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第一百一十三章 渠城外守忠林,一行十五人抬着一口棺材,于无路的林子穿梭。他们身手矫健,经验丰富,未遭乱棘骚扰,亦未被鸟兽蛇虫围攻。所有隐蔽的蛇虫,但凡有攻击意图,立马就会被拦腰斩断,无一例外。
这伙人打头的两个长得像,年岁相差不大,神情且是一致的哀伤,他们穿着粗布白衣,头上绑着白带,脚步很沉重。
二人之后是四人抬着棺材,棺材后是九人队伍,应是护卫,队伍领头是个少年人,没有寻常少年的活泼肆意,反倒尽是成熟稳重。不论四人还是九人,皆与打头二人一样,为悲戚环绕。
走着走着,他们突然停下脚步,凌厉的气势瞬间迸发。
“嘎——!”一只乌鸦似是被吓到,猛地飞天而去。
然而一行人仍未放松警惕,显然他们不觉得这只乌鸦制造了什么动静。
打头年纪稍大的干脆高声喝道:“来者何人,出来!”
林子一片寂静。
“再不出来,休怪我等动粗!”
话音落,自四面八方传来一道寒石玉音,平平稳稳,听不出情绪,只能知晓其内力极为深厚。
“郭小将军何必这般大火气。”
定国公长子郭璋闻言皱眉,心下凝重非常,面上倒是客气了些,言之:“敢问阁下是?”
“天子座下,执剑之人。”
此语令人迷惑,郭璋与旁边的郭钰对视一眼,首先猜的是天子暗卫,但细细一想,暗卫何必故弄玄虚。再者当今天子对郭氏一族生了敌意,暗卫若派来应是来杀他们的,偷袭打架不就好,怎可能暴露自己身份。
执剑,或许不是其本身之意。
忽然,郭璋福至心灵,猜到来人身份。
常言道,北秦法为利剑,上制天子,下斩奸官。天子座下执法人,大理寺卿。
“可是周大人?”郭璋深觉自己猜得不差。
那人不答,直接现身,居然就藏在不远处的树后,他们竟连他何时靠近的都不知道。恐怕若非周霖故意弄出动静,他们连发现他都不可能。一众人直冒冷汗,皆戒备地盯着周霖。
郭璋上前一步,抱拳行礼,道:“在下郭璋,拜见秦法公。”
“郭小将军不必多礼,本官来此并无恶意。相反,本官是来解你郭氏之危。”
这话不仅没有令郭璋放松,反而更让他暗生警惕。他不禁细细揣摩起大理寺卿之意。
如今天子更位,王漭想夺西北兵权,召他郭氏一族入京定是起了杀心。大理寺因为站错队,想来地位大不如前,二皇子被通缉却未身亡,仍有夺位机会,那么大理寺卿只身前来堵他们莫不是想合作谋反?
郭氏一族并不愚忠,他们忠的是北秦,而非皇帝,若能有明主在上是好事,谋反夺位无不可。只要明主不自作主张收西北兵权,致使西北大乱,郭氏一族做一回“乱臣贼子”也无妨。但就怕他大理寺已经归顺王漭,此番前来是下套,只待他郭氏一族展露不臣之心,秦法公便能以正当理由将他们斩杀于此。
“你想多了,本官奉父命忠先皇,父可未让本官忠昏庸王漭。当下先皇已逝,本官已成自由身,可自由择主。”
周霖说得直白,又直呼新帝名讳,且透露出对王漭的不屑,八成不是王漭所派。郭璋悄悄松了半口气,另半口仍提着,因为听他的意思,他好像也不是忠于二皇子,难道是想改朝换代?
郭璋深觉自己玩不来文人那一套旁敲侧击,何况就连心中所想都能被周霖看出来,他根本玩不过,遂冒险直言:“敢问周大人所忠何方明主?”
“本官暂且不便相告,亦不打算拉你郭氏一族入伙。你等且记得此恩,来日还了便是。”
这大理寺卿实属狂傲,还没解决什么,就让郭家记恩了。郭璋眼角微抽,没有反驳,说:“有恩自然会记,不知周大人有何高见?”
周霖依旧神色淡淡,语气平稳,仿佛在讲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定国公身死,对于诬陷无法辩驳,可视为走投无路,以死脱罪。你等入京,一是为质,二是父债子偿平民愤,你西北兵权必将落至王漭或其他乱臣贼子之手。唯有定国公不死,坚持己身清白,与诬陷者对质,无惧无畏,方能暂时保你郭氏一族平安。”
郭璋闻之苦笑,悲道:“吾父已亡,何能起死回生?”
“不难。”周霖淡定拿出一黑匣,递给郭璋,解释道,“定国公可以不死。小将军乃定国公长子,对定国公脾性行事定十分了解,此物可助小将军一臂之力。”
郭璋接过黑匣打开,里面毫不意外是易容.面具,且是极为精致的面具。越精致的面具制作越麻烦,耗时越长,不像短期内所能准备。他抬目看向周霖,神色古怪。
“你怎备着此物!”郭钰有些沉不住气,厉声质问,他怀疑大理寺卿参与谋害他父之局。
“本官向来喜好未雨绸缪,不单是定国公的面具,本官也备着丞相的,征南大将军的,左右外敌的目标不出文武居首三人。”说到最后,周霖特意瞥了眼怒气腾腾的郭钰。
郭璋会意,呵斥郭钰不要冲动,随后对周霖赔礼道歉。 “小弟脾气爆,还请周大人见谅。”
“无妨。”周霖不再计较,“小将军扮作令尊入京,只要你能撑住,不论郭氏一族的命还是令尊的名声皆可保。”
此语入耳,郭璋颔首,他虽说是武将,却不是丝毫不通政事。敌人手里应该没有什么致命的证据,否则不至于直接害死他父。
就算西北军内真的有内鬼,也是空口诬陷,无凭无据,他西北军可是连军.妓都没有,将士在西北既不缺媳妇,守城又非打仗,哪里需要军.妓随军?
此外,不论是王漭还是三公皆无法在没有真凭实证的情况下,诛他郭氏九族。毕竟定国公军功无数,军望深厚,平白灭他郭氏会让北秦将士寒心,甚至起兵造反,特别是他西北将士,绝不可能眼睁睁看老帅被污蔑至死还能效忠皇帝。
可以说,定国公活着,王漭便不能拿郭氏一族怎么样。何况漠鬼深惧定国公乃人尽皆知,为了西北安宁,朝臣也不会让王漭杀定国公及郭氏一族。倘若定国公一身正气,毫无心虚,百姓同样会生疑犹豫,民间不会出现灭郭大势。
唯一的问题是王漭许会扣下定国公,以此为威胁,强行收回西北兵权。郭璋将这个可能道出。
周霖似是早已打好腹稿,眼都不眨立时回答:“西北若起战事,王漭不敢收兵权。”
起战。郭璋眉头紧皱,他怎么能主动生战,那不是祸害百姓吗,作为西北将士,他就是死都不能毫无底线。
在郭璋开口驳斥之前,周霖又道:“漠鬼会主动进攻。”
“因为吾父亡?”郭璋不自觉被牵着鼻子走。
“不,大漠缺粮,这几年漠鬼沉寂,人口没有被战争消耗,人多粮少,漠鬼又不可能自尽,唯有起战拚命,要么耗人,要么夺粮,否则他们一族无法延续。”
从一开始,周霖便对两件事不抱希望,一是定国公不死,二是漠鬼不开战。是以她才会提前准备定国公的易容.面具,丞相与卫卢胥的面具她也已经托人制作,不过目前尚未拿到东西。
至于劝爵玛死士回大漠,阻止战争,其根本目的在于不让爵玛死士与兵部牵扯上,污蔑郭氏一族,战不战其实皆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