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说到慈善又说海外 - 快递王国快递王 - 骥晚焰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66章说到慈善又说海外

第166章说到慈善又说海外

杜迟好不容易抽出点时间,仔细看了看王姗姗发过来的半池温泉水资料,一种商人的直觉在深处告诉他,半池温泉水将会带来新的市场!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健康产业会带来无限量的快递业务发展。

“现在得怪病的人变多,但秃子和麻子却没有了。”这是杜母曾说过的话。杜迟知道妈妈看到的是表面现象,以前不是没有怪病,是因为在不知道“怪病”叫什么名之前,得病的人就己经死了。秃子和麻子是一眼就能看得到的外表病,所以,母亲说它们变少了。

杜迟心里始终有两大解不开的结,一是,手下大学生如云,自己却不知道上高中是什么样的人生体验,他一直想知道书念那么多的人心里老在想着什么。二是,他不知道母亲和父亲先后是得什么病死去的,特别是母亲,那慈祥的表情温还在杜迟脸上闪动,人却莫名其妙地走了。杜母去世后几个月时间里,杜迟总是认为母亲没有死。

“公司应成立一个慈善机构。”其实不只是王珊珊要支持的事激活了杜迟想做一些义务尽社会责任的事,现在媒体炒得火热的一个词:裸捐,起因是米国一位八十多岁的超级大享,说他要把他拥有的几千亿财富供手返还给社会,并号召大中华有钱人有样学样。杜迟当然不能入米国人法眼,而且他还年轻,满脑子里都是如何创造财富的计谋,却很少有撒钱的计划。“我是世界上最穷的人,因为我钱总是不够用。”杜迟说的是半开玩笑的话,但事实上杜迟确实是一直为钱伤脑筋不已,既使变成老板了,这种状态也没有多大的改变,改变的只是要钱的额度和用钱的去向而已。

“让王珊珊负责公司慈善机构。”杜迟被王珊珊那股热情所感染。而王姗姗听说公司打算安排她负责慈善机构的事,当然高兴,“我要把半池温泉项目所赚的利润全部放进慈善机构里,然后来完成丁老人的遗愿。”

女人虽然聪明,但遇上喜欢的事总是不幸的犯糊涂。就拿少女恋爱来说吧,哪个少女不好怀春?但长得俊俏一些的姑娘,总是被“二流子”们第一波围猎到手,赏个首鲜,没有白面书生的份。当然,历史上也有“巴交”娶金莲的故事,但那只是历史个案,不具备普遍性,且多以悲剧收场。“上帝从来没有为老实人准备美妻”的现象历朝历代都没有改变过,下代也不会改变。

这就能解释那些通过读书而做个高一点的官然后又被一撸串到底的农村娃娃们了。先是拼着命读书,在穷困中娶了房老实的太太,等自己回过神来,一摸头发,奶奶的,没剩下几根毛可以展示雄性激素了。再看看那些“二流子们”,哪个不是美女娇妻在耳边喘气!老实娃们突然心内失衡,于是乎,在他们倒台又倒霉的公告里总是有条:乱搞男女关系…

杜迟觉得王姗姗理想依旧很高远,并不像她自己说的“重在参与”,一下子想做两件事,但杜迟比她冷静得多,在一次晨会上,“半池温泉是个好项目,利司利民的,总部要专门成立一个项目组,把这个项目做起来。”

杜迟的想法很明显,王珊珊专门建设“快迟慈善基金”,半池温泉卖水运水的项目由公司来承接。“快迟慈善基金”这个名字是杜迟命的名。杜迟手书很“菜”,歪歪斜斜的,不像一名初中生写的字,这也不怪杜迟,他们那个年代有几个学生板书呱呱叫呢?同学李波龙的字也摆不上桌面,典型的“北大智慧,高小字体”。但人家现在是外国国籍了,用英文签名,发表的论文也没有一个汉字,所以,板书这个短板被它有效地避开。李波龙加入外籍是不声不响的,还是杜迟去年到bj,顺便看看他,见他住在“外籍专家公寓楼”里,方知道李波龙现在是brus.li。

有一段时期,杜迟想用dick来替代“杜迟”签字,不过实际中却带来很多麻烦,后来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但杜迟现在渐渐养成了好给他人他物名名字的习惯。前段时间,公司开发一款人机共振客户管理系统。这个系统很先进,只要客户将自己的手机号码输入这个系统参数库里,然后用这个手机号码下单,公司客服人员很快就能匹配到客户所在的位置,如果客户想用非所在的位置寄件时,可以通过触发系统一键完成。

“bat系统,这个名字不中不洋的。”系统准备结项时,杜迟却嫌弃人机共振客户管理系统这个名字。it中心负责人当然知道杜迟已渐渐养成的爱好,顺水推舟,小声地央求,希望杜大老板“御”个好听的名字。

“就叫阿素洛系统吧!”

it职能部门负责人听着有点蒙,他不知道这几个字是怎么写的,因此,也就不知道如何奉承老板来。

杜迟笑了笑,“你们技术部门也要多读一些技术以外的书呀,像佛教之类的书,你们可以精选读读。”

杜迟上次和快递女王聊天时,吴欣说她一有时间就读《正信的佛教》,还推荐杜迟读读。后来杜迟在网上买了这本书,抽空总是要翻几页。以前他对快递女王针对《正信的佛教》说的观点将信将疑,现在杜迟却信服了女王的很多奇特观点。

上文说过,有些大人物取得了非凡成功后,可能连它自己都感到像是在梦幻里一般,不知道为什么成绩会这么大于天,以致于相信人世间有轮回,前世的修行是今世的报应。被媒体称为“快递王中的大王”王本在公开场合曾说过,“因为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我越来越意识到,我今天的所谓成功,其实是上辈子积下来的东西,而在这个过程中,所谓的本事不本事,只是天时地利人和集合到一起的一个福报。”

“我知道,肯定有同事对公司现在成立慈善基金有不同的看法,因为现在快迟公司还没有到济世救人的地步。我以前也是这样看的,但现在我改变看法了。”

杜迟说到这里,略停了一下,“钱是赚不完的,世上没有绝对有钱人,所有的钱都是大家的。”

关于钱的本质,杜迟其实没有在公开场合议论过,所以,今天在晨会上这样坚肯地说出自已对钱的态度,有一些让人意外,但没有谁接着他的话说下去。

杜迟在大谈钱的本质后,又将话锋一转,“海外项目运作这么长时间了,老丁,你把海外项目报表公布一下。”近段时间,杜迟停止了以往每月中旬必在晨会上公布上个月公司整体经营业绩的做法,改成不定时地公布某某项目的经营情况,这让本项目的负责人深感有压力。

公布整个公司的经营情况,除掉杜迟本人以外,参加晨会的人都不会有很大的压力,因为公司经营好啦,大家都有份;公司要是经营不好,也是大家都有份,杜大老板要是开骂的话,人人都在内,法要是责众,那就没有什么教育意义了。

“潘总!你说一下海外项目情况,还有你们现在对总部的需求。今天大小负责人都在场,你不必怕得罪人之类的话。”

凭良心说,海外快递项目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从报表数据来看,增长得也很快,这主要是因为快迟公司海外基数太小的缘故,而不是潘韦那个团队有什么惊人之举。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当时派潘韦去r国拓展海外业务,也没有谁指望他能一鸣惊人出什么业绩来。明摆着的事是,想打败国内几大头部快递公司?肯定很难;对标国际四大快递巨头?那更是天方夜谈,快迟公司本来就是在缝隙间找生存。“我能活着见大家已经是烧高香了。”潘韦一句开场白说出他当时的心里话。

“需要总部怎么支持你们呢?”杜迟对着麦克风在问。

怎么支持我们?潘韦一时语塞了。总部能怎么支持呢?现在快迟公司海外业务也就是在r国及其左邻右舍国家和地区开展,而这一带的快递业务已被其他大快递公司经营得底朝天了,潘韦觉得现在快迟公司除掉在别人饭碗里抢食,没有任何新策略可以实施。

“碗里有食的人都是硬汉,一不小心,我们就被别人揍…”

潘韦说的是真话。抢别人饭碗里饭的活本来就是有生命风险的。

“国内是手心,我们海外永远都是手背,手心和手背握在一起就是一只拳头。但拓展海外快递市场还是要讲究实力的…”

听着潘韦那颇有扇动也明显有些丧气的话语,杜迟用笔敲了敲桌子,“靠实力拓展海外市场?这倒让我想起一位大伟人来。他没有枪没有炮,没有军队,只有反清的旗帜,他靠什么跟大清王朝斗呢?靠的就是不断地斗的实际行动。”

“机会不是留给机会主义者的,而是为不相信机会人准备的!”

杜迟有那么一段时间在王珊珊的影响下,抽挤时间看了一些历史名人传记和小说。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你们看过《拿破仑传》吗?”杜迟突然问。

参加晨会的人基本都是有一定知识的人,肯定大多数人是看过《拿破仑传》的,但他们怕杜迟就书中的事情来点名提问,所以都摇头说没有看过,或只浏览过几页而已。

杜迟想表述的拿破仑的故事不外乎就是拿破仑小时候,个子小,力气也小,有一次与高年级同学打架,拿破仑被打得鼻清脸肿,但他就是不服输,一直就是这么打下去,那位高年级同学没有办法,只得向拿破仑认错并赔礼道歉,这才让拿破仑休停。

大家听明白杜迟的意思了。若论实力,快迟公司肯定不能与竞争对手硬抗,但肯定又不能做缩头乌龟,任其敲打而不还手。

潘韦当然也是明白人,杜大老板的意思他当然知晓的。

“我说的总部支持是这个意思。”杜迟又说到总部支持海外的事。

“大中华每年有多少至r国及其附近邻国的快递业务?”杜迟自问自答:“每天约有10万票寄件!”

“10万件的百分之十是1万件,百分之一就是1000件。我们只要把国内到r国这百分之十业务提到手,是不是就达到我们的预期啦?”

大家一听,是的呀,还真是这么个理。都说海外业务难做,杜大老板不是要大家去抢什么头功,力争前三之类的,只做百分之十中的一分子,这个过分吗?没有人敢说这个很过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