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利剑不在掌 - 贞观开荒人 - 五谷丰登庆丰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贞观开荒人 >

第384章利剑不在掌

“哟!吃上啦?”院外传来胡夫人的笑声。

“哎哟,贵客到,欢迎欢迎!”苏樱出来迎接。

胡县令两口子、林县丞、王延年、福禄、福禧、金风寨的阿德几位村老,各自带着厚礼来吃刨猪汤。

谢清韵、苏绿、裴玉真、王弗如亦在其中。

“见过乡君!”苏樱拱手道。

“你这丫头,就贫吧!”胡夫人笑着拍了一下苏樱,“我这乡君咋来的,你比我清楚!”

前些日子圣旨下来,圣上特赐敕命乡君,在梧州很是风光了一阵。

胡夫人压根没想到自己还能捞个乡君封号,丈夫什么动静都没有。

待看了儿子的信,才知始末,竟是因为辅佐福东家赈灾有功。

而这功劳起源于苏樱的粉条、茶油、蜂蜜。

更惊喜的是,儿子免试直接入国子学,这比自己得乡君封号还激动。

落座后,喝酒吃杀猪菜。

“哎哟,这道菜叫甚?怎脆嫩还回甘?”胡夫人吃着红烧肉的一块菜。

不是莴笋、也不是萝卜,看着有些眼熟,又想不起。

“甘蔗尖儿红烧肉,怎么样,好吃吧?”苏樱笑。

甘蔗尖做种子埋了不少在沙地里,今日弄红烧肉,没有合适的配菜,苏樱尝试用甘蔗尖来做。

没想到做出来的红烧肉鲜美无比,还淡淡的回甘,甘蔗尖儿嫩嫩的,脆脆的,别有一番风味。

“还有这吃法?开眼界了!”胡夫人没想到苏樱能想出这么一道菜,很对她的胃口。

“嗯,果然劁了的猪肉膻味全无!”王延年夹着油汪汪的红烧大快朵颐,“开春可考虑各县推广养殖!”

“我们梧县明年每户至少养殖一头,以后可逐渐替代羊肉!”胡县令难得主动表态。

“哟,胡大人口气这般大?”王延年不信。

“劁猪技术当初可是组织各村的人来学,只要猪崽够,一户一头猪绝对能行!”胡县令夸下海口。

酒过三巡后闲聊,聊起在长安的孩子们。

众人无不羡慕胡二郎,纷纷恭贺胡县令夫妇,胡二郎是岭南第一位入国子学的学子。

不但是梧县荣耀,也是梧州,乃至所有岭南人的荣耀。

羡慕之余,杨老汉们又忧心自家孙儿们,不知可有着落,不时长吁短叹的。

“你们叹啥气?好歹京城有人,我们金风寨谁都投靠不了,最多也就读个私塾!”阿德咕哝。

羡慕荒沟村的孩子有人可投靠。

“要我说,大家都该高兴才是,走出岭南,一番游历,涨了见识,开了眼界,再在长安求学两年,这辈子受用无穷!

有人投靠当然好,无人投靠也用不着泄气!至少超越了父辈!”苏樱宽慰道。

“对!阿樱说的对!”阿德振奋起来,“孩子们比咱们强,不但走出梧州、走出岭南,还到长安!这辈子值了!”

“阿公,如今你怕是没空出门,数钱都数不过来了吧?”苏樱玩笑道。

“哪里,哪里!承蒙刺史大人、在座各位关照,金风寨吃上饱饭!”阿德谦虚道。

“那榕县王县令忒不是东西!”林县丞骂道。

“咋啦?还不消停?”苏樱问。

“嗨,本就比我桐县还穷,百姓遇到他也是倒血霉!真真是雪上加霜!”林县丞一拍大腿。

“撵走了金风寨的人,自己榨糖,以为红糖是那么好制成的?不是熬糊就是不成形状。

不知底细的客商经过,被他们拉住高价强买强卖,客商不从,一顿打不说,还给抓进大牢,没收钱财。

低价收购甘蔗,村民不乐意,强抢,有村民偷偷运出来售卖,被知晓,没收钱财。

通往外界的各条道路上全是拦截的衙役,进了榕县不盘剥掉几层皮,别想出来,乌烟瘴气的不成样子!”

“冲之如何得知?我这边怎不见动静?”胡县令不解。

“你们收拾了榕县衙役,通往梧县的官道、小路全是衙役,不准百姓带甘蔗过来。

百姓只能跑到我那边去卖,怨声载道!再搞下去,只怕会激起民变!”林县丞担忧道。

“这种狗官,该剁吧剁吧了喂狗!”阿德想起被砍伤的族人,恨得牙痒痒的。

苏樱没吱声,利剑不在掌,愤慨无济于事,不知小作文能不能送达天庭?

“哒哒哒…”院外响起一阵马蹄声。

韦氏出门查看,看到熟悉的身影呆呆立住。

“贞儿!”黑黢黢的苏老三龇着大白牙冲妻子笑。

身后还跟着窦静及几位丞官、主簿。

“夫君!”韦氏欣喜,想要拉着丈夫的手细问,却见还有丈夫上司、同僚。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