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汪伪第五军的末路,日军全面转进!
东京,大本营,陆军省会议室。
一场关系到华北方面军数十万将士命运的激烈辩论,已经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
烟雾,缭绕在每一个与会高级将领那张阴沉的脸上。
这也让会议室内的气氛,显得更加压抑。
辩论的核心,只有一个邯-安一线,是守,还是撤?
“绝不能撤!”
首相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将手中的指挥棒,重重地敲在地图上,发出了沉闷的声响。
他的声音,如同他的表情一般,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强硬:“邯郸,是我蝗军在华北平原上,楔入支那军腹地,最重要的一颗钉子!
一旦放弃,我们将被迫后撤近两百公里,才能在平津一线,鲁西构筑起新的防线!”
“届时,整个华北的战略态势,将更加被动!”
“我们将从战略相持,转变为被动防御!”
东条英机环视着在坐的众人,眼中,闪烁着一种近乎偏执的狂热:“更重要的是,国际影响!”
“我们刚刚在东南亚,遭遇了一场惨败。”
“如果,我们在华北,再来一次‘大转进’,那美国会怎么看我们?”
“德国会怎么看我们?”
“那些还在摇摆中的国家,又会怎么看我们?”
“蝗军的体面,帝国的威严,将荡然无存!”
东条英机这番话,说得是慷慨激昂,充满了所谓的“大局观”和“荣誉感”。
以参谋总长杉山元为首的一众陆军强硬派,纷纷点头附和。
在他们看来,土地,可以一寸一寸地用鲜血去打。
但“蝗军不可战胜”的“体面”,是绝对不能丢的。
然而。
以海军大臣岛田繁太郎和几位相对理智的内阁官员为代表的另一派,却对此,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东条阁下。”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起身,声音沙哑地说道,“体面,是需要实力来支撑的。”
发言的正是商工大臣岸信介:“现实是,我们,已经没有足够的实力,来支撑邯-安这条战线了。”
“冈村宁次将军的报告,大家都看到了,第十二重炮旅团,全军覆没,独立混成第七旅团,遭到重创;
第八师团,在支那军两个精锐师的围攻下,岌岌可危;
第五师团,更是被数倍于己的敌人,死死地拖在了安阳.”
“我们的航空兵,无法全面确保制空权。”
“我们的后勤补给,现如今已经捉襟见肘。”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拿什么去守邯郸?”
“让我们的士兵,用刺刀,去抵挡支那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吗?”
这一幕似曾相识。
有点像是汪兆明质问老蒋的那一幕。
即便是日本人,想要制造重炮也只能够依靠时间去熬。
一个重炮旅团的覆灭,对于华北方面军而言其实就是不能够接受的损失。
商工大臣岸信介的质问,如同利刃,刺破了强硬派那虚假的“荣誉”泡沫。
“与其硬着头皮,进行一场毫无胜算的消耗战,将我们华北方面军最后的精锐,都消耗殆尽。”
“不如,壮士断腕,主动撤退,收缩兵力,保住平津,以图将来。”
“这是最理智,也是最现实的选择!”
“懦夫!你们这是在动摇军心!”
“这是对天蝗陛下的不忠!”
一时间,会议室里,吵成了一团。
主战派和主撤派,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
东条英机看着眼前这副乱象,气得是脸色发青,却又无可奈何。
他自己也知道,那些主张撤退的人,说的,都是事实。
但是让他这个一手将帝国拖入全面战争深渊的“战争首相”,亲口下达“撤退”的命令?
这,无异于承认自己错了。
承认,这场所谓的“圣战”,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