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王者归来
第236章王者归来中午时分,武元衡拖着有些疲惫的身子回到了自己房间里。关上门来坐到椅子上,他按了按有些肿胀的太阳穴,真有点焦头烂额的感觉。汉王不在的这些日子里,大小的政务军事,全压到了他的肩上。这倒也还罢了。偏偏皇帝使者窦文场等人连日来频频施压,而且汉王连日不归,维州城中军心也有了一些不稳。
武元衡长吁了一口气,眉头不展。
门被敲响,武元衡应了一声‘请进’,墨衣和武琦云走了进来。武元衡慌忙起身行礼:“见过王妃!……云儿,你回来了?”
“哥!”武琦云有些欢喜的上前,吊住了武元衡的胳膊肘儿。
墨衣微微笑了一笑:“武先生免礼吧——汉王,还没有消息吗?”
武元衡摇了摇头。墨衣脸上一阵愁云笼罩,郁郁不乐。武琦云也皱起了眉头:“还没有消息呀……”
正在这时,院子里传来野诗良辅的怪叫:“先生、先生!这他娘的还没完了!”没有旁人时,野诗良辅总是称呼武元衡为先生。话音未落,他高大的身躯就闯进了屋内。卜一眼见到墨衣,他愕然一愣马上收敛起来行了一礼:“王妃在此……末将无礼了。”
“没事。”墨衣笑容苍白,摆了摆手说道,“出什么事了?”
野诗良辅面带怒容看似又要大骂出口,好不容易调整了口径,说道:“王妃,长史,那皇帝又派了使者来给汉王宣旨,正嚣张得要死的堵在刺府衙门那里,非要见到汉王不可。窦文场那厮这下神气了,正在刺史衙门里胡说八道。末将气不过,险些将他的嘴给撕了。高固将俺撵了出来,请长史回去应付。”
武元衡眉头一皱:“又有朝廷使者来了?……”
墨衣轻哼了一声:“武长史,我陪你一起去刺史府。”
武元衡微微愣了一愣:“是……王妃先请。”
一行众人到了刺史府,远远就看到近百名红甲黄袍的御林军卫士,在府外站成了队列,有些不怀好意气势汹汹。窦文场则是昂然的站在刺史府堂中,背剪着手来回的踱着步子,一副趾高气扬的样子。在他旁边,站着几个面生的宦官,其中一人手里高捧着一面金黄的圣旨。看来应该就是刚刚赶到维州的朝廷使者。
野诗良辅在一旁低声嘟嚷道:“俺就是看不惯这群阉狗的混账模样!敢情是咱们没有给他们多少好处,一直在处处为难我们。维州这里刚刚添了几万张嘴要吃饭,哪里还有闲钱来喂养这些杂碎?”
“噤声。”武元衡摆了摆手,大步走上前去。对着窦文场和那几个宦官拱手行了行礼,说道:“不知窦大人和几位贵使,今日前来有何公干?”
“哼,武元衡,你好大胆子!”窦文场不无嚣张的说道,“连日来,你一直推说汉王正在赶回维州的路上。这都要过去半个月了,还不见人影。现在,皇帝又派了使者过来了,专请汉王来接旨。我看你这次如何推搪。
武元衡不动声色,平声静气说道:“汉王身为剑川军统帅,军务十分的繁忙。他外出办事,我等做臣下的如何料定他的行踪?贵使既然前来,就请在维州小住几日。等汉王归来,自有分晓。”
那个拿着圣旨的宦官上前一步,面色阴沉的尖声喝道:“本使奉皇帝陛下之命,专为汉王宣旨而来。普天之下,还未见过避旨不接的臣子!武元衡,限你在明日此时之前,将汉王请来接旨。否则,本使即刻回报皇帝陛下,就说剑川节度使汉王避旨不接;属下官将合力搪塞,阻挠软禁天使,意图不轨!”
“放你娘的鸟屁!”野诗良辅按捺不住,老拳挥起就要冲上前去。窦文场身边的那些御林军士个个厉喝一声拔出一半刀来。厅中的剑川军将士也齐身而动,看似就要火并一场了。
墨衣走进了议事厅,一扬手娇斥道:“慢着——野诗良辅将军,还不退下。”
野诗良辅和剑川军将士见到汉王妃出声,自然是乖乖的退了下去。那些御林军将士则是个个感觉眼前一亮,眼神就像被磁石吸引住了一样,再也难以移开。一身盛装惊艳绝伦的墨衣,几乎让他们个个呆立当场。
窦文场和那几个宦官,却是表情极其复杂的瞟了墨衣几眼,各自移开了眼神。对于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人,他们总是特别的反感,甚至还有那么一点仇视。
窦文场有些不甘心的哈了哈腰拱起手来:“见过王妃。”那些宦官和军士一听说是王妃,纷纷行礼不迭。
“免了。”墨衣拿出了当女王时的那种仪容姿态,颇有些傲慢的扬了一下手,说道,“窦大人,诸位贵使。汉王殿下军务繁忙,一时不在维州城中。若不能及时接旨,我在这里代他向诸位赔罪,也请皇帝陛下体谅。诸位若是不嫌弃维州穷苦,我这个汉王妃待客无道,就请在维州城中少住几日,等殿下回来再宣旨又有何妨?”
“这……”宣旨宦官眼睛滴溜溜的转打不定主意,将眼神投到了窦文场脸上。
窦文场干笑了两声,说道:“王妃见谅……倒不是小人不肯给王妃行方便,只是……我们都是替皇帝办的事,又不是我们自家的私事。皇帝在那头等着回报消息决断国家大事。我们就是一辈子住在维州也没什么不乐意的,可是皇帝他老人家可不等哪!”
“那也行。”墨衣转过身来背对着他们,慢条斯礼的说道,“野诗良辅将军,给窦大人等人带路,送他们到前线战场,给汉王殿下宣旨去吧。不过我可要提醒窦大人一句。战场凶险万分,只要你们出了这个维州玄门关,你们的安危我们可就负不了责了。吐蕃的铁骑连日滋扰,如果碰上了,也只能怪你们运气不好。”
窦文场等人心中齐齐一愣:好厉害的女人!放我们出城去宣旨,又用吐蕃人来吓唬我们。我们只有百余名御林军卫士,遇到成批的吐蕃人,那还能有命?这下倒好,成了我们不敢出城宣旨了……
窦文场眼睛里闪过一抹寒光,阴阳怪气的低声说道:“小人不和王妃磨嘴皮子了。明天这时候不见汉王,我等就回长安,如实向皇帝陛下禀报。”
墨衣转过身来,凤眼一瞪面带寒霜的低声厉喝道:“尔等肖小,只顾着一己得失!让陛下与汉王反目,对你们有什么好处?”
窦文场等人只顾低头阴笑,也不予回驳。窦文场更是大摇大摆了扬了一下手:“我们走。”
野诗良辅怪眼怒瞪,几乎就要上前几刀劈了这几个阴人。正在此时,西北方向传来了一阵号炮惊响,更有阵阵吼声传来。
众人齐齐一惊:“有战事?!”
武元衡等人正欲快步奔向玄门关,一队马卒正奔到了刺史府门前,翻身滚落下马大声疾呼道:“汉王殿下回府!”
“啊?!——”一时间,呼声四起。欢喜、惊愕,不一而足。墨衣更是不顾形象的翻身骑上了来使的快马。众人只看到一身王妃盛装的墨衣,骑着一匹大黑马如一团彩云般直朝玄门关奔去。
武元衡的脸色终于舒展开来,转身对着呆愣当场的窦文场等人徐徐说道:“诸位,汉王殿下回来了。请准备宣旨吧。”
“哦……是、是……”窦文场等人就像是泄了底气一般,顿时没了丝毫威风。
玄门关前,已是人山人海。李世民换了一副鲜亮的衣甲,骑着擦洗得干干净净的青骓马,左右带着李愬与马勋,昂然走进了城中。眼看着消失了半月之久的汉王去而复返安然无恙,唐军将士发出了阵阵欢呼,城头上放起了号炮,如同欢庆胜利。
拥挤的人群之中,一团彩云如同排浪开涌一般的奔来,众人齐齐给她让路。李世民远远看到,不由得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墨衣……
“汉王!——”远隔数十步远,墨衣就忍不住大声呼喊起来,眼睛不由自主的就湿润了。唐军将士对于这个女中豪杰本就早早有了认同,这时跟着一起起哄的欢呼道:“汉王、王妃!”
墨衣策马奔到李世民马前,早已是泪眼婆娑。李世民也颇为开心的哈哈一笑,拉住她一只手,另一手托住了腰,用力一把将她提了过来,二人同乘一骑。唐军的欢呼声更大了。墨衣也全然不顾人多,蜷缩在李世民的怀里,双手紧紧抱住了他的双臂。
玄门关前,越发的热闹。以至于队伍进城的速度变得极慢。不久武元衡等人赶来维持了一下轶序,才让汉王等人迅速的进了城来。
6◇9◇书◇吧
武元衡、高固和野诗良辅等将,一一前来参拜。李世民见了这些人,自然也是高兴。又听闻窦文场连番在维州大闹,而且朝廷又派了使者过来,不由得心中一阵冷笑:“走,去瞧瞧他们。”
窦文场等人恭身垂手站立在议事厅外,各自一脸谄笑的对李世民拱手行礼:“见过汉王殿下。”
“免了。”李世民信步不停看都没多看他们一眼,径直走到了议事厅中。
窦文场等人心里一阵打鼓,怯怯的跟了进去。
“汉、汉王殿下,请接旨。”宣旨宦官像做了贼一样,胆气不足。
李世民漠然的冷笑了一声:“臣接旨。”
第二份圣旨与第一份对旨的内容出入并不太大,也是催促汉王早早罢兵,与吐蕃修好。并尽早送回俘虏与马匹。而且,这份圣旨的言辞激烈了许多。虽然没有明说,却大有责怪他再次出兵、违备圣意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