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薪酬悖论 - 快递王国快递王 - 骥晚焰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2章薪酬悖论

第82章薪酬悖论

“现在不能将杜快的事告诉父亲!”杜迟终于作出了决定。他现在还在想杜快刚才说的话,弟弟为什么突然想到要把小峰接到深圳来呢?对于这个侄儿,杜迟见面次数很少,一来是他确实很忙,二来是小峰住在他姥姥家,目前他们两家的关系也让杜迟平时不会想到去见侄儿小峰。

“是不是小峰出什么事啦?”杜迟想把小峰的处境弄清楚。

王小玲家虽然是和杜快同住一县,但与杜家村还是有一定距离的,杜迟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熟悉人,打听到小峰的近况。

那位熟悉人对杜迟说,村子里人已有很长时间没有见过王小玲了,杜小峰虽住在姥姥家,但这几年他姥姥和姥爷身体不好,无法照顾到小峰,旦姥姥和姥爷家早已离婚,小峰本该要去上幼儿园的,但因没有人接送,因此上学也不正常,有时去幼儿园,有时又不去,小峰现在基本是靠天在养。

“小峰要是这样下去,一个男孩子没有大人照管,以后会是很麻烦的。”那熟悉人在电话里还誓醒杜迟,听隔壁九娘说,前不久,杜小峰还偷了四婶的鸡蛋,被四婶狠狠地责骂了一顿。

杜迟听着后背都冒汗。现在的孩子多么金贵呀,杜快也就这么一个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杜迟决定将小峰接到深圳来,他将这个重任交给了王珊珊。

王珊珊听说要到深圳出差,当然满口答应,于是,连蹦带跳地牵着杜小峰坐上了到深圳的火车。

“深圳怎么这么热?”王珊珊一见到杜迟就开始抱怨深圳的天气来。

杜迟走过去想抱一下杜小峰,但杜小峰本能地向后闪躲,且用陌生并恐惧的眼神看着杜迟。

“小峰,我是你大伯呀。你看,这是我给你买的手枪。”杜迟晃了晃手上的一只玩具手枪。

小峰见到玩具手枪,脸上露出惊喜,接过来就盯着玩具手枪摆弄。杜迟趁机抱起小峰,嘴上开始教小峰如何操作这把玩具枪。

“张家镇蓝山芋的合同带过来了吗?”

在前段时间,王珊珊专门跑了一趟张家镇,与当地农民交流了一下,问了些情况,然后将来年种植蓝山芋的合同给签订了下来。

“合同虽签下来了,预付款也支付给了植农户,但我总觉得心里不是很踏实。”

杜迟笑了笑,他知道王珊珊顾虑什么。若来年再出现什么天灾人祸,那张家镇这蓝山芋合同就要亏损很多。

“从现在起,就要在网店里把蓝山芋广告打出来,一直打到明年蓝山芋上市。”

王珊珊当然知道广告效应,但现在在网店上打广告,电商家是要不停地收费的,这一块费用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上次公司有人说,我们快递公司不好好做运输快递,为什么要掺合到产品买卖中来?”王珊珊无意间想到在前段时间合肥快迟公司副经理郑为开,抱怨说现在公司网点七零八乱的,没有形成完善的快递网络,使得快迟速运公司几不像。

“什么叫几不像?”杜迟笑着问王珊珊。

“说我们是销售商品的公司吧,我们还在搞快递,说我们是快递公司吧,运输网络又不全,说是代理公司吧,我们还想做自已的买卖…”王珊珊略停了一下,放低了声量,“好像公司战略不是很清晰。”

公司战略不清晰?杜迟脑子一翁。对于公司的战略,他曾与郑以任沟通过。郑以任认为现在快递公司已风起云涌,大小快递公司不计其数,若想快速地切入到这个行业并能生存下去,就要做自已的特色,投资界行话叫:要有自已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在深圳收购的这家代理快递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什么?”王珊珊眨动着双眼问杜迟。

杜迟想了想,他不能完整地说出袁宝成这家代理快递公司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只觉得袁宝成从事快递代理业早,已形成自已的客户和网络,而这些客户和快递网络不是一天两天能建成的,要靠时间来沉淀,这就是袁宝成公司的价值。

“它能坚持这么多年并成功地脱手于你,肯定有它的特色。”王珊珊也认为市场是公平的,袁宝成能300万卖给快迟速运公司,肯定是值这个价,不然是很难成交的,这就是市场规律在起作用。

“要是说到袁宝成这些快递门面,比我想像的还要乱呢,我现在专门在替袁宝成擦股屁。”

关于袁宝成公司管理乱的问题,上次杜迟在合肥说过。当时杜迟还说,乱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不知道如何解决处理这些乱。王珊珊当时听着觉得很有道理。

“现在收派员工资普遍较低,我想提高收派员工资…”

王珊珊也是打工的人,听到老板要加工资,当然跟着高兴,但她想到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合肥那边收派员。

合肥快迟公司收派员薪酬制度按照杜迟的想法是要“人性化一点”。他的理由是,皖省是中部省份,经济发展不如沿海城市,这样快递业自然就不会很发达,再加上快迟公司是新公司,好多客户并不了解,因此,如果收派员完全靠收派提成,那本人的生活极有可能都成问题。在公司成立之初,收派员的薪酬主要还是以固定工资为主,收派提成为辅,等快递量上到一定阶段,收派员的薪酬倒过来算,以收派提成为主,以固定工资为辅。

“可是现在收派员的工作热情不高呀!”

杜迟大惊,现在收派员既使一天收一两票快件,工资也是有保证的,为什么它们还没有积极性呢?

“昨天下班时,有一票急件,在上派,点部主管叫孙磊去收,孙磊不愿意,嘴里还嘟哝着,收派提成这么低,一票快件还不够跑腿的油钱。”

杜迟听王珊珊这样说,脑子又一裂,为了合肥快迟公司这个收派员工资,他杜迟曾与投资人郑以任还闹红过脸。郑以任认为,对待员工不能太仁慈,在他没有创造价值的情况下,你给他越多他越不满足。

而杜迟坚持认为,新公司、新员工互相之间要体凉,年轻人上有老下有小,若收派提成搞不上去,他们如何生活呢?所以,新公司为新员工出这个钱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孙磊不知道收派快件是他的本职工作吗?”

王珊珊答道,后来点部主管也是这样和孙磊说的,你听孙磊怎么说,他竟说收派员又不是他一位,为何只叫他在下班时间去收件!

“孙磊还觉得自已很委屈,公司这是在欺负他!”

杜迟听得都呆了,他不知道如何回答王珊珊。

“问题不是出在员工身上,而是你公司薪酬体制有大的问题。”

杜迟有一位“道”上朋友,专门做人力资源咨询的,听到杜迟的诉说后,直指快迟公司薪酬设计有重大的缺陷。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按照这位“道”上朋友理论,人性是相通的,当人能不劳而获时,既使这个“获”是不多的,也会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而不愿意为未来那“多但不确定”的东西努力。

“要是我,我也不会在下班时间主动地去收派件,因为去干和躺平在家里没有什么差别呢。更极端的是,去收件还承担丢件的风险,闹得不好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杜迟还是不能理解和接受,员工为什么不去开发市场呢?公司是有制度的,每开发一家客户都是有奖励的。

“做个三好学生是不是有奖励?”

“学校是奖励三好学生的。”

“那是不是每位学生因为做个三好学生有奖励而主动学习呢?”

按照这位“道”上朋友理论,能主动学习的学生只占少数,绝大部分学生是被动学习,是受外力作用才去学习。

“所以,公司薪酬制度的设计要带有强迫性,强迫收派员去收派件。等收派员在强迫中尝到甜头了,自然就将被动收派件变成主动收派件。”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