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美人
赵衡出城,直奔田家庄的公屋。
因是悄悄的出来,她出府时,和立夏都换了男装,从后门走的,到了田家庄,也没惊动太多人。
庄子里的佃农们都下地干活,余下些老人幼儿在家。见城里方向驶来一辆朴素马车,也没多看。
自打出了齐康乐那事儿,庆阳公主除了在庄子里头挑了些管事,后来又安排了一批外来的管事。
这些外来的管事并不管地里的事情,只管庄子上一些治安琐事,他们不事田地,吃喝都要时常进城采买,马车往来,庄子里头都见惯不怪了。
马车停在公屋前,一身男装的赵衡动作轻巧地跃下马车。
这两个月,她跟着立夏学武,身形硬朗许多。如今一身男装,昂首挺胸阔步,乍一看,还全无女子的娇柔之气。
几个垂髻小儿见了她,都哄然拍手笑道:“来了两个俊哥哥!”
立夏扫一眼过来,挥手道:“好啦好啦,都去别处玩,俊哥哥要理账哩,莫要在这边吵闹,扰了大人做事。”
她在公主府哄陈娘子那孩子哄习惯,怀里时常兜着糖,便掏了一把糖塞给几个小孩。
小孩们接了糖,高兴坏了,满口谢谢哥哥,一转眼就乖乖跑散了。
立夏这才同赵衡一并进了公屋,立夏进来,站在门口处把守,没进院里。
公屋院里,此时立着三十余人。
这些人里,只剩两个是赵衡安排到庄子里来的,余下那些,都是这两个月来从桂州雍州过来的军队精锐。
赵衡缺人用。
只能从桂州和雍州两地调。
但也不敢一次调太多人,容易引起别人注意。
只能一次一个或两个地过来。
两个月时间,一共来了三十三个。
人数少,但这些人是军中精锐,每个都和立夏交过手了,能一顶十用。
众人见到赵衡,都直起腰板子,低低喊了声公主。
他们这些人都是驻守在桂州边界的席家军,对席家和大梁朝忠心耿耿。
如今席家已经没人了,都随先皇自刎于宫城。
自刎宫城前,自家老爷子写了封信给驻守在边界的席家军。
“若江山换姓,赵氏无人,永驻桂州卫国疆土。倘赵氏有后,周护其全,辅以复国。”
写这封信时,太子已出汴梁城。席家老爷子以为太子能活下来。
但世事难料,乱世之中,太子客死他乡,反而是被娇养得天真娇憨的庆阳公主活了下来。
大梁朝史上曾出过一位女皇。女皇在位五十年,期间法治昌明,吏治清明。
而席家军正是在女皇时期整编建部,统帅他们的那位席将军亦是女儿身,因而他们对赵氏遗孤竟是个公主的这件事并不抵触。不像桂州雍州那两位知州文官一样心生鄙视,觉得女子不能成大事。
席家军向来信奉能者居之贤者敬之。
庆阳公主品性如何,天下百姓有目共睹。这样的人,若登九五之尊,是百姓的福祉。
若公主有心复国,席家军愿豁命追随辅助。
赵衡不怀疑席家军的忠诚。
席家满门皆自愿殉国,不留一人。如此忠臣,其治下的军队士兵,也不会是奸佞之辈。
“在场诸位,若论年纪,都长我许多,按礼,我该称诸位一声兄长。”赵衡朝众人矮身施了见长礼。
“殿下不可。”众人纷纷惊吓后退,或是躲柱子后面,或是蹲下身,并不敢受下赵衡这一礼。
赵衡立于院中,眉宇英气,仪态落落大方,并不见一丝扭捏,直言道:“我请诸位兄长千里迢迢奔赴汴梁,目的有三。”
“其一,请诸位兄长潜伏于我名下田庄各处,以管事明目行刺探之事。”
“其二,我在汴梁城中,受制颇多,许多事情无法出面亲力亲为,只能请诸位替我分担一二。我欲开办武馆和学堂,借此招揽文人义士能为我所用。”
“其三,我要开通一条商道,便于运送粮草物资与人力。若能垄断米粮供应,他日起事,复我大梁河山,以粮草遏制齐王朝军队,便能减少我大梁将士的伤亡。”
赵衡说着,目扫众人,神色凝重:“外邦强邻环伺,内乱纷争不断,幸有席家军一直驻守桂州雍州两地,护卫疆土,保百姓无恙,不曾遭外敌侵犯屠城。”
“桂雍两地不能乱,我赵氏江山可以改朝换姓,却绝不允许外敌侵占一寸疆土,屠我子民。百姓无辜,不该再承担战乱之苦,他日我若起事,亦不会从桂雍两地调兵。武德帝不容世家,他与世家之间早晚一战,我只需挑起两方仇恨,借两方内乱相争,耗其根本,再坐收渔翁之利。但成败与否,全仰仗诸位兄长行事了。”
赵衡说罢,躬身抱拳朝众人行了长长一礼。
这一回,众人没再躲闪,皆挺直腰板,受下这一礼,齐齐肃容道:“殿下宽和,是天下百姓之福,我等必不负殿下信任,誓死追随。”
赵衡点点头,道了句兄长们辛苦,便告辞从公屋里出来。
她一趟,只需同大家交个底。余下诸事,自有人安排他们如何做。
赵衡上了马车,立夏立即驾车离开,没有做任何停留。
公屋众人站在院里沉默半晌,有人喃喃道了句:“老子说句不敬的话,若是先皇有公主一半的手段和魄力,这江山也不至于丢了。”
旁边的人连忙伸手捂实了他的嘴:“你可快些闭嘴吧,殿下还没走远呢。”
赵衡出城除了来田家庄,还要去一趟她名下的郊外别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