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刷卡机 - 重生之大国芯片 - 寻香踪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其他 > 重生之大国芯片 >

第55章 刷卡机

从五月份开始,F西科技大厦开始有租户搬进来。F西自己留用了最上面五层楼,楼下的全都出租出去,租赁信息从开年后就开始挂,过了两个月才招到第一个租户。

有南山区发展得慢的缘故,也有晏F和蔺征西挑选租户的缘故,那些听起来就像是皮包公司的,自然不能租给对方,免得坏了F西科技的名声。

出租办公楼,一方面是为了增加一些收入,另一方面也算是为F西科技大厦多聚一些人气,为公司的男同事多提供一个接触异性的渠道。

毕竟他们公司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男性,女性很少。这么多优秀的单身男同事每天就在办公楼上班、宿舍楼休息,生活圈子与交友圈子实在太窄,几乎没有结识陌生女性的机会,完全不利于恋爱结婚。

对于这个问题,晏F和蔺征西两个老板还是很上心的,长期这样下去,是不利于公司发展的,只有解决好了员工们的后顾之忧,他们才能长久踏实地安心工作。

不过他俩也不是媒人,只是为公司员工多拓宽了社交渠道而已,至于搬来的公司有没有妹子,他们自己能不能交到女朋友,都是要看运气和缘分的。

当然,如果小伙子想自己内部消化,他俩作为老板也没有意见,只是小伙子们可能不愿意。

九十年代来深圳创业的公司,从事商贸的比较多,所以来F西科技租办公室的,以商贸公司为主。

做贸易尤其是外贸的,女性比较多,因此进出他们这幢楼的女性也多了起来,就看F西的小伙子们能不能把握机会吧。

没多久,楼下就有租赁办公室的公司老板找上门来了,提出他们的员工能不能去F西的食堂吃饭,他们愿意出钱,在F西食堂搭餐。

大厦附近吃饭的选择不多,而且也担心卫生问题,如果可以去F西的食堂吃饭,可以省不少事。

晏F和蔺征西商量了一下,认为可以让外面的人进来吃饭,不过得把内部员工和外面的人区分开来。最简单的办法当然是卖票,内部员工统一发放员工票,外面的人则是另一种票。

F西的员工一日三餐都在公司食堂吃饭,虽然每个月也要扣一点生活费,但那都是象征性的,公司是有生活补贴的。

现在外边有人想来吃饭,自然就享受不了这种补贴,得按照原价来卖。

不过晏F觉得,用饭票买饭不足以体现他们科技公司的特色,于是他安排人设计了一张可以充值的IC饭卡,以及用以统计数据的刷卡机。

这个刷卡机还不会浪费,它还可以成为公司的新产品向外界销售,顺便赚上一点小钱。

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食堂就用上了自己设计的电子刷卡机,F西的内部员工与其他人的饭卡有所区分,外面的人想来吃饭,去食堂交押金买一张卡充值消费就可以了,辞职离开的时候去退卡要回押金即可。

没想到这一举措让在大厦内上班的几乎所有人都跑来吃饭了,以至于刚开始人数没控制好,连F西公司的员工自己都没饭吃。

好在后勤部及时跟进,做好了统筹,很快就解决了这一问题。

这下F西的人和其他公司的人又多了个接触的渠道,还别说,真有小伙子下手快,很快就看见了成双成对的了,也算是功德一件。

公司设计出刷卡机之后,李志伟便带着样机到处去推销,最先去的就是北京。北京的高校多,机关多,大型国企多,刷卡机大有市场潜力。

果然,短短一个月内,李志伟便售出了上千台刷卡机,数以十万计的IC卡。别的业务员在其他城市推销,销量也不错。

说起来F西科技的业务员们也是寂寞,他们公司产品的特点是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一年的那种。

他们虽然钱没少挣,但也是很熬人的,尤其是要耐得住寂寞,大家都在盼望着移动电话的出现,那样他们就有施展拳脚的机会了。

刷卡机算是F西科技的第一个终端产品,所以它一推出来,最高兴的莫过于业务员,他们找到了证明能力的机会,抱着样机开始各显其能。

短短几个月内,F西就售出了几万台刷卡机,几百万张IC卡。

虽然这款产品的利润比较薄,但架不住数量多,也有上千万的利润,算是一笔意外之财。

六月之后,校招的应届毕业生业已入职。晏F和蔺征西对研发部进行了统筹分类,划分了不同的事业组。

以前人少,项目都一个接一个,上一个项目只留少数几个人进行维护升级,余下的技术员都转入下一个新项目,这是为了尽快研发出新产品。

很显然,这延缓了已有产品升级和更新迭代的速度。

之前是没办法的办法,现在人多了,公司就可以重新安排,每一个有发展前景的项目都要安排专门的项目组负责,以后也只负责这个项目,不再负责其他项目,这样就能让这个项目上做强做大。在科技领域内,不进则退,要想在竞争中存活下去,就得不断地进取、升级。

比如之前研发的GPU,还比如为新潮科技做的电脑,以及现在手头正在做的移动电话。

今年除了校招了一大批应届毕业生,也在深圳人才市场招聘到了不少应届毕业生。

校招的学校有限,而全国每年还有那么多高校毕业生,也有很多优秀的人才,虽然起点可能略低一些,但在能力上未必会差太远,只要专业符合,考核合格,就能够进入F西试用。

校招与社招加起来一共招收了七八十名应届生,这些应届生被分配到了不同的项目组,总算是将各个项目组都重新组建起来了,有了人力,接下来就是等着出成绩。

这个夏天,坂田工厂的一期工程终于完工,生产设备还没开始采买,一是因为研发还没结束,二是资金没到位。

搭建一条移动电话生产线所需的资金,比电脑生产线的资金只多不少,起码需要上亿元。

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F西自有的资金是远远不够的,跟他们合作最紧密的田为民此刻在铆足全力争夺电脑市场,没有余力来帮助他们。

他们只能跟银行抵押贷款,但抵押贷款约莫是资产的七八成,F西科技的固定资产加起来也才几千万,还是远远不够。

蔺征西想让公司上市,通过股市来融资,但是研究了一下科技公司的上市条件,似乎还达不到上市要求。

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找金融机构融资。国内这两年逐渐开放金融市场,有少量的金融机构诞生,深圳就有一家前年成立的投资基金,蔺征西去咨询过,投资基金对项目进行评估后会确定投资金额,不过刚成立的基金还比较保守,投资金额往往都会设限,根据能够融到的最大金额,也还是差了一截。

蔺征西把目光放到了海外的金融机构,国外的半导体行业正处于上升期,相关的企业融资是非常容易的,以F西这几年的表现,想拉到投资是不难的。

不过晏F比较抗拒这个,他不太想让外资参与进来。

蔺征西给他分析:“其实有外资股份也有优势,以后不管是从国外购买设备,或者是我们进入海外市场,都会有一定优势。我们只要把外资股份控制在一定的比例之内就可以了。”

晏F当然也知道有外资股份的好处,但有好处就会有代价,他沉默了片刻,说:“还是尽量找国内的资金吧,我去找步升和小霸王的老板谈谈。”

蔺征西知道晏F虽然没有直接拒绝,但已经表明了态度,他在一些事情上是异常坚持的,便说:“行,那就依你吧。”

晏F和蔺征西一起去找这两家的老板谈投资的事。

他们先去找的是位于广州的步升电子公司,步升跟F西合作了很长时间,也是在跟F西合作之后,公司才稳步发展起来,如今已经是国内录音设备行业的翘楚,年纯利润已达上亿元。

步升的老板于步生听说F西科技要做移动电话,兴趣浓厚:“需要我们投资吗?可以啊,要多少钱?”

蔺征西和晏F对视一眼,说:“于总能够投资多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