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零、穿越封锁线(3)
因为刘凯峰开着的是铜陵特务课的车子,手持的又是的证件,所以几乎是一路畅通无阻。本来想到宪兵队的他,突然想到特务课刚刚成立,一是人员不多,二是防备肯定松懈,加上,鬼子一定会把注意力集中到安庆去了,所以,他临时改变主意,再询问了一个伪警察后,直接把车开到了特务课。情况正如刘凯峰所料,这里的鬼子大多数都到安庆去筹建的特务课去了,留下少数的鬼子中,又有三个刚刚被杀在城外,除了由汉奸组成的宪佐队外,就只有电讯室还有几个鬼子的报务员。因为原来前线,这一带也没有中国军队活动,所以这里的鬼子懈怠多了,在电讯室的鬼子也靠在椅子上打盹。
刘凯峰把枪递给阿娟,让她在车里等着,然后和小猴子一道翻墙而入。
特务课里静的有点恐怖。
在车里的阿娟却紧张得连心都蹦到嗓子眼上了,她执行过无数次比这还惊险无比的任务,但却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紧张过,难道就因为自己掩护的是刘凯峰吗?
她不承认自己爱上了刘凯峰,但却不知道怎么会把他的安全,看做比自己的生母更重要。其实刘凯峰和小猴子进去还没一会,她却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甚至恨不得拿着双枪,一脚把特务课的大门踹开直接冲进去才好。
等到刘凯峰和小猴子翻墙出来上车后,阿娟紧张的神经还没完全放松下来:“怎么回事,你们怎么进去了那么长的时间?”
小猴子一愣:“没有哇,我们连下车带上车一个才五分钟。”
阿娟白了他一眼:“你又没表,怎么知道时间?”
小猴子说道:“我每次‘办事’的时候,心里都会自然而然地数数,已经成了习惯,刚才……”
看到阿娟又瞪了自己一眼,小猴子立即把话打住,他明白,这是因为阿娟太过关心刘凯峰的缘故。
刘凯峰当然也心知肚明,不过他没说什么,而是直接把车开出了城外。
“这么快就收发了电报?”阿娟问道。
“没有,”刘凯峰解释道:“我们进去后,看到鬼子的报务员在打盹,干脆就把电台给偷了出来。”
原来,他们翻墙进去后,因为刘凯峰比较熟悉的布局方式,所以很快地找到了电讯室,当他们套开锁猛地推开房门后,却发现一个报务员正把双腿翘在桌子上鼾声隆隆。
小猴子一个箭步冲上去,准备一刀结果了他,但却被刘凯峰制止住,看到旁边还有一台电台没有工作,于是,他们取出那个电台后就迅速离开了,直到第二天那个电台的报务员上班时,才发现电台不见了,而值晚班的报务员对此却浑然不知。
在一棵大树旁,刘凯峰把车停下,然后对小猴子说:“把电台给我。”
从小猴子手中接过电台后,刘凯峰立即下车向上海发报,他先是寻呼洪云婷的讯号,但没有消息,紧接着又寻呼新办的电台讯号,不久就接到了潘先生的回电。
“到底出什么事了?”等他上车后,阿娟问道。
“谢谢你!”刘凯峰由衷地感谢道。
“哪有那么多废话,别婆婆妈妈的了,”阿娟问道:“到底出什么事了?”
“如果是别的事,也许在鬼子那里我还能进行狡辩一番,今天晚上不是被你半道截住,我还真是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到底出什么事了?”
“丁处长叛变投敌了。”
阿娟的一双眼睛瞪得比鸡蛋还大:“什……什么,他叛变了?这……话说的,这怎么可能?那洪公馆怎么样了,你没通知云婷吗?”
已经通知她撤离了,”刘凯峰当然不会说是潘先生安排她到苏南去了:“但洪先生还留在上海,毕竟他是上海的名流,又不是我们的人,估计鬼子不会把他怎么样。不过,你放心,一旦他有什么……”
“说他干什么,”阿娟从来就没关心过洪金森的安危,现在在刘凯峰面前,她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更要表现出对洪金森漠不关心的样子:“我们下一步怎么吧?”
“穿越封锁线,回到抗日的最前线去!”
“马当——”阿娟发出了一声感叹:“也好,在敌后鬼一样的东躲西藏,还真不如面对面地与鬼子大干一场来的痛快!”
他们朝西开了一会,来到了一个岔路口,刘凯峰把车停下,说道:“万钢、孙健他们肯定是从这条路上赶过来的,我们就在这里等等吧。”
这时,阿娟给小猴子使了个眼神,小猴子立即心领神会,然后说道:“哎呦,怎么肚子痛了起来,我下车方便一下。”
说着,立即推开车门下去了。
阿娟有点支支吾吾地问道:“你……是不是不愿意去马当?”
不知道为什么,阿娟突然想跟着刘凯峰投奔
“当然不愿意,连都希望我留在,由此可见,一个在敌人心脏里战斗的战士,其价值远比在战场上与鬼子拼刺刀要大的多。”
“我……我的意思是……..你是不是更想把队伍带到那里去?”对于阿娟来说,这其实是一个有关政治倾向的话题,但话一出口,她的脸颊就立即红了起来。
原来,刚才刘凯峰那一个紧紧握住她的手的那个举动,让她有点浮想联翩了,如果刘凯峰不再讲国家和民族的大道理,而是用一个男人的口吻哄哄她,她已经决定跟他走,不管是到苏南、苏北,还是到延安。
不过,她不知道的是,潘先生在刚才的回电中却明示,既然他已经身处铜陵,就让他无论如何要赶到赣北地区去,因为那里的许多,常年被国民党地方政府的保安队、靖卫团封锁,根本不知道的消息,再加上不仅不希望看到更多的下山或出湖接受改编,造成的不断壮大,甚至希望把南方八省的一网打尽。所以,直到鬼子的飞机大炮和军舰,已经虎视眈眈地对着马当要塞的时候,国民党还在九江地区进行了“绝不允许这一地区有共产党的军事存在。所以,潘先生命令刘凯峰回到九江去,配合当地的党组织完成对各游击队的改编,同时,也尽量粉碎
所以,明知道洪云婷在苏南,他也不能回头。
也好,国军也好,都是抗日,只要抗日,到哪里都一样!”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小说。
“又来了,”阿娟瘪了瘪嘴说道:“言不由衷!”
刘凯峰笑道:“我说的是心里话,在鸦雀山时,苏北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但你放弃了;来铜陵之前,苏南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你也未为之所动。现在不一样了,随着我的暴露,铜陵以东的鬼子各部队肯定已经风声鹤唳,再把队伍拉回去风险太大。所以,马当现在成了我们最好的选择了。”
阿娟笑道:“你们共产党人,历来是以善于蛊惑人心而著称于世的,一些斗大的字不识几个,平时老实巴交的工人和农民,被你们一鼓动,居然都能够拿起斧头棍棒对抗政府,你怎么就没能说动我带着队伍投靠呢?”
“这个话要从几个方面来说,”刘凯峰说道:“首先,现在是虽然国民党内的顽固派仍然把共产党人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但绝不会在民族生死存亡之际授人以柄。我让你到苏北去,并不是以你脱离国民党为先决条件,本来是想让你去看看,去留随便,但你对共产党成见太深,所以,我并不希望强人所难。其次,天下的劳苦大众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却分得清黑白好坏的,知道什么样的人会给自己带来什么样的生活,也知道什么样的政党才是自己所应该期盼和拥戴的,绝非如你刚才所言,一两句蛊惑人心的话,就能够让他们拿起武器投身于革命的滚滚洪流之中去。第三,共产党所领导的军队,是有着铁的纪律、坚定的信念和不屈不饶的革命意志,不是什么人想投奔就一定能投奔的,你即使想带着队伍过去,还不一定能够接收,即使接收了,你们也不一定能够坚持下去。所以,除了考虑安全因素外,我并没有因为其他的原因非要你们到苏北或者苏南去。好在大家都是中国人,在抗日这一点上已经达成了共识,因此到哪里去都一样。”
“有一点肯定不一样,”阿娟说道:“如果投奔对于我来说是弊大于利,你则刚好相反;而此行不管是前往马当,还是九江武汉,对于你却也是有百害而无以利哟。”
“为什么?”
“就算你说得对,共产党人胸怀光明磊落,可政府不允许南方地区有共产党的实际存在也是事实,可是被誉为的佩剑,你觉得他还会使用你这个共产党的情报员吗?”
刘凯峰笑道:“他不知道我真实的身份。”
阿娟眼珠在眼眶里打了个转,然后把头靠在后背上,漫不经心地说了句:“看来,你是决定在到达马当之前除掉我了。”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