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金翅大鹏
第155章金翅大鹏
最让东唐意想不到的是三千云英在攻下盐城之后并没有返回黄粱城,而是在盐城稍作休整准备继续南下!
前面说过,即便是出云拿下了盐城,只要东唐举国之兵力还是可以再夺回来的,但这一切都建立在出云的兵力不足的前提之下。现在,杨依诺的大军还在十万以上,三千云英还在杨依诺军中,蒋芸王策即便是合军也不过十三万,还拿得下来么?
换句话说出云的十万大军南下蒋芸王策挡得住么?
再换句话说黄粱城那边究竟怎么样了?
黄粱城那边是这样的。
王秦的大军到了黄粱城下,小箭矢嗖嗖的往城里射,箭头上绑着一团小纸条,大概分三种内容。
第一种,出云的百姓听好了,我们王秦联军是正义之师,破城之后保证不会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你们抓紧打开城门箪食壶浆迎接我们吧!
第二种,出云的守军注意了,只要你们肯投降,我们王秦联军优待俘虏,想留下的我们共谋大计,不想留下的我们每人发三两银子路费送你们回家!
第三种,文正先生亲启,我国国君对先生的才干甚是仰慕,先生在出云处处碰壁,倒不如再投明主,放弃无谓的抵抗,免遭生灵涂炭!
城下还有一帮人敲锣打鼓唱歌跳舞,歌唱的内容跟三封小纸条意思差不多。
这是战场上最为粗劣也是最为有效的劝降方式。
黄粱城里边什么反应呢?
先说百姓,文正在黄粱城做了一年的太守这均田制度就执行下去了,各方势力都很配合甚至说是迎合,这些都源于黄粱城那位天老爷的一句话。
现在百姓们第一年的粮食就比之前辛苦劳作几年还要多,老百姓们在文太守治下安居乐业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你们这些南方蛮子在这裹什么乱那?
还箪食壶浆,谁不知道到康城里你们像一群恶鬼一样抢了老百姓的粮食,不是像,你们就是恶鬼!
军士们是这么想的。
优待俘虏?十几万俘虏都被你们杀了你们还优待俘虏?你们所谓的优待就是给留个全尸挖个大坑一埋么?你们还给发三两银子,不是我们瞧不起你们,六万两白银你们舍得么?
文正是咋想的?想都没想看都没看,弱智!
兵力如此悬殊的情况下你们王秦大军还玩这么一手,而且还玩砸了,你们到底图个啥啊?
倒不是王秦大军闲的没事干,而是这黄粱城里的势力太复杂。
说书人和老叫花子不用说,虽然说他们不管这些人间的兴衰,但保不齐攻城的时候就犯了他们的忌讳,攻城没死多少人反倒因为忌讳损失惨重得不偿失。
除此之外城里还有一座月春楼,这个能将烟雨楼在一城之内死死打压的势力可没有说过不参与这场战事。
城里还有个马家,听说光府兵就有几千人,大大小小的江湖势力更是不胜枚数,进了城之后万一被这些人捅刀子也挺难受。
城里的太守是文正,两国庙堂上都有人说这位文正是个人才,出云帝国谁都可以杀,就是这文太守一定要拉拢过来。
关键是这座城里有一位身份特殊的定南侯,莫少侠的威名在江湖和庙堂之上都有耳闻。
综合考虑,两国朝堂给大军送来一份指令,还是先劝降吧。
劝降,失败,那就攻城!
王秦大军不愧是仁义之师,明天攻城今天就下战书,目的就是为了各家势力都有所准备,你们不想参战的就躲得远远的,我们也不为难你们。
于是,一场诡异的黄粱城攻守之战就拉开了序幕。
第二天王秦联军列了阵摇旗呐喊。眼前的一切仿佛是一场梦。
城楼下有一位邋遢汉子,面前摆着一张小桌子,嘴里对付着一根酱肘子,身后跟着十几个彪形大汉。
门口上站着两位持戟郎,身姿挺拔眼放金光。
文太守站着城头上像一棵迎客松,城门大开这叫请君入瓮。
秦叔班和王云大眼瞪小眼。
王老哥,这是跟咱哥俩摆空城计呢,进不进去?
这不进去,脸面上说不过去,要进去得以防有诈啊。
要不先出点兵进去探探路?
我觉着也是,一人出一千?
那不行,凤霞关是我主攻,这黄粱城是你王老哥的,也就两千兵马,你自己出了得了。
王云一琢磨,我出就我出!
于是,浩浩荡荡的两千东唐子弟兵就挺进了黄粱城。
往里一走,坚壁清野啊,大街上空空荡荡一个人都没有,两千人瞬间起了疑心。
谁?出来!楼上藏着的那个我看见你了,哎哎哎,还有你躲在窗户底下那个!
两千人是举弓对天抽刀相向散开到那墙角边上,折腾了半天,除了几只乌鸦一个人都没有。
哥几个也太神经兮兮了吧,后面城门开着文太守在上面站着,随便两三个个人上去就能把他拿下,有这么瓮中捉鳖的么?有这么钓鱼执法的么?
两千个东唐的士兵满脸尴尬。一位看似是个将军的领头派了两个小队共计四十人上了城头,左右各二十个人“保护”在文正两侧,又留了一百人看守城门,这才放心大胆的往前走。
过了个拐角,看见人了!
女人,漂亮女人,为首的那一位别的地方不出众就是那胸前四两特别傲人。
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