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入冬
果然,闲话几句后,邵皇后再没有提沈惊松复职的事。既无他事,沈惊松也识趣起身告辞。
太子坐在位置上,眼巴巴看着这一抹挺拔的身影走出了他的视线,走出了邵皇后的宫殿。
秋高气爽,天色蓝得像深海,一群鸟雀呼啦从头顶飞过,日头高悬,金辉落瓦,炫目无比。
沈惊松一时间不适应这刺目的日光,微微眯起眼,视线却掠了出去,落在殿门斜对面的夹道小门处。
武德帝身边的内侍卫公公站在那儿,肩膀微耷,遥遥朝他欠了欠身。
沈惊松走过去,卫公公垂首道:“听闻您进宫了,陛下特命咱家来送一送您。”
说是送,实则是要知道邵皇后召他进宫说了什么。
夹道狭长,檐瓦蔽日,这一段路阴暗又清冷。沈惊松往前慢悠悠地走着,“辛苦卫总管走一趟,就跟陛下说娘娘召草民进宫,是为了太子殿下的功课。”
卫公公点头称是,“这两日朝中没什么动静,就是参您的折子快堆满了陛下的案头。”
沈惊松笑了笑,没有在意。
墙倒众人推,他如今失了圣意,仅仅只是多了几封参他的奏折,已是昔日同僚们仁慈了。
“再等等。”沈惊松道,“饵放出去了,总会有鱼上钩。”
“是咱家心急了。”卫公公低声道,“陛下的意思是过了月余,待他气消后,自会恢复您太傅一职。”
沈惊松闻言,面上依旧是云淡风轻的神色,对此结果丝毫不见惊讶。
朝中同僚都道他是一时热血上头冲撞了武德帝,却不知道他惹怒武德帝这一出,其实是武德帝暗示的。
在张显离京的当天,武德帝曾和沈惊松感慨道:“张显一走,朕手下就没有什么能用的人了。”
武德帝用人唯亲,满朝文武如今哪个不是忠于他的人。但他也多疑,如果没电血缘姻亲关系,即便是忠于他的人,只要手上的权利握大了,仍然会猜忌。
譬如张显。
张显走后,手握大权的沈惊松首当其冲,也成了武德帝心头一根刺。
只是沈惊松行事一向周全,武德帝暂时抓不到把柄。但这也正是让武德帝心生忌惮的原因。
沈惊松太聪明了,既无家累又没把柄落在他手上,这么一个人若当心腹养着,时日久了迟早会养成大患。
因此,武德帝这才状若无意地说了这么一句,他知道沈惊松一定听明白言外之意。
果然,沈惊松就随意找由头激怒了他,将手中大权交了出来。
武德帝很满意沈惊松的识趣,私下里向卫公公漏了口风,待过月余他的气消了,自会让沈惊松继续担任太子太傅一职。
至于其他实权官职,就不劳沈惊松再费心了。
卫公公守在夹道,就是奉命来向沈惊松转达武德帝的意思。
但武德帝不知道的是卫公公和沈惊松有私交。且这私交还是救命的恩情。
当初武德帝率军攻入皇城后,宫中一阵大乱,卫公公仓皇出逃时险些死在乱刀之下。
是路过的沈惊松出手救下了他。
此后,卫公公就成了沈惊松安在武德帝身边的眼线。
“除了太傅一职,别的空缺。”沈惊松沉吟着,“就让庄氏族人来补上吧。平日就劳卫总管多在陛下面前替庄氏族人美言了。”
“庄氏族人?”卫公公一惊,“庄氏百年世家,若让他们掌了权,日后您想起复可就难了。”
沈惊松摇摇头,“无妨。”
汴京城中,如今唯有庄氏这样延续了百年的世家,和武德帝以及皇后斗起来时,才能伤及齐王朝的根本。
旁人才好趁虚而入,推翻齐王朝,还复赵氏江山。
卫公公不再出声相劝。
他不知道沈惊松在图谋些什么,但沈惊松从不做无把握的事情。沈惊松既然不担心自己退下后的处境,他也不必去操心,
他只需做好沈惊松托他做的事情。
走完这一段夹道,卫公公便停下了脚步,欠身目送沈惊松离开。
深秋这一时节,只续半月,就入了冬。
入了冬后,因张显被调离汴京,赵衡又深居简出,庆阳公主的名字便渐渐隐没下去,鲜有人再提及。
而沈惊松被罢免后,也慢慢于朝堂上销声匿迹。
此消彼长,魏胜一跃成了武德帝的心腹,赵璇则是邵皇后跟前最说得上话的官眷。这夫妻俩人在汴京里声名鹊起,风头之盛,甚至压过了先前的张显、庆阳公主以及沈惊松等人。
那些在公主府和沈惊松家门前盯梢的商贩,撤了大半,还有一小部分固执地钉在原地,不肯相信这两人竟然甘愿就此清闲度日。
而留下的这一小部分人,大致可分为两拨。
一拨是庄屿派出的。
庄屿曾是赵衡与沈惊松同谋,不肯相信这两人会甘愿就此罢手,清闲度日。沈惊松被罢官后,他在武德帝面前提过沈惊松居心不良,但武德帝却立即冷了脸,斥他无容人之量,沈惊松都被罢免了他还要落井下石。
因此,庄屿只得自己暗中派人盯着赵衡与沈惊松。
另一拨是邵皇后的眼线。
邵皇后并不甘居于深宫只做一个处理宫务琐事管着勾心斗角整日拈酸吃醋的内宅妇人,她既能和武德帝一起打下这片江山,也能同武德帝一样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