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走水
食盒里放着传国玉玺,沈惊松知道吗?
赵衡脑中浮现他将食盒送自己时的神情,那般的云淡风轻,料想他应当是不知道的。
可这是废太子赏的东西,他定会检查过一遍,不可能不清楚食盒里头都装了什么,就转手送她。
他是知道食盒里装着一枚传国玉玺的。
赵衡不由揪紧了衣襟,她心跳得厉害,试图勒紧衣裳以制止此刻的心跳过快。
马车仍旧往前行驶着,车轮碾着路面发出骨碌碌地声响。立夏时不时扬鞭,喝一声驾。
在驶入主道时,车帘忽然被掀开,赵衡探出半个身子,道:“调头,我要回去再问沈惊松一些事。”
“啊?”立夏听话地调转方向,但嘴上却道:“可我们马上就到家了,再调头去沈太傅家里,恐怕天就黑了。”
赵衡攥着车帘,不发一语,待到了沈惊松家门前,马车刚停下,等不及立夏前去通传,她便跳下马车,自己上前敲门了。
沈府门房对她的去而复返颇为惊讶,一面开门,一面道:“您稍等,我这就去通报。”
赵衡却等不及了,一边快步入内,一边摆手道:“不必了,我自己进去见他。”
门房张了张嘴,望着她的背影,想说这样不合规矩,又忆起老管家曾吩咐过,公主来了要视她为府里的主人,便将嘴边的话又咽回去,转过身出门,殷勤地替立夏牵马。
这个时候,夜幕已垂,沈府人丁少,诺大的府里,不见一个人影,亦未闻人声,只有檐下的灯随晚风无声嬉闹,给这府里平添了几分冷清。
沈惊松站在院里,负手于背,仰头望着悬着一轮弯月的夜空。他的背影挺拔,晚风将他衣角吹起,银白月光披在他身上,乍一看,竟似一位欲乘风而去的仙人。
赵衡绕过抄手游廊,看见的便是这一副场景。她本急急而来,见此情形,不由脚步一停。
沈惊松听闻脚步声,回头见是赵衡,不禁一怔:“公主?”
赵衡慢步走过去,站在他身旁,道:“那盒点心,我尝了,很喜欢。所以回来跟你道声谢。”
她本来满腹疑问,想问他知不知道食盒里放了个传国玉玺,想问他为何要将传国玉玺就这么送她了,还想问他许许多多的事情,可见到了人,那些疑问便通通都变得不重要了。
便也不必再问出口了。
“为表谢意,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她侧身,往前一倾,附在沈惊松耳边,轻声道:“我府里那位张显的侍妾,生下的儿子,是武德帝的。”
沈惊松心下一震。她竟藏着一桩这样大的秘密。
他一直知道她瞒着他许多事,譬如她在汴京近郊开了不少武馆学堂,已经培养出一批不错的人,又譬如她借辛家的粮道和邵皇后的赏梅宴调了梁桂两州的边防军进京,还知道如今汴京城里就住着曾为汴京四大公子之首的谢颐。
这些事,她做得隐秘,他便也当不知道。
可他从未想过,她的秘密,竟然是张显的妾室为武德帝生了一个儿子,这样一桩可瞬间乱了宫闱朝政的大事。
而她如今却将这事毫不犹豫地告诉了他,相当于是将性命都交付于他了。
沈惊松面色如常,眸色却沉了沉,融进这浓墨般的夜里。
他不错眼地看着她,慢声道:“这样的秘密,公主不该告诉我一个外人。”
“外人?”赵衡迎着他的目光,唇角掠过一缕笑,悠悠地道:“在我心中,沈太傅早是内人了。”
沈惊松神色一滞。
随后,他伸出右手,攥住她纤细的手腕。
方才还是披着月色不沾俗尘的清冷仙人,如今眼里染上了七情六欲,连呼吸都重了。
赵衡隐约察觉他要做什么,却丝毫没有退避的意思,反而主动往前靠了靠,仰面看着他,莞尔笑道:“沈太傅,我如今是他人妇,你要守礼。”
月光洒在赵衡仰起的脸,愈发衬得两瓣朱唇动人。
沈惊松右手上略一使劲,将赵衡攥至怀里,抬起左手覆上她的后颈,低下头护住她的唇瓣前,咬字清晰地吐出两字:
“不守。”
到了正月十五这一日。
齐雍文一早便去给邵皇后请安,母子二人一起用过早膳后,邵皇后预备去御书房处理朝事奏折时,他问了句:“母后,今日上元节,儿臣想见父皇,给他送碗汤圆。”
邵皇后毫不犹豫地拒绝:“你父皇身上余毒未清,这时候正需要静养。你想给他送碗汤圆,回头我叫人替你送过去便是。”
齐雍文早已料到邵皇后会拒绝他的请求,然真的听到她拒绝得这般果断,心中还是免不了涌上几分失落。
“儿臣想亲自去送。”齐雍文仍想做最后的争取,不死心地道:“母后放心,儿臣一定不会扰了父皇的静养,只是见他一面就走。”
邵皇后面上露出温柔的笑容,“文儿,母后不想骗你,但你也别让母后为难好吗?”
齐雍文抿唇,退了一步:“儿臣把汤圆送到父皇寝宫外,再让人端进去给父皇可否?”
邵皇后也退一步,温柔地点头:“好吧,你孝心可嘉,你父皇知道了定会十分感动。待母后处理好政务,便亲自替你将汤圆送进去。”
待到了傍晚,邵皇后果然履约,叫上儿子,一同前往武德帝的寝宫,锦公公跟在两人身后,端着一碗从未央宫小厨房里盛出来的汤圆。
到了武德帝寝宫外,禁军把守果然森严壁垒,连只鸟雀都难飞进去。
带队的是魏胜,他迎上来,朝邵皇后和齐雍文行了礼。
“今儿上元节,听说宫外有灯会,你怎么不回去陪阿璇?”邵皇后和颜悦色地道,“我记得今儿不是你值班。”
魏胜答道:“禀娘娘,申副将同臣换了班,说今日是他夫人的生辰。”
邵皇后点了点头,转头对锦公公道:“将汤圆给本宫罢。”待从锦公公手里接过汤圆,她方对齐雍文道:“好了,时辰不早,你回去罢。这碗汤圆,母后现在就替你送进去,亲手喂你父皇吃。”
齐雍文却摇头,道:“儿臣还想再陪父皇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