”尤其是在互联网通信发达的今天,人们在微信群里偷偷议论某个人时,获得的愉悦感会更加强烈。
面对职场上的流言蜚语,我们大都会选择去澄清;但好多事情根本就说不清,越是澄清,公司里关于你的谈资就越多,结果流言在传来传去中不断添油加醋,直至面目全非,完全脱离事实真相。这个时候,即使你去解释,也没有什么用了。
两年前,一直在外企的陈飞扬被一家民营企业的董事长看中,挖他过去任it部门经理,担负起公司信息系统建设的重任。陈飞扬认为遇到了伯乐,是使出浑身懈数去工作。他不分昼夜,经过几个月对企业的了解,做出了未来三年的it规划。这份策划案经过公司高层讨论认为很有可行性,于是陈飞扬就大张旗鼓地开始信息化建设了。
后来,经过努力,系统软件终于成功上线了,陈飞扬满心成就感地松了一口气。结果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让陈飞扬措手不及的事情。不知是谁在公司内部的论坛上发表了一个帖子,说他在采购中吃回扣。甚至还有人偷偷把这个帖子发到了老板的邮箱中。虽然帖子中说得并不是事实,但老板还是让陈飞扬去说明情况。
在老板面前,陈飞扬也没有做过多的解释,而是把自己收集来的所有材料分门别类地放在了老板的跟前。在一目了然的事实面前,老板不再听信任何谣言。陈飞扬没有去过多的辩解,谣言反而慢慢平息了。
当我们深陷流言时,不予理睬的确能帮我们抵御流言的侵害,但“不予理睬”也是有方法的,并非简简单单地不理不睬。
你首先要知道,公司虽然不是一个可以畅所欲言的地方,但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守住秘密,背后给你造谣、向领导打你小报告的很可能就是你的“死党”。身在职场,要想不被流言伤害,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管好自己的嘴,不该在职场说得千万别说,不该议论得千万别议论。这样可以从根上减少流言的产生。
其次,当流言已经产生,我们要接受现实,不逃避、不掩饰,尤其不要装腔作势、文过饰非。谁都不愿碰上这样的事情,可一旦发生了,该干吗还得干吗,不要随便改变自己的生活规律、生活方式和生活目的。相信时间、正义、真理会发挥作用。
如果可以,我们要去寻求“权威”的支持和理解,比如你的领导,要知道这些人才会真正影响到你的生活、事业和未来发展的。其他人无关紧要,有时候你完全可以不把他们当回事。
流言是世之常态。谁人背后不说人,谁人背后无人说?只要我们在流言蜚语中行得正,坐得直,面对流言不用去解释太多,相信时间会还我们一个清白。
4.行动起来,用事实破解流言
如果身边的谣言已经影响到你的正常生活,这个时候光靠不理睬是没用的,你需要行动起来,用事实给流言迎头痛击,让流言应声而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