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百日宴 - 谢贵妃传 - 月临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谢贵妃传 >

大皇子百日宴

大皇子百日宴

刚从慈宁宫出来,谢若暻便见丹素一脸喜色候在外面,见状,谢若暻不由得笑道:“这是有什么好事儿?怎得这般开心?”

丹素笑的眉眼弯弯,上前两步凑在谢若暻耳边压低了声音回道:“拂风姑娘回来了!”

“什么?”谢若暻面上极快浮现出一抹喜意,也不自觉扬高了音量唤道:“来人!备辇!”

因着谢若暻心急,原本便不算太远的路程更是缩短了一半,柳拂风刚至望舒殿不久,便见谢若暻急急迈进殿中,心中也涌上一股暖意与亲切。

“奴婢见过娘娘。”柳拂风尚未拜下便被谢若暻一把扶起,擡眸便对上她止不住心疼的眼神。

随后女子娇柔的声音传入耳中:“扶南一役,你辛苦了!”

“皆是臣女分内之事罢了。”拂风微微一笑,也不推辞,顺着谢若暻的力道便站直身子。

谢若暻也不与她客套,握着她的手便将其引入内室中,方一坐下,尚且不待丹素上茶便迫不及待问道:“烟娘可还好?不是说她要一同回大靖?怎得不曾回来,可是遇见什么难事儿了?”

光是说着,谢若暻眸中便浮上一丝忧色。

见状,柳拂风连忙回握谢若暻纤手,声音如清泉缓缓流入人心间,格外令人安心:“娘娘莫要担忧,嫂嫂一切都好。”

说完,柳拂风拿起帕子掩了掩唇,状似神秘道:“嫂嫂不曾来见娘娘,是因着一桩喜事。”

喜事...谢若暻一愣,脑子很快转过弯来,心中忍不住喜道:“可是有了?”

柳拂风笑着点点头,肯定道:“娘娘聪慧,嫂嫂本是要与王大人一同回京,以示对大靖皇帝的尊重,只是临出发前忽然发现自己有孕在身,这才又耽搁了许久。”

“嫂嫂原是坚持要来,只是我阿兄实在放心不下,屡次相劝,才叫她堪堪同意。”

仿佛预料到谢若暻要问什么,柳拂风尚不待她开口,便继续道:“娘娘放心,嫂嫂及腹中孩儿一切皆好,想必再过几个月,娘娘便要有侄儿侄女了呢。”

一番话说罢,柳拂风才又从怀中取出一封信,轻轻交至谢若暻手中,笑道:“这是我离开扶南时,嫂嫂托我带给您的信。”

谢若暻连忙接了拆开,一目十行地看起来。

与此同时干盛殿

孟璋缓缓将手中信笺放在桌上,一双眸子停在殿中人身上。

只见殿中正立着一青年男子,身着月白色锦袍,腰间束着一条墨色腰带,其下坠着一块通体温润的玉佩。此人身姿挺拔,仪容甚美,就连眉宇间透着一股儒雅之气,颇有世家风姿,正是回京述职的王玠。

“扶南王因王后身怀有孕,暂缓进京,待王后诞下麟儿后再行进京。”王玠垂首禀道。

御案之上,孟璋淡声笑道:“此事扶南王已在信中向朕禀明,王卿无需担忧。”

说完,又伸手将一旁的茶盏够入手中,低头轻抿了两口,才对王玠问道:“此次扶南之行,可有何特别之处?”

特别之处?王玠眼眸一转,便知孟璋是在打探扶南境内风土人情,随即温声道:“回圣上,扶南境中,皆是一派民风淳朴之像,且民众们待大靖人都极好,便是此次随臣一同入扶南的将士们,只怕无人不曾受过扶南人恩惠。”

“哦?”孟璋轻轻勾了勾唇角:“如此甚好,扶南大祭司可有处置?”

提及扶南大祭司,王玠不着痕迹地皱眉,但很快恢复如常道:“大祭司在民众间声望极好,便是此事败露,扶南人也不同意将其羁押回大靖,臣便同意了扶南王的请求,让他们自行处置。”

闻言,孟璋眸光微冷:“处置?如何处置的?”

王玠垂眸,仍旧坦诚回道:“臣不知,不过想必定然不会有好结果。”

“哼。”孟璋轻轻冷哼一声,目光不经意间流露出些许不悦:“为着此人,折损了不少我大靖将士,若是轻易放过,我大靖天威何在?”

“臣以为,能将叛军一举击溃,便是早已叫扶南人领略过我大靖天威。”王玠仍旧回答的滴水不漏。

就连孟璋也忍不住笑了两声,半晌才道:“行了,如此奔波想必你也乏了,今日不如早些回府歇息,待过些日子朕再招你进宫述职。”

“是,臣谢圣上隆恩。”王玠恭谨行完礼,才不急不缓步出干盛殿。

待殿门再次关上,张德保才呈上一碟点心,关切道:“圣上,这是司膳房刚送过来的点心,趁着热,您多少用点吧。”

孟璋淡淡朝托盘中的青色瓷盘碟望去,粉色的糕点在其上瞧着颇为好看,只是孟璋却依旧摇摇头t道:“朕没胃口,拿下去吧。”

说完,又埋头在繁复的政务中。

见他不吃,张德保心中一急,忍不住面露苦涩道:“这午膳您就未用,如今时辰也不早了,便是您不饿,身子也受不了。”

难得见张德保露出如此神色,孟璋本就重情,张德保自小跟在他身边儿,情谊非同寻常,这么一劝,孟璋便伸手拿了几块,放入口中咀嚼半晌。

这糕点用了刚开的牡丹花瓣,又浇了不少蜂蜜上去,多用几块便觉口中分外甜腻,因此略用了些,孟璋便摆摆手道:“撤了吧。”

张德保见他好歹吃了几块,因此也不推脱,顺着便将糕点撤了去。

待孟璋拿起帕子擦净嘴角,才忽的想起一事道:“奴才该死,光惦记着圣上有没有用膳,倒是忘记另一件事儿,还请圣上恕罪。”

伴随着话音,张德保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就连孟璋都有些始料未及,连忙轻声叹道:“这是做什么?若有何事,只管说来便是。”

“今日钦天监又送了大皇子的名讳来,催着您赶紧抉择一二,说是须得在百日宴之前定下来,才好上玉碟。”

钦天监,这些日子因着西夷一事,原本诸事皆忙,暂时不曾想起过钦天监一事,可张德保这一提醒,便免不得想到一些不好的地方。

这掰着指头一算,却是快到日子了,略微思索片刻,孟璋才道:“去钦天监通传一声,就说轩字极好,便就定了此字吧。”

张德保连忙应了出去办事,心中却不断琢磨,轩字,安逸有余却稳重不足,圣上对大皇子的期待只怕没有那么重。

另一旁,谢若暻匆匆将谢若烟写来的信看完,眸中仍旧是止不住的喜意,扭头便吩咐以檀与丹素翻箱倒柜地在望舒殿中一样样看,有哪些是烟娘用得上的,统统挑拣在一起送去扶南。

正收拾着,谢若暻却忽的一拍脑袋,懊恼道:“瞧我,光顾着高兴竟是忘记与阿琰说。”话音甫落,便轻声将丹婳唤来,笑道:“就有劳你替我走一趟谢府,告诉阿琰这个好消息。”

因着谢若烟怀孕一事,谢若暻倒是忙活了好些日子,时间一晃便到了大皇子百日宴。

孟璋对大皇子称不上重视可也给足了体面,百日宴依着岁岁的样,仍旧在广宁殿办,只是当初岁岁是办的满月宴,到了大皇子,不知因着何种原因,竟是拖到百日才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