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通牒;华北惊变,阎老西的最后托举 - 抗战楚云飞:机枪阵地左移五米 - 吴未的书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569章通牒;华北惊变,阎老西的最后托举

委员长离开仰光后不久。

一纸措辞强硬的联合外交照会,便由英、美两国驻山城的武官,递交到了国民政府。

其核心内容,只有一个:

要求远征军,在完成对日军残余部队的肃清工作后。

应尽快从明珠城等“英属领地”撤离。

并配合日不落派出的相关人员,完成治权的交接。

这封看似是最后通牒的外交文件。

在山城方面,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但在仰光的盟军指挥部里。

楚云飞在看到这份电报的抄送件时,只是淡淡地一笑,随手将其放在了一边。

因为。

就在几个小时前,史迪威将军刚刚结束了与他的一次“私人会面”。

在那间属于楚云飞的私人办公室里。

这位性格执拗的美国将军就此事向他交了底。

“楚,这份通牒,你不用太在意。”

史迪威一副“我只告诉你一个人”的神秘表情:“这是伦敦那帮老顽固,为了保住他们那可怜的‘日不落’脸面,硬逼着白宫陪他们演的一出戏。”

“丘吉尔需要向他的国民和议院,展示一个强硬的姿态。”

“而我们,也需要安抚一下这位盟友的情绪,毕竟,我们在欧洲战场,还需要他的配合。”

“所以。”

史迪威加重了语气:“这只是一次表明态度的通牒,不会有任何实质性的后续动作。”

“更不会,因此影响到我们后续对你们的军事援助。”

“这一点,我可以向你保证。”

楚云飞当时只是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感谢。

但他心里清楚,史迪威这番“交底”,其实是一种更加深层次的试探。

在他的记忆里面。

白宫和国会方面都是主张大规模援华,而美国的陆军中央却反对这么做。

主要的原因有两点。

第一,国民政府存在与日军媾和的可能性。

第二,对峙期的消极战略态度惹得美国方面不满,进需要维持低数量的援助便可以让国民政府继续坚持抗战,使得美国陆军中央选择了一条超高“性价比”的做事风格。

现如今。

因为“美械”部队整体表现颇为亮眼。

美国人,既希望看到他们强大,以制衡日本和苏联。

又不希望看到民国太过强大,以至于脱离他们的掌控。

让他们默认对东南亚的存在“既成事实”。

并用一纸无伤大雅的通牒。

换取其在战后继续充当其在亚洲的“合作伙伴”。

这,才是最符合美国利益的买卖。

有了这个底。

楚云飞在处理这份“联合通牒”时,便显得游刃有余。

他对孔祥熙的回复建议是:

“我远征军对盟邦之领土主权,夙来尊重。”

“然明珠城、马来亚一带,日军残余势力及亲日分子,盘根错节,肃清工作,尚需时日。”

“为确保该地区之长久和平与稳定,我军暂缓撤离,实乃不得已之举。”

“望盟邦谅察。”

一个“拖”字诀,将皮球又轻飘飘地踢了回去。

至于这个“时日”,究竟是多久,那就得看后续的“心情”和“需要”了。

……

处理完这件小小的外交风波。

刚返回山城不久的张文白也找到了楚云飞。

两人漫步在指挥部外的草坪上,夕阳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