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喜事4 - 我妹妹是林黛玉 - 则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七章喜事4

第八十七章喜事4

虽然话说的委婉,但是老太太还是听出这个意思了,估计宝玉那里又出事了,在外孙女儿和孙子之间,老太太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孙子,立即站起来跟宝琳说。“家里有事儿,我们先回去了,过几天我再来看黛玉。”

宝琳赶快殷勤的把她们送了出去,听着老太太的意思是过几天还要再来,心里面顿时有点烦躁,心想:黛玉接不过去就要自己过来,他们家的人怎么就这么厚脸皮。

老太太上了马车,也只有探春陪着上去了,王熙凤因为忙了几天,老太太让她带着另外两个姑娘坐到后面那辆马车上去,不用跟在旁边伺候了。

等到车夫挥动鞭子,老太太坐了一会儿之后说话了。“今日你看见你林姐姐的排场了吗?”

探春在一边乖巧的回答:“看见了,这真的是富贵之极,我这么久了都没看见过,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林姐姐那里也不过是一个王妃,咱们家娘娘是贵妃,等到咱们园子修好了之后,贵妃娘娘回家自然是比现在排场更大。”

这话说的老太太心中得意的点了点头,今天之所以自己还能端得住,就是因为宫里还有贵妃娘娘。

“你说的不错,这几天在家好好的学学规矩,到时候贵妃娘娘来了,你也能跟着去拜见。”

探春爽利的答应了一声,心中忍不住高兴了起来。

荣国府的人走了,林如海赶快来到后院,看见两个女儿都是一副疲惫的模样,心中也算是松了一口气。

“这件事算是办完了,虽然后面还有几件事,但是都没有今天跟迎娶的那一天那么轰动。”说完之后从袖子里面拿出一张大红色的礼单。

“宝儿快来看看,这是这一次宫里面赏下来的东西,你瞧瞧哪些合适加到你妹妹的嫁妆里去。”

宝琳赶快接了过来,林如海背着手在屋子里面走来走去,明显是在思考什么问题,宝琳用手指甲在几件东西后面摁了一个划痕。这些是专门挑出来让林黛玉带走的,要让宝琳来说这些东西根本不用挑,通通的打包起来送到赵王府,到时候这些还是林黛玉的东西。

林如海转了一会儿之后用手捏着自己的胡子,

“这马上就要过年了,过完年为父等不了太久时间,直接去孝慈县看看皇陵的进度。”

姐妹俩赶快对视了一眼,能让林如海这么着急的逃避出去,那就是荣国府要出事儿了。

林如海也没有等两个女儿问,直接把话说了出来,“你们两个不知道,以前黛玉的那个师傅叫做贾雨村的,在金陵府搜刮民脂民膏,已经惹怒了皇上,要不是因为快过年了,就会让人把他押解进京。”

宝琳和林黛玉顿时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贾雨村是当年林黛玉的师傅。不管怎么说,也教着林黛玉学了几年字。他要是出事了,他们家的人求到门上,林如海是管还是不管?

而且因为当年林黛玉进京,林如海把这个贾雨村介绍给了贾政,他之所以成了金陵的地方官完全是因为贾政举荐。不管是从什么地方来说,林家都要和贾雨村沾上一点关系。

宝琳就追问:“爹爹是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可靠不可靠?”

“怎么不可靠?证据都已经递到了御前,你们大师伯在御前当差,知道这消息之后很快就给我传了过来。我要想个办法将贾雨村这个人撕开才是,当日也是我看走眼了,错把这个狼心狗肺的家伙引为知己。”

宝琳和林黛玉都有一些忧心忡忡,官场险恶,一招不慎真的是满盘皆输,林如海虽然平时看着还可以,但是从他在书里面的结局来看,十有八九就是被别人算计,或者是最后走投无路,才一命呜呼。

就在天快黑了之后,外边有人说赵王前来拜访,林如海听了之后撇下两个女儿飞快的到前院去了。

林黛玉这个时候才算是松了一口气,“我总觉得有些人太重男轻女,可是在这个环境里面,还就指着赵王给咱们家办事儿。”

这就是一种很矛盾的存在,既不能全身心的把精力放在古代,也不能把所有的精神寄托放在现代。两个都叹了一口气,在两个时代生活有的时候也未必是一件好事。

赵王来了之后,仍然是便衣打扮,站起来拜见了林如海,两家定了婚,有了名分,这一次林如海特别亲热,托着他的手免了礼,“都是自家人,不必如此客气,按照国礼,该我向王爷问安才是,王爷快坐

。”

赵王坐下来之后喝了一口茶才说明来意,“我没想到皇兄与府上大姐姐一直有联络,不瞒您说,我也是才知道原来修渠所用的铁锨也是大姐姐给的炼钢图纸造出来的。”

林如海叹了一口气,要是没有这些东西,自家怎么能安安稳稳的,早就被这兄弟俩把她姐妹俩瓜分了。

“岳父何故叹气?”

林如海摆了摆手,“没什么事儿,就是你侄儿最近淘气,有些不老实,晚上就喜欢踢被子,如今有了些不好,在后面闹人呢,我的心里面记挂,言语当中就带了出来,让王爷跟着担忧了。”

这种事情都已经发生了,赵王也没什么可说的,说到这里,赶快从袖子当中拿出了一封信。

“南边水军那里八百里加急送信进京,想要改进战船,信都在这里,您等会儿回去的时候拿给大姐姐看看。”赵王担心宝琳撂挑子不愿意干活,“这件事可是关系到数万水军将士的性命,还请大姐姐那里上点心。”林如海点了点头,招呼了一声汪管家,让他把信送到后院的垂花门那边儿亲手交给宝琳。

汪管家拿了信就走,看着周围没其他人,赵王就把自己听到的小道消息跟林如海分享了。

“我今天去书房里面见皇兄,听见他在里面发脾气,说是金陵城的主官贾雨村犯事儿了,我听说早些年这个贾雨村曾经在岳父府上当过差。”

林如海也不瞒他,“当年玉儿小的时候他教过玉儿读书。”

赵王听完之后点了点头,眯着眼睛想了一会儿,“原来是这样,这件事既然牵扯到了王妃,小婿无论如何也要插手才是。其他的您就别管了,这事交给小婿去办。”

一件棘手的事情就这么交出去了,林如海的心情也变好了。“王爷办事儿老夫还是放心的。”说到这里忍不住追问:“既然是东窗事发,他这个时候被锁拿进京了吗?”

赵王点了点头,“已经发下旨意把他锁拿进京,年后再处置。若是没有记错,现在说不定应该在路上。”

说到这里,赵王忍不住追问:“贾雨村后来有没有和岳父有过联络?”

说到这里林如海松了一口气摇了摇头,“不瞒你说,自从他护送玉儿进京城之

后,我们就再没有联系过,他后来经过荣国府替他谋划取了金陵主官的官位,已经比我前途光明了,我在扬州既不是主管事务的官员,又不是与他有利益相关的同僚,我们后来就再也没有联系过。”

赵王点了点头,这就行,到时候处理起来就利索多了。心里面想着少不了荣国府要卷到这个事情里面。

6◇9◇书◇吧

但是荣国府是荣国府,林家是林家,两家在赵王心里不能混为一谈。两个人这会儿没事都端着杯子在议论最近的物价以及各家的园子。

就因为各家修省亲别墅,所以导致了京城这边物价上涨,到了过年的时候卖的年货也比往年价格也高了几分。

而且赵王因为马上就要成亲,皇帝也不想让他到处晃悠了,就让他接手京城这一摊子事儿。

赵王对京城的事情盯得特别严。

“往年的时候一只鸡也就是50文铜板,若是鸡肥一点儿,也超不过70文。今年120文还买不到一只鸡。虽然那些进城卖鸡的农户得了利,但是这并非是好事,牵一发而动全身,别说是这些鸡鸭鹅了,连平时吃的盐也开始涨价了。”

盐铁官营,盐的行情一旦有了波动,朝廷立马有了警觉之心。赵王来这里一方面是例行打卡报到,另外一方面也是想问问林如海,因为林如海在盐政这个系统里面干了不少时间,对这里面的各个环节知道的比较清楚,赵王今天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询问这个的。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