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收购工作意外受阻
第171章收购工作意外受阻
杜迟见到李迪,内心是很高兴的,虽然中间曾出了一个杜快的事,毕竟他们真是萍水中的异性朋友。杜迟以前叫李迪“姐”,李迪也很自然地叫杜迟“老弟”。有这一层关系,双方很快就达成了意向并签订了投资合同。自开公司以来,雷厉风行一直是杜迟的秉性,合同上的墨汁还没有完全干,林机锋又马不停蹄地与申友公司开始接洽起来。但人世间的事情往往在人们意料之外发展着的多,就在杜迟认为可为收购申友公司资金的事喘一口气时,李迪那边却突然传来消息,她的银行账户被法院冻结了!
李迪丈夫名字叫贾雨云,现在人在澳国,听到李迪要动用银行资金去投资快迟公司时,直接向法院申请夫妻共有财产保全。
“这是大意失荆州的现实版。”有小网络开始将快迟公司收购申友公司资金来源受阻的消息不明不暗地公布出来。快迟公司收购申友公司是绝对保密的事情,但还是被传出来,杜迟也没有追究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漏子。
在收购过程中,所有的人都将聪明的眼光盯着申友公司那里的一人一木,一山一水,,没有人想到李迪资金原来是他们夫妻共有财产,动用夫妻共有财产是要经夫妻双方同意才行。
“收购合同签署过程中,有两位大律师坐在旁边出主意,但就是没有想到李迪资产是否是夫妻共有财产…”行政部门负责人直摇头,“我也没有想到这个事情。”
“这个老东西已三年多没有和我联系了,我以为他再也不会露头了,没有想到老东西在关键时刻来了这么一手…”李迪几乎哭着鼻子和杜迟说。
“千算万算不如天算。既然事情已出来了,那就想办法解决吧。”杜迟却这样安慰李迪。
林机锋听说李迪的第一笔投资资金没有到账,吓得全身直冒冷汗,“dick,上次重组会上,我已保证在一个月内将申友公司员工的工资先发放掉,重组代表也将发工资的话放出去了,若投资款不能如期到账,会出大事的。人们常说,先拿出白银真金,才能万众一心。可这是500多万,涉及到好几百员工的大事情呀!”一向以稳重著称的林机锋现在也有点着慌。
“李迪正在忙不迭地寻找丈夫打官司,那只能从公司账户上转500万元去发申友员工工资了。”
财务老丁一听要动用公司已有账户上的资金去收购申友公司,且李迪那边投资款没有准确的到账时间,他慌神不已,“按照收购申友公司合同,三个月内要完成收购,据我打听,李迪丈夫是外国籍,也就是李迪这个官司是跨境官司,明眼人都清楚,跨国财产分割官司要打到何年马月呢?”
财务老丁说的是事实,况且,李迪这个官司若是打起来,最终的结果如何也没有谁能说得准,“就是法院现在也说不准确。法院也不知道李迪是否能胜诉。”当杜迟直问法律顾问时,平时说自已能通天入海的大律师却给了这么一句说不如不说的回答。
“应该把收购申友公司的合同停下来,以防后期会有更大的影响公司发展甚至生存的风险。”雇用的大律师竟又提出这样建议。
大律师说得没有错,从风险管理角度,此刻立马停下收购项目也许是聪明的选择。从战略上讲,这是“及时止损”。
“收购项目不能停。”杜迟对公司高层提出自已对收购项目的态度。
杜迟这样决策是有深层次理由的,现在网络多发达,快迟公司收购申友公司越传越疯,以致有一家不大的物流网站竟为快迟公司收购申友公司列出了收购进度表,每天都会在网页上发布,你说这时候将收购工作突然停下来,什么样的猜疑和谣传不会出现呢?
“财务老丁说得完全在理,收购项目不能影响快迟公司整体经营,这是当时高层说好的事,不能改,也改不得。500万我来筹备吧。”杜快少有的在公司高层会议上发言。
说到杜快能筹备钱,杜迟马上想到他们小时候的事。那个年代还没有流行大人给孩子们红包,每逢过年,杜母会给杜迟杜快俩兄弟一人几块钱,让他们自由花。杜迟不舍得花,经常将压岁钱存在小书包里,杜快的压岁钱正月十五还没有过完,就已被他花完了。“哥哥,你把压岁钱借给我,等我筹集到钱后会马上还给你。”杜快说是这样说,从来也没有筹过钱还给杜迟。今天杜快这样深有底气地说为公司筹备钱,倒让杜迟想起小时候的事来。
“老弟呀,现在公司好几个项目都等着用钱,你有什么办法筹备钱呢?”
“大哥,请你不要用小时候的眼神看我。我工作这么多年,怎么会没有几个钱呢?”
杜迟一听杜快这样说,高兴起来了。杜迟现在学会存钱了,真是进步不小,不过他的工资也就那么多,一年发多少钱,杜迟是清楚的,杜快怎么会有几百万元的个人现款呢?
“十天之内,我给你答复。”
杜迟听杜快说出了具体时间,心里相信了一些,但还叮嘱杜快,收购申友公司是公司行为,你也不要太为难,没有这个必要,公司从成立到现在,也就是这样过来的,不是这样子的事,就是那样子的事,从没有舒坦过,但每一次公司不都挺过来了嘛。
王珊珊听到公司要收购申友公司,心里是赞成的,快迟公司要发展,收购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且申友公司品牌在市场上还有一定的知名度,这桩交易要是成功的话,对快迟公司的发展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这几天我在合肥。大学同学十周年同学会搞得很隆烈,在省内的同学都赶到合肥帮忙了。”有天晚上,杜迟接到王珊珊这条信息。
说到同学会,杜迟是心有体会的。上次虽然没有参加同学会,但同学会准备过程中,杜迟本人也感受到同学聚会的快乐,因此,他双手赞成王珊珊参加同学会。
王珊珊所在的大学班级一共有42名同学,毕业后留在省内的同学有15名,其他的27名同学要么考取或保送研究生,要么在大小公司谋得职位,也有下海创业的,总之,十年的时光轻轻而过,各有各的生活,各有各的事业,成功的,正在成功的,失败的,正在失败的,一班青春骄子用行动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写就了自己的那一小段,这一小段,在历史上不一定留下什么痕迹,但对于每个个体那是非常重要的。
李满虽然很忙,对于首届同学会他是上心得不得了。感谢这个时代,让她这位全职太太、两个孩子的母亲在极短的时间里,聚集了不小的财富。“首届同学会的费用我包下了。”李满对曾经的班主任说。班主任笑了笑,这次同学会全额赞助者是曾经的“睡觉大王”张玉明,赞助款在1个月前就己打到学校捐款户账上了,一共500万。李满吓得一大跳,搞同学聚会需要这么多的钱?
张玉明在大学时并不突出,学习成绩一般,也没有什么让女生印象深刻的专长,体育场上不见他身影,图书馆里也没有张玉明的看书记录,但此人醋爱打游戏,只要不是上课时间,他准到大学附近的游戏厅里,一碗方便面能呆几天不睡觉。大学毕业后,张玉明跑到中关村,蜗居在高中同学租的房子里,竟奇迹般地开发出两款游戏,一下子卖了200万元!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有了第一桶金后,张玉明自己在中关村附近租了一套屋,并雇请了两名保洁阿姨,一个负责为他烧饭,一个负责打扫卫生。有了这样的“外部环境”,张玉明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又开发出两款游戏,在市场上大卖。一家著名的游戏公司以1000万元的年薪请张玉明到广州中国游戏第一街上班,而张玉明却不想离开中关村。那广州的游戏公司直接在中关村开了一家游戏公司,但张玉明喜欢上午睡觉,下午和晚上上班,为此,游戏公司改变了上下班时间。总之,只要张玉明来公司上班,一切的条件都由他自已说了算。
在游戏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宛如神助的张玉明成了“游民”的绝对偶像,希望他开发更玄更吸引人的游戏留言几乎炸爆了游戏公司网站。当然啦,张玉明因此也赚得盆满钵满,用“日进斗金”来形容当时的张玉明并不过份。
有那么一天,很少看新闻的张玉明在媒体上看到一则新闻。传一位著名大学的物理天才曾也是高考状元,因痴迷游戏而被学校劝退。这篇报导的题目是:你我本无缘全靠我充钱—网游毁掉能向诺贝尔奖冲刺的中国人。这个题目深深地刺痛了张玉明,从那天起,他决定金盆洗手,不再沾惹游戏。
“我要把我手上的财富全数捐给大中华教育!”
张玉明说到做到,他先回到自己的小学母校捐盖了一层楼,然后又到他的中学母校设立了三项奖学金,分别奖励刻苦用功的孩子,成绩超好的孩子,以及一技专长的孩子。“我现在还剩下500万现款,全部捐给我的大学母校。”
张玉明的捐款交接手续还没有办完,突然收到他的大学班长要搞十年同学聚会的通知,于是,张玉明临时决定,在本次同学聚会期间将以班集体的名义向母校捐款,以感谢学校的培养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